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任务驱动的航空装备维护课程立体化教材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9 13:42: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海军航空装备的加速转型,传统的航空装备教材已经难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笔者结合多年从事航空装备教材建设的经验体会,从立体化教材研究的必要性、研究原则、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方面对航空装备维护课程立体化教材的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任务驱动;立体化教材;结构体系;教材建设

本文引用格式:邹刚等.基于任务驱动的航空装备维护课程立体化教材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0):312-313+339.

航空装备维护课是航空装备维修保障类人才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是航空装备维修保障工程各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落脚点。而航空装备维护教材是维护类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开展维护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项目在系统分析航空装备维护课教材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青岛校区

《关于深入推进特色任职教育“实战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的决定》的具体要求,按照“岗位牵引、能力为本、适应发展、满足需求”的改革思路,从航空装备维护课教学的目的、要求和特点出发,以知识、能力、素质生成的内在规律为基础,紧贴实战条件下机务保障工作特点和要求,结合维护课教学改革需求和成果,对维护课教材结构体系、内容体系、种类格式、编制规范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践,提出“基于任务驱动的航空装备维护课立体化教材建设”(以下简称立体化教材)的具体方案,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飞机与发动机维修工程专业维护课教材体系建设方案。

一 项目研究必要性及意义

在教学中,课题组发现现行的航空装备维护课教材普遍存在结构不合理、要素不全、针对性不强、类型单一和可读性不强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教材编写时,没有深入研究航空装备维护技能形成的一般过程与规律,没有充分考虑航空装备实践教学特点与组训模式,尤其是没有充分体现实战背景条件下的机务保障要求与“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材结构不合理、要素不全

教材的编写大多沿用航空装备构造原理课程教材的编写形式,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没有考虑维护课教学大多以某项维修工作(称之为实习课目)来开展教学。而实习课目的教学,常常包括准备工作、相关的原理构造知识、方法步骤、工卡、检查考核和安全注意事项等要素,但教材中并没有完全涉及,导致教材与教学相脱离。

(二)教材内容针对性不强、覆盖面不广

院校教学中,由于各专业维护课的课时有限,不可能对部队所有的维护工作开展教学。而目前维护教材的内容大多是航空装(设)备的维修手册、使用维护说明书或维护规程中有关内容的简单罗列和重组,没有选取那些最能够有效提升学员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典型维护工作作为教材的内容,没有将机务部队的维护经验、维修差错、故障情况有机融入到教材之中,也没有将部队经常开展的机务训练工作作为教材的重点内容。所以导致维护教材虽然内容较多,但针对性不强、覆盖面不广。

(三)教材种类形式单一,使用不便

目前教材编写格式不规范,大多是条条框框,只说明怎么做,没有运用相关原理和构造知识进行分析解释为什么这样做,没有体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无法在教学中体现“理实一体”的教学理念;而且教材种类形式单一(以纸质为主),没有视频、动画、微课和慕课,没有做到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可读性差,影响了教材的使用效果。

上述问题,严重影响了维护课的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迫切需要在深入分析航空装备维护课教材现状的基础上,剖析在新时期,航空装备维护课教学的新特点和新需求,以有效提升学员能力素质为目的,以满足部队岗位需求为重点,优化教材的结构要素、内容体系和表现形式,提出航空装备维护课立体化教材建设的设想与方案。

二 立体化教材的研究原则

教材是教员和学生的桥梁,好的教材能够促进教学双方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基于实习课目的航空装备维护课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时候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

 
(一)易于教员备课授课

一是建设之初要考虑到教员尤其是新教员的情况,尽可能将教材建设的全面,不仅可以节省备课时间,还可提高备课效果。

二是教员能方便利用立体化教材的多种表现形式,从容、全面、立体地把问题讲透彻。

(二)易于学生自主学习

一是教材难易适度,循序渐进,生动活泼,知识性与趣味性结合,立体化教材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在课前和课后使用的,因此在教材设计、编写、制作各个环节都要考虑学生的自学能力,尽最大努力使富教材有吸引力,这样学生无论是预习还是复习都能节省时间,增强学习效果。

二是知识获取手段要便捷、省时,知识的获取不仅仅像纸质教材一样从前之后,更要实现各课目各要素的快速定位,实现跳跃式和选择式学习。

三是多种立体化教材资源的并集一定要能够涵盖课目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在学习遇到疑问时,一定可以从教材的某种或某几种资源中找到答案。

(三)易于学生能力提升

一是提升学生航空装备维护的能力,通过实习课目的选取和学习,以点带面,类比完成相似任务。

二是提升学生现实中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中处处体现“理实一体”的教育观念,处处体现着能力与知识的关联,即解决某一问题,可能只需要某一些知识,而不是全部的知识,通过多个实习课目的学习,学生遇到问题会更有针对性地学习,将问题尽快解决,而不是漫无目的的全面学习。

三 立体化教材建设的主要内容

根据研究任务要求,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立体化教材结构体系研究、立体化教材内容体系研究、立体化教材种类形式研究、立体化教材建设方法研究等四个方面。

(一)立体化教材结构体系研究

教材的结构是内容的载体,结构要素的优劣将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将在分析大量航空装备维护课程的基础上,依据立体化教材建设原则,结合青岛校区场地实际、学生训练考核情况,经过反复研究论证,将制定包含“训练内容、工作时机、训练目标”等多个要素的结构体系,为开展保障条件建设和规范教学组织实施提供了依据。

(二)立体化教材内容体系研究

在确立了立体化教材的结构体系后,考虑到学员专业、层次、航空装备、课时长短不同,实习课目的确定也各不相同,只有详细分析这些区别,才能科学地确定教学的内容以及深度和广度,以构建立体化教材的完整内容体系。主要从实习课目选取思路和选取原则方面开展研究。在选取实习课目时:一是要精选那些最能有效提升学生岗位能力素质的典型机务工作作为实习课目;二是要挑选经常开展的机务工作作为实习课目;三是要挑选现有教学条件能够开展的机务工作作为实习课目。

(三)立体化教材种类形式研究

主要是依据教材建设原则、结构及内容,研究基于立体化教材究竟有哪些种类和形式,以及如何去建设。主要包括纸质教材、视频、实训指导书、教案、PPT、网络课程等。如教学视频,将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录像、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达到展示信息量大,易于学员理解掌握,提高教学效果和教材的可读性的目的。

(四)立体化教材建设过程方法研究

立体化教材的建设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作,仅凭一人单打独斗是很难建设好的,常常需要一个团队合作才能完成。为了把教材建设好,需要遵循一定的过程,不同的表现形式还要有不同的建设方法。主要研究立体化教材建设的流程与过程,以及不同类型的教材建设的具体步骤方法与途径。主要包括立体化教材建设前提与条件、立体化教材编写准备、立体化教材编写流程、不同类型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具体规范和步骤等。

四 立体化教材研究的主要方法

项目以海军航空兵新时期军事战略转型方针和青岛校区“三化”(实战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的决定为指导,以《海军军事训练与考核大纲》、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培养实战化条件下高素质航空维修人才为出发点,充分考虑航空装备维护课教学特点和能力形成规律,坚持理论与理念先行,岗位和实战需求为牵引,采用如下方法开展研究:

(一)从维护教材现状着手,从部队实际出发,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维护课教学中的教材“短板”

1.依据“训考大纲”、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对航空装备维护课教材使用现状开展调查分析,重点对教材结构、内容、要素、种类和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调研,对不同层次不同阶段的维护课教材分门别类,逐一研究,找出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和影响教学实施的关键问题。

2.深入机务部队进行调研,详细了解一线机务保障的经常性工作,分析机务保障工作特点,结合典型任务、典型工作了解部队在院校教学和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找出二者存在的差距。对航空装备维护教材与部队机务工作实际相脱节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分析,了解部队机务人员对维护教材方面多样性的需求。

(二)以任职需求为牵引,以按纲施训为依据,对航空装备维修课教材内容进行系统优化

1.广泛收集研究任职教育理论和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维护课教学特点和实战化条件下机务保障工作的要求,研究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提出维护课教材的结构体系、种类格式和表现形式等。确立以“学习指南(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任务—情景创设—工作项目(任务内容、任务准备、任务讨论、任务执行、结果评价)—知识导航—材料阅读—学习体会—课后任务”为内容的教材结构体系,对如何编写实习指导书、训考标准、操作工卡、考核工卡等进行研究规范,对微视频、维护工卡等新型教材元素制作、搭配进行研究,有效提升教材编写的新颖性和规范性。

\

 
2.以岗位任职需求为牵引,按照“梳理岗位特点→分析职责任务→归纳能力素质→确定知识模块”的思路,在兼顾教材规范性和个性化的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系统优化,力求以点带面突破传统教材局限,为教学改革中教材的“升级换代”奠定坚实基础。

(三)兼顾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特点,运用集体智慧,充分研究论证,构建维护课教材编写规范和纲目

一是通过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人员进行讨论,充分吸纳对于航空装备机械维修课教材的各种意见和建议,科学规划,系统研究,提出航空装备维护课教材建设的总体思路与方案。

二是在综合考虑青岛校区航空装备维护课教学与改革实际,以及学员认知与能力形成规律的基础上,研究确定飞机与发动机维修工程专业维护课教材编写规范与纲目,以满足实战化教学的需要。

五小结

文章主要是结合笔者进行教材建设研究的体会,论述了航空装备立体化教材建设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当然,教材建设的研究还有其他方面,由于篇幅有限就不一一论述。总之,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在教材建设的研究过程中,必修科学筹划、系统组织、周密实施,确保教材建设高质量完成,从而为提高教学质量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合,于德会,孙敬.航空装备实践教学正规化建设的思考[J].教育教学研究,2019(1).
[2]唐有才,李合,等.航空装备实践教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J].教育学刊,2018(4).
[3]吴亚男.实战化教学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