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局解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及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1-04-02 15:30: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局部解剖学》是基础医学迈向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探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运用于局解实验教学中的粗浅认识、实践方式、取得的成效及心得体会,目的在于与兄弟院校师生交流,提高局部解剖学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医疗人才。

关键词:局部解剖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李彩,等.局解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探讨及体会[J].教育现代化,2019,6(79):283-284.

局部解剖学是研究人体局部层次结构位置及其毗邻的科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局解实验课的熟练掌握更是能为以后临床相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这门课程对医学生来说显得尤其重要[1]。由于局部解剖学所涉及的专业内容非常多,学时又有限,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已无法令大多数学生来主动学习,从而形成临床思维[2],因此在有限的学时内如何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相关理论知识,提高动手能力是非常重要的[3]。各医学院校都在对该门课程进行着课程任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及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的改革和探索[4],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还有改进之处。现就我们在进行的局解创新实践教学过程中的一些粗浅认识、实践方式、取得的成效及心得体会,目的在于与兄弟院校同专业师生交流,从而提高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水平医疗人才。

一 背景与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04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若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国际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对于高素质人才的竞争上。创新实践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灵魂[5]。高等医学教育是技术创新体系和知识的基础,它的任务就是培养具有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级医疗人才,所以改革实验教学方法,构建新的实验教学体系[6],将注重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院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7]。

二局部解剖学实践课程特点

局解实践课是由理论向临床实践的过渡课程,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课程许多内容不能课后重复,课上实践时间非常珍贵;教学效果受学生个人的基础动手能力影响很大[8]。但是由于学生人数多、尸体匮乏加上经验不足,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研究指出系解知识的掌握程度还会影响局解的学习效果[9],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要求学生及时回顾相关的系解知识。这些特点迫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从而提高局部解剖学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为医疗事业培养出更适合的人才。

\

 
三 医学生局部解剖教学实践的特殊性

局部解剖学是所有医学专业学生都需要掌握的一门特别重要的基础课,用尸体解剖的方法来学习这门课程是特别有必要的。然而由于尸体来源紧张,学生能够获得的动手机会越来越少,加上尸体的保存姿势也使得个别部位无法充分暴露[10]。所以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配合传统的绘图教学方法,可以加深学生对无法解剖的结构和部位的理解,也改变了以往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2,11]

四 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举措

(一)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代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很多学生由于在父母的溺爱下长大,怕脏、怕苦、怕累,同时,尸体在经过甲醛的长期浸泡后会散发出一种强烈的刺鼻气味。在这种环境下来要求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很多人都会选择旁观。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告诉他们大体标本的来之不易,让他们珍惜每次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尽量克服一切困难,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吃苦耐劳的品质。教导学生从心底尊重遗体捐献者,感谢他们为医学事业奉献的精神,并且在全校范围内发起自愿遗体捐献倡议,培养学生勇于为医学事业献身的高尚情操。

(二)转变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多数情况下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忽略了实验课与理论课的区别,忽视了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使得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应该在学期初的时候将实验的进度表告知学生,让学生知道每次课将会操作的内容,并且提醒学生提前通过课外书本或网络来查询相关知识,带着目的和问题来进行操作。这样在一定程度上能达到提高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其发散思维的目的。操作之前由实验室的老师简单的讲解本次操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注意事项,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确定分组名单,小组成员要进行具体的分工,包括组织者、操作者、提问者和总结者,明确各个成员的任务。组织者从整体上把握实验内容和实验进度,全面负责协调实验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操作者完成具体的解剖操作,并将在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告诉提问者;提问者将在预习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并及时询问教师,同时将解答的结果与小组成员分享;总结者在每次的操作结束后对本次实验操作进行小结,重点总结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12]。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协同合作,每个角色都要定期交换,使每个学员都有充当所有角色的机会。

(三)改革评价和考核方式

改变由一张理论卷的分数决定学生成绩的方法,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学习风气,结合实际情况将学生成绩改为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两部分,理论成绩占总分的70%,实践成绩占30%。实践成绩又分为操作分和绘图分两部分。操作总共14次,总分占10%,根据学生每次的操作参与度和熟练程度给分。绘图共4次,分别是上肢、下肢、甲状腺的动脉和喉的神经以及腹股沟区,每次满分为5分,总分占20%。要求学生画在统一的答卷上,不准描摹,根据自己在操作中实际看到的情况绘图出来。

(四)完善教学设备

完善解剖实验室的设备,采用空气净化系统和空调,使实验室的环境尽可能的达到无刺激性气味,让学生更专心于操作。引入计算机系统及相关软件,将与每次操作有关局部解剖学前沿知识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让学生了解发展动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些在标本上操作不出或不好显示的结构也可以通过相关软件显示出来,给学生留下客观的印象。

五 局解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及体会

为了了解创新实践教学的实验教学效果与传统实验教学之间的差异,我们将本校2017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按班级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实验方法教学。实验教学学时相同,教学内容相同,授课教师相同,考核方式也相同。我们在实验后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5.3%的同学认为将实践教学模式应用到局解实验中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法,能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兴趣,为后续临床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强有力的基础。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期末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经t检验,P<0.05,可以认为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实验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实验教学更胜一筹。对试卷成绩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两组同学对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差别不大,但是对论述题的得分进行分析发现实验组较对照组分数显著提高了约30%,说明实验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灵活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因此,在今后的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实践教学模式,为培养出新型医学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13]。

\

 
参考文献

[1]解玲,房艳,曾瑞霞等.留学生局解实验教学中“解剖数码互动系统”的探究[J].解剖科学进展,2016,(04):469-470.
[2]方伟.浅析局部解剖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17):53+56.
[3]尹刚,申国明,方正清,等.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德育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周刊,2017(13):33-34.
[4]史之茂,侯志涛,苏颖,等.中医院校再利用局解尸材开展回归性实验教学新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24):4056-4057.
[5]周济.创新是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灵魂[J].中国高等教育,2006,(Z1):9-13.
[6]周静,谢骐骥,程昊,等.以手术模拟为基础的局部解剖学教学[J].现代医药卫生,2015,(23):3658-3660.
[7]狄荣科,徐金,欧阳琦等.局部解剖学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解剖学研究,2012,(02):150-152.
[8]李春飞,官文征,赵文嫣,等.留学生局解手术学实践课教学体会[J].基础医学教育,2017,(03):210-213.
[9]吴锋,赵健,熊克仁,等.临床医学本科生系统解剖学与局部解剖学成绩对比分析与教学反思[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6,(06):562-564.
[10]张健飞,于胜波,郑楠,等.以手掌为例展示局解绘图教学法[J].解剖学杂志,2015,(04):502-503.
[11]李东东,侯志涛,戴光勇,等.以局解遗体为资源开展回归式解剖学第二课堂实践模式的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03):50-51.
[12]李伟,赵洁,张远强.量化式教学模式在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15,(05):498-500.
[13]梁柯,王立宇,叶松,等.外科手术切口在局解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解剖学研究,2014,(06):473-4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72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