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反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9 17:09:0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响应教育改革的号召,高等学校课程的授课方式也随着变化,相应的课堂反馈也越来越智能。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反馈一方面能够让高校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课堂出勤率、课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生课上参与度,根据课堂反馈及时微调教学计划,另一方面教师根据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反馈,准确量化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实现精准教学。笔者结合自己所讲授的高等学校无机化学课程的实践阐述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反馈在高等学校无机化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网络教学平台;课堂反馈;无机化学;微助教;雨课堂

本文引用格式:徐玲,等.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反馈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78):146-147.

网络平台应用是当下教育发展的主潮流之一,如何应用网络教育平台来提高课堂反馈质量是值得探讨的。笔者多年从事高校无机化学教学工作,对本校初步实行的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从课堂反馈角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笔者认为在高等学校无机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课堂反馈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学校无机化学教学和中学时的教学是截然不同的,高等学校无机化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升,且学时相对紧迫,上课时间跨度大且授课内容较多。因此,在无机化学的课堂上采取及时的反馈显得尤为重要,及时良好的课堂反馈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教师完成教学目标。

一 无机化学传统课堂反馈模式

(一)学生的课堂状态


无机化学课程是高校化学类大一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由于没有完全了解大学课程和中学课程的不同,很多学生会出现“上课记笔记,下课做题复习”和中学一样的学习方式。其结果就是学生感觉知识太多太难而没有时间做其它事情的现象,更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一般的高等学校课堂均是教师在课堂上占主体地位,教师在前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当遇到一些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时,有些学生难免会分神,不自主地在课上就会出现上课睡觉、玩手机等情况。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不能及时地、全面地反馈给教师,导致学生学不懂,不想学。

(二)教师的课堂评价

高校无机化学教师对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时,采取的方式主要是根据学生上课的听课状态、与教师的互动情况。学生们在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良好,课堂气氛活跃,教师常会认为学生们对自己所讲的知识点已经掌握,课堂效果良好。但往往事实并非如此,有些学生可能连最基本的知识点都没有掌握。基于这种情况,笔者发现课堂反馈情况不佳,教师的这种课堂评价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此外,即使部分高校学生不存在上述情况,对于表达能力不同的高校学生来说,高校教师所收到的反馈结果也是不同的。

\

 
二 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反馈方式

教师课堂反馈可以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总结性评价与诊断,也可以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与诊断;既可以对学生课堂中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管理,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由于课堂反馈的重要性,寻找一种更高效的课堂反馈新方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新方向。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的时代,互联网应用日益广泛,能够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在教学方面对于学生和老师来说是一件非常有益的事情。当下,越来越多科技工作者研发出了多种教学软件。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找到一款适合自己的教学软件,一定能够大大提高授课效率。通过软件教师可以方便的了解学生课上出勤率,通过在线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通过在线讨论可以了解到学生对课堂知识点的整体把握,这样方便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调节自己的授课进度和内容,提高课堂授课效率。针对教师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所采用的课堂反馈的方式也不同。目前,我校教师采用的课堂反馈方式是使用软件:微助教和雨课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进行介绍。

微助教是由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师田媛和华中科技大学专业团队推出的一款课堂互动轻应用工具,它强调的是操作简便、方便实用、有趣味性的过程性评价和教学;雨课堂是学堂在线与清华大学在线教育办公室共同研发的智慧教学工具,是基于教师最常用的软件PowerPoint和微信进行讲授课程的程序,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一)课上出勤率

微助教和雨课堂,都是教师通过创建班级,学生微信扫码加入课堂。教师生成上课签到码,学生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扫码签到,如果教师开启了定位系统,即使学生有了签到码,只要不在规定的范围内,也不会显现出签到,遇到网络不稳定时,教师可以在后台补签。学生病假事假,教师也可以在后台设置,轻松容易的看出学生的课堂的出勤率。

(二)课堂在线测试

微助教和雨课堂的课堂测试功能很方便智能,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答题状况,以全周期、全程的量化数据来判断分析学生学习情况。后台系统全面的统计出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以表格数据、条形图或饼状图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出答题情况,教师根据数据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如教师在讲授化学动力学时,有很多常数,这些常数之间往往会有很多联系,学生如果没有课前预习、课上没有认真听讲,不善于联系与总结的话,往往会出错。如下面的一道例题:

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反应速率常数变化,则标准平衡常数()

A.一定变化 B.一定不变 C.不一定变化 D.与K无关


\
 

测试结果如图1所示,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题,教师可以清晰地看到同学们答题情况,教师从经验主义向数据结果转换,根据出现的数据统计结果及时调整授课重难点,及时发现同学们所出现的问题,将同学们易错点重点强调。此外,教师在准备课堂测试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有针对性进行,这样不至于在讲课时出现由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而忽略教学目标的现象,更有利于教师达到教学目的。

(三)在线讨论

微助教和雨课堂的在线讨论也非常智能,教师课上的每一页PPT会即时发送到学生端,帮助学生保存课件及课程回顾。此外每页课件下方还有“收藏”和“不懂”按钮,学生可以把课程中不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收集,教师也会收到匿名“不懂”数据的反馈,进而调整课程节奏及重点难点知识点讲解。例如,在无机化学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这一章中,学生第一次接触这种微观理论,难免会觉得高深难懂,这时候就需要学生及时将自己不懂的地方反馈给教师,教师可以立刻为学生解答。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雨课堂还设置了弹幕功能,老师把弹幕打开,可以随时看到学生的观点及想法。有了虚拟论坛发言功能,方便了不敢在课堂上发言的学生将自己不懂的及时反馈给老师。

三 小结

无机化学的在线课堂反馈在网络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经历了从以前的线下到线上与线下结合的发展过程。在这个发展过程中,教师的课堂主体地位逐渐减弱,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地位逐渐增强;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课堂反馈,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主动,学生的团结协作、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从经验主义向数据结果转换,以全周期、全程的量化数据来判断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以便调整教学进度和节奏,做到教学过程可视可控。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笔者相信未来网络发展更迅速,势必指引着高等学校无机化学教学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发展,以此为出发点,为教育的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友亮.高校化学实验室教学过程中环保问题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9(18):20-21.
[2]李星,汪明春.课堂反馈的界定、误区及策略重构[J].教学与管理,2017,(22):4-6.
[3]陈科.高校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J].教育现代化,2017,4(11):54-55+60.
[4]张永才.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的一些做法和措施[J].教育现代化,2017,4(42):121-122.
[5]姚鹏程.基础无机化学实验的绿色化探究[J].滨州学院学报,2019,35(02):93-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