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大学物理改革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30 14:10: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校的数字化校园建设已经具备一定的发展规模,教学资源丰富多元并且灵活开放,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已经开启了教学改革的新篇章。开发优质的教学资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助学习,而且能促动教师的专业成长。本文介绍了在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中进行的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实现真正层面上的“高效教学”。

关键词:大学物理;教学资源;信息技术

本文引用格式:成鸣飞,等.基于优质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大学物理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7):75-76,96.

一 引言

随着信息化社会、学习化社会的形成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快建立健全教育体制机制,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1]。江苏省率先搭建了省高等教育优质教学资源服务平台,各个高校也着手建立了校际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正在开启教学改革的新篇章。物理学是研究其它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基础,大学物理课程则肩负着为各非物理专业学生打好必要物理基础的重任,它将用物理特有的科学和人文情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关心人类科学发展的精神文化。本文以大学物理为例,介绍了基于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由此形成了“开放课堂、自主教学、自助学习”的集成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教学相长,产生协同倍增效应,实现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

二 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Teaehing Resources)的定义有很多。不同的文献对它的具体描述不同。李克东教授将教学资源定义为支持学习的资源,包括支持学与教的系统和教学材料与环境[2]。从理论上而言,优质的教学资源[3]开发应该首先拥有具备专业学科的教师骨干精英;优质教学资源的关键点体现在相应的知识点的教学设计更为精细,从导入到重难点的突破以及知识的迁移拓展都是教师积累的教学经验体现;而优质教学资源的本质则是教学内容凸显精华,不仅将教学要点要阐述清楚,更要及时融入科学方法的讲解。最重要的是,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是动态的,必须在使用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并且能随着知识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发展,与时俱进方能真正体现优质的内涵。

根据以上的理论分析,我们重在建设大学物理教学可使用的优质的教学资源,主要包括:媒体素材、自测试题、课件、导学案、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资源目录索引和网络课程。为此首先遴选了优秀的师资,选择了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团队,确保知识点能科学无误的传播。其次遵循优质教学资源的选题原则(内容短小精炼,趣味性和实用性强),做好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特别强调了知识点引入的趣味化、教学流程的聚焦化、课堂小结的精炼化。并重点进行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理,通过分工合作的形式,拟定各知识点的教学内容和主讲教师,在每个知识点完成“资源包”之后进行审核,再请专业人员拍摄视频,剪辑后放入网络平台,务必精益求精。

\

 
三 教学资源的使用现状及问题

优质教学资源的开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如何使用,并能通过实际的应用和反馈来给它进行充实和完善则是关键。

在各类教学平台上,我查阅了多个教学资源库,也重点观看了各个高校的大学物理教学视频,并了解了教学资源的使用情况,发现了一些共性的问题:

1.教学组织形式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相应就继承了传统课程教学的优点和不足,这种学习方式并不完全适合分布式认知和高阶思维能力培养;2.从教学论的视角,线上的网络资源课程更多的依旧是基于行为主义理论即“刺激-反应”理论的教学,单一的说教模式,既没有分类、分层的教学目标分析,也没有针对多种学生对象的需求,难以达到因材施教的具体目标要求;3.教学资源内主要为一个PPT+上课视频+少量作业题,教学资源的开发度比较局限;4.教学资源建设重复,相似度大,利用率不高,可见教学资源库本身的吸引度是不够,学生使用会缺乏主动性。

四 优质教学资源的应用

实现大学物理的教学改革,让教师的教学更具个人特色,学生的学习有自主的能力和自助的机会,这些都依赖于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的数字平台——优质的教学资源。针对以上分析的教学资源的有效使用问题,我们更提倡的是基于网络开发的优质教学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

(一)课堂穿插使用让教学多样化,并加大了师生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教学中不可避免地存在重教轻学的状况,如基于“主体(教师)—客体(学生)”的注入式教学,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讲授者,具有教学过程的绝对权威,学生只是用耳朵在听,偶尔动手在写,被动地接受外部刺激,大班课的课堂教学管理更是无法具体实施。而高校教学的培养目标正在由“统一标准”转向“个性化多元化发展”,如果每门课程的开设均是同一本教材,由同一位主讲教师带着一批学生贯穿始终的讲解,这样单一的教学模式必然影响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了优质的教学资源,对于一些特别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借助已有的视频资料,课堂上通过大屏播放,来展示资深教师的教学观念、技能,让学生在领略不同的教学风格同时掌握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则作为旁观者则可以督促学生观看教学视频,更好的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态,并根据学生看视频的即时反映来调整接下来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通过习题讲解对学生感觉迷茫的难点内容进一步深化。

(二)课外使用则能起到“拔强扶弱大众学”的功效

通过对大学生的学习调研,发现由于高校的生源地不同,初高中教学的侧重点不同,导致同一专业的学生的物理基础层次差距比较大,大班课统一步调的教学导致少量同学来不及听讲和记录,跟不上课堂节奏从而放弃学习的意愿,有些同学则觉得知识点过于浅显而失去听课的兴趣,因材施教在大班课的教学中很难施展。优质的教学资源则可以做到“拔强扶弱大众学”的功效。对于理工科学生而言,资源中的“基础内容细细品”可以起到“扶弱”效果—满足基础薄弱的学生强化难点知识的理解,导学案更是课堂笔记的有效补充;“拓展内容形象讲”可以起到“拔强”效果—有效促进优生拓展知识视野的同时特别注重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理论扎实+技术应用+工程创新”的综合素质,资源目录索引也能让学生拓宽知识体系;基于“课前学,课中做、思、研”理念开发的物理讨论课可实现教学中的翻转课堂[4],从而起到“大众学”的效果。即使对于文科学生而言,生活在浩瀚无垠、结构壮观的宇宙中,他们也一样期待对神秘的世界万物有更好的了解方式,那么自然科学就是最可靠的途径[5]。大学物理优质资源开发中,小视频里“浅显易懂的引言”就可以让他们欣赏到物理的“美”,了解人类智慧的闪光。

(三)优质教学资源的合理使用有助于“教学相长”

对教师而言,传统的教学一直在寻求突破,优质教学视频的开发可以使主讲教师不受限于教学大纲和培养目标的规格化要求,讲出更有特色的小课堂——将更具有自主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通过该教学资源的推广和应用,让年轻教师也能跟着优秀的教学视频进行模仿、迁移和提升,从而迅速提升整体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现教师的“自主教学”;对于学生而言——在时间上更加灵活,地点不固定,随时可以学习;可以通过网络和老师进行互动与交流,所学的知识更多;自由选择自己想学的篇章,对于难点问题,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学习,使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提升,实现学生“自助学习”。对于学生而言,优质的教学资源能实现教育公平化,能更好地满足学生自助学习的要求,达到学我所想学,学我所能学,学我所需学的目的。

\

 
现代化的信息平台拥有大数据的学习分析能力,该项技术成果能及时促进教师完善和改进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自我调整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这样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建立基于优质教学资源的“主体(教师)—客体(教学资源)—主体(学生)”的多极主体互动框架[6],由此形成了“开放课堂、自主教学、自助学习”的集成人才培养模式,能促进教学相长,产生协同倍增效应,实现创新人才的快速成长。

五结语

随着手持移动数码产品和无线网络的普及,基于优质教学资源的移动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将会越来越普及,“自主教学”+“自助学习”必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形态。高校教学不能纯粹是课堂的讲学,而是要做好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桥梁工作,也就是让他们学会怎么学习会比教他们学习更重要,而优质资源库的建设、现代信息技术平台的发展会给高校学子更多的空间和自由度。

参考文献

[1]吴东华,王萌,范永俊.对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思考[J].职业时空2013(5):23.
[2]李克东.新编现代教育技术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熊兰,陈吉利.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85.
[4]佟永丽.大学物理课程融合“慕课”教学模式的探索[J].科技视界,2015(17):107.
[5]施大宁.文化物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
[6]董正超,成鸣飞.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模式[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06):123-12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7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