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针对目前高等学校学生与教师比例失调致使教学质量无法满足高质人才培养需求问题,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培养创新探索思维为改革目标,基于交互式管理思想,重新定义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关系,构建师生交互管理机制,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着力点,设计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以实现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本教学模式改革探索可有效改善学生的主动学习和互助能力,提升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索和认知水平。
关键词:教学改革;主动学习;交互式管理教学;教学模式;交互学习
本文引用格式:马明辉,等.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9):73-74,88.
课程教学作为高等院校学生汲取专业知识的主要途径,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提升专业素养和认知能力。当下,高校教学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高等学生数量过多、教师与学生比例失调致使课堂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较少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相关高等学校教育学生提出多种解决方法,例如翻转课堂、小班教学等[1-3]。现有的教学方法少有考虑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助监督能力、竞争意识等。因此,本文以学生为教学模式改革中心,引入交互式管理机制,实现学生与教师协调管理,设计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从而增强学生对课程相关知识主动探索学习能力,改善教师和学生之间关系。
一 教学模式改革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民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对社会文明建设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逐渐由大众化向普及化方向过渡。高等教育的快速普及使得教育配套资源与教学质量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同时,高等学校对招生数量和毕业率的高度追求,也加速了高等学校学生教学质量下降。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过程,即培养学生的多方面的能力,包括学习能力,认知能力,探索能力等。传统教与学之间的关系中忽略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出现学生被动接受教学知识,学习积极性较差等现象[4]。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我国高等学校教学模式经历了不断的变革和更新,逐渐由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授知识为直接目的教学模式,向综合考虑知识、能力和素质关系的教学模式转变[5]。教学模式改革是在原教学模式上不断探索和革新的过程,是逐步提升培养学生探索、认知、竞争等能力的过程。
二 交互式管理机制
教学过程中教师相对于学生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致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积极性和责任感下降。为了提升教师教学质量和改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将交互式管理机制引入到教学过程,重新定义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和责任,实现教师和学生的交互监督和管理。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教学方案设计改革;第二方面是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交互式管理模式改革。
首先,教学方案设计改革重点体现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制定过程中。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要求授课教师能够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指导,综合结合课程教学教材和课程相关前沿知识,设计课堂教学环节。随着教学改革,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学方案已由原来的教师自己使用逐渐扩展为学生和教师共用。因此,本文设计教学方案改革是在传统教学方案的基础上,定时汲取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在内部意见和外部前沿知识双向融合的基础上对教学设计方案的动态调整和设计。教学方案具体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图1给出了本文提出的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改革中教学方案动态制定的基本流程,其中I表示课程授课课时数,i表示当前的授课课时。该流程包括了双层教学方案修正过程,第一层是课程教学开始前通过班会调查的方式获取学生对课程教学方式的相关意见,授课教师结合学生意见对初定的教学方案修正;第二层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每课时结束时学生反馈的课程教学效果对剩余课程教学方案动态修正。该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授课教师可根据动态的内部反馈和外部前沿信息对教学方案多层修正,可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灵活性,增强授课内容的丰富性,提高授课质量。
教学改革方案制定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反馈内容和课程相关前沿知识对课程教学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可有效改善教学效果。然而,单纯的教学改革方案的动态修订,仅体现学生对教师教学方法的监督。因此,为了实现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和学生的交互监督,让学生和教师能够共同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交互式管理机制进一步融合了教与学交互式管理模式。教与学交互式管理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权力公平为原则,重新定义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责任与权力划分规则,可有效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提升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责任感和主动学习能力。教与学交互式管理模式是指在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和学生采用网络互动形式交互反馈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其中,教师反馈内容包括授课自我评价、学生作业、课堂秩序及学生小组项目完成评价等;学生反馈内容包括学生听课效果自我评价、教师授课内容与方式建议等。该模式主要采用互动的形式交互反馈课堂教学和学习效果,易于教学方法和学生听课方式的动态修正。
结题图1和2可知,该模式的具体内容包括:(1)教师根据课程整体需要设计课程授课内容和方式,并将其发送至班长寻求班级学生的建议;(2)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相关建议修改授课流程;(3)每次教学授课结束后,班级负责人需收集学生反馈教学效果和改进意见,并汇总提交给授课教师,同时,授课教师将学生秩序保持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等反馈于学生。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可根据自身的教学要求和学习情况相互反馈,从而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监督和管理。
图2给出了教学过程管理内容和基本过程,其主要体现为教师和学生模块小组之间的交互管理。该交互式管理方式能够使得教师授课效果得到实时反馈,从而动态修正授课方式和内容,同时,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感。该改革方案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能够扎实的掌握教学内容和相关专业知识,具有协调和掌控课堂活动的能力。
三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重点关注了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是教学方案设计方式;第二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方式。教学模式改革效果获取将以上海市某高校本科生《智能交通系统》课程教学为例展开说明,具体课程信息如表1所示。
根据本文提出的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方法,结合图1对课程教学方案进行设计。授课教师曾经教授过智能交通系统课程,已经制定好初始的课程涉及方案。在课程授课前,授课教师通过辅导员联系学生,并通过班会的形式与学生进行授课方式交流,共同研讨教学方案修订。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根据每次课程结束与学生的交流结果,动态修改课程教学方案。
课程授课过程中教师履行相应的职责对学生小组大作业完成情况、课堂秩序遵守情况等进行动态评估,同时,学生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将以交流的方式反馈教师授课效果和相关建议及问题,进而改善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提升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责任心。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教学活动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活动,为授课教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四 结论
基于交互式管理的教学模式改革是以学生为中心,融入交互式管理机制,重新定义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责任和关系,实现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监督和反馈。该教学改革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关系,提升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责任感。
参考文献
[1]赵敏.让每一个学生享受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小班化“组元”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12(10):74-78.
[2]窦菊花,文珊.基于APP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162-167.
[3]马明辉,徐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有限单元法》课程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7,73-75.
[4]Ma M,Liang S,Wang G.Exploration of interactive classroom test method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module thought[J].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Innovation Education and Research,2018,6(9):153-159.
[5]曾明,徐晨.深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探寻创新人才培养新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1(Z3):47-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