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德国,其以目的论为核心,强调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近年来被广泛运用于旅游文本翻译。本文以功能理论为指导,遵循“功能加忠诚”的原则,采用注释、改译、删减、音译、缩译等策略,对广西三江程阳景区经典景点的中文介绍进行翻译,力求最大限度地把原文本的内容以及文化内涵传达给译文读者。
关键词:功能翻译;三江程阳;英译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曾妮,曹慧林.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三江程阳景区的英译策略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6):291-292.
近年来,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侗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其中,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官网“走进三江”之三江风情中介绍的著名景区程阳八寨,因独特的风雨桥、鼓楼、吊脚木楼及浓郁的民风民俗闻名遐迩,成为游客来三江的打卡胜地。网站对景点的中文介绍比较详细,却没有英文介绍,此不利于吸引海外游客和民族文化的对外宣传。本文基于功能翻译理论,就程阳景区的风雨桥和鼓楼的相关英文翻译进行探讨,以就教于方家。
一 功能翻译理论概要
功能翻译理论于20世纪70年代发端于德国,主要包括目的论、翻译行为理论和文本类型理论等。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是以原文为基础的、有目的和有结果的行为,这一行为必须经过协商来完成,该理论强调译文取决于翻译的目的[1]。威密尔所提出的目的论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法则就是“目的法则”: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除此之外,目的论还有连贯性和忠实性两个法则。克里斯蒂安·诺德是功能派翻译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她不仅对功能学派各学说进行了梳理,并且针对理论中的偏激倾向给译者提出了“功能加忠诚”的指导原则。忠诚原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译者对译文收受者负有道义上的责任,必须向他们解释自己所做的一切以及这样做的原因;二是译者对原文作者忠诚。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发展、完善和修正过程中,功能派形成了其翻译准则的基本观点:目的法则和忠诚原则贯穿所有的翻译过程,其它法则或原则视具体情况而定[2]。
二 程阳景区介绍的英译策略
旅游翻译是一种带有很强目的性的交际活动,其主要目的是要让游客看懂读懂并喜闻乐见。功能主义理论将翻译定义从翻译即文本从原语一一对应地转换为目的语的观点中解放出来,扩展成为翻译行为,把翻译研究纳入跨文化交际研究中,为旅游翻译提供了一种以目的法则为主导的翻译标准多元化的理论指导。基于旅游翻译特点,为了让译文读者轻松、愉快地获得基本信息,可根据实际需要,运用注释、增译、删减、类比、改译等方法,灵活处理文本的文化元素,最大限度地把原文本的内容以及文化内涵传达给译文读者。
(一)注释
旅游景点名称是具有身份识别功能、指向功能和诱导功能的一种特殊地名,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景点的翻译既要保留原景点字面的味道,又要让读者明白其背后的含义,明白景点包含的文化,风俗等,因而在翻译旅游景点名称时,不能仅仅是简单地传达原文字面意思,应当更多地考虑如何尽力保留其身份识别功能和文化价值,保持文化异质性与信息性之间的相对平衡,从而使翻译成为跨文化交际的桥梁[3]。注释作为一种翻译补偿手段在旅游翻译,特别是在景点名称的翻译中被广泛运用。
例如程阳景区最出名景点就是风雨桥,“风雨桥”一词在翻译上即应该保持“风雨”的概念,又应该进行注释,让外国读者能明白其含义与作用,即风雨桥实际是用于遮风挡雨的桥。由于中外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方面有差异,为方便读者更好理解某些词的特殊含义,可采用直译加意译。故翻译为“Chengyang Wind-Rain Bridge(the bridge with pavilions and towers as the shelters to keep off wind and rain)”。
(二)改译
由于源语与目的语在表达方式上存在差异,为了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理解语篇意思,需要根据目的语读者的行文习惯,对原文的词句,语序等进行调整。纵观中文的景点介绍,许多景点喜欢用大量的辞藻修饰其美妙或巧夺天工之处,而已有的旅游翻译研究文章,绝大多数都局限在怎样把中文文本翻译成英语文本上。根据翻译功能主义的理论,则可以从海外游客的偏好出发,不必拘于中文文本而直接对景观部分进行英语翻译[4]。相对于中文而言,英语语言文本更强调逻辑性与实用性,故在处理此文本上先应梳理逻辑关系。
(三)删减
为了使语篇重点突出,信息简洁明了,需要删掉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即旅游翻译文本应着重从游客角度提供旅游信息及建议,照顾到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及审美期待,去掉与旅游无直接关系的信息。
例:程阳桥也称永济桥,始建于1912年,建成于1924年,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桥是世界木建筑的杰出代表,桥长77.76米,宽3.75米,为二楼三亭四廊风雨桥,故也称为廊桥。整座桥不用一钉一铆,外形雄伟壮观,内部结构坚固,如彩虹横跨在林溪河上[5]。
此段中“程阳桥以其高超的建筑技艺与我国的赵州石拱桥、泸定铁索桥、罗马尼亚的钢梁诺娃桥一起被誉为世界四大历史名桥”,这里介绍了出程阳桥之外的三座桥,对于此景区介绍并无作用,而且最后一个“罗马尼亚的钢梁诺娃桥”是否存在还有争议,为了保持文章的严谨,简洁,在译文终究直接删除这些无用信息,只保留程阳桥是世界历史名桥之一这一信息[6]。
译文:Chengyang Wind-Rain Bridge is called Yongji Bridge,which was constructed from 1912 to 1924,and was listed as a nationally recognized heritage site by the State Council in 1982.The 77.76-meter-long,3.75-meter-wide bridge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ancient bridges in the world,which is constituted by two towers,three pavilions,and four galleries.It is an architectural masterpiece that is famous for not using a nail and rivet technique,and the solid structure with magnificent shape looks like a rainbow over Linxi River.
(四)音译加释译
音译就是向源语借词,取读音相近的字或直接用拼音进行翻译,保留其原发音。释译就是对某个词或术语进行注释并翻译成目标语,便于读者更好理解其含义。
(五)缩译
缩译就是根据原文逻辑关系和目标语读者的语言习惯,把原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缩减合并。
例:鼓楼模仿杉树形状建造,在侗寨中属高层建筑,因为楼上置鼓得名,是侗族人民遇到重大事件击鼓聚众、议事的会堂,平时是村民社交娱乐和节日聚会的场所。侗族的文化与鼓楼密不可分,重大的活动都在鼓楼里举行,鼓楼是侗族文化的载体和精华,因此,侗族文化又叫鼓楼文化。
本段在介绍鼓楼作用时,前一句和后一句在内容上出现重复,显得冗长啰嗦,故把前后句的意思梳理并合并,翻译时直接把鼓楼的功能介绍单列为一句,更清楚简洁。
译文:The shape of the tower is like a cedar,and it is a tall building with a drum hanging in the center,so it is called Drum Tower.It is the place for people to have big events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thus,the tower is a recorder of Dong culture.Dong culture is also called tower culture.
三 结语
对于景点介绍的翻译不仅是简单的中英两种语言的转化,更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如何在遵循目的性和忠诚性原则的基础上,使译文更贴近外国游客的阅读习惯,展现出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使游客被原文本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特质所吸引,把广西民族风情旅游推广至世界,仍有很多需要探索和提升改进的空间。
参考文献
[1]三江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国土资源局简介[J].南方国土资源,2004(05):48.
[2] 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03):48-50.
[3]黄欢.功能翻译理论指导下分析科技英语翻译技巧[J].教育现代化,2017,4(26):105-107.
[4]张玲玲,佟晓梅.功能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文化与汉英翻译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2):145-147.
[5]牛新生.关于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文化反思——兼论旅游景点翻译的规范化研究[J].中国翻译,2013,34(03):99-104.
[6]舒娅.德国功能主义理论视角下旅游文本翻译探究——以西藏旅游文本英译为例[J].海外英语,2016(07):115-1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