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IE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5 15:36: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我国目前已经在国际上开展了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这也促进了我国工科专业教育国家化的良好发展。本文将在IE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基础上,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建立教学体系展开研究,使其能够符合IE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逐渐向着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IEET工程教育认证;认证标准;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谢春生,姜学霞,吴贤格.基于IEET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9,6(81):99-100.

在当今国际上,已经形成了权威的工程教育学历认证组织,我国在2013年作为预备成员,加入了其中权威性最高的《华盛顿协议》。根据《华盛顿协议》可以将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分为两种,一种是教育部组织规定的,另一种是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本文将针对后者展开重点研究。这也表明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开展工作得到了认可。专业认证是我国“五位一体”教学评价制度中的主要部分,将其落实在实际教学中,能够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促进我国教育行业良好发展。

一 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教学体系的构建要求

要想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课程教学体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体现出来,目前在IEET工程认证中核心能力共包含8个方面,通过认证确定毕业生具备的核心素养和已经达到的教育目标,利用认证标准对课堂体系展开调节,逐渐完善我国的教学体系。毕业认证时,需要通过评价证明,表明自己已经达成毕业要求,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课程体系中的内容设置、实践教学以及毕业设计中制定了补充条例。在此过程中,明确教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同时又将环境工程中的实践环节作为重点内容,制定了详细的说明,其中包括环境工程实验、课程设计、学生实习、专业创新以及毕业论设计等。

确定学校自身的定位和特色,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已经明确规定了每个专业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需要公开,并且符合学校的发展定位,能够与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相互吻合。因此整个专业课程的设计也必须要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展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教学体系的评价方式之一,根据不同的专业,采用的评价方式也不同。因此高校在建立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将自己的办学优势体现出来,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而提升自己在教育领域的竞争力[1]。

\

 
二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建立特色化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教学中之所以划分专业,其目的也是想将各个学科中的特色体现出来,同时这也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之一。针对环境工程专业来说,需要充分利用专业知识,对环境展开保护,并逐渐深入实践,提升自身专业特色,这种方式能够提升学校在社会中的影响力。肇庆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专业特色,在课程体系中设置了环境生态学、给水排水工程等方向的选修课程,并组织了相应的实践活动。特色课程设置则需要将课程设置内容与社会需求紧密相结合,并充分发挥着专业知识的优势。针对每项课程的研究内容展开讨论研究,减少常识性内容的比例,提升课程中专业理论知识深度,并确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界限,避免出现课程设置混乱的现象。另外,提升了“前沿讲座”课程的开展方法,邀请各个行业中的专家,为学生介绍课程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创新结果,不断拓展学生专业知识领域。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技术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而解决环境工程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二)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落实到各项教学环节中

要想保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与实际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性,就需要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落实到各项教学活动中,进而使其能够符合认证标准。例如,以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毕业要求为例,根据专业的不同,针对学生8方面的核心能力展开认证。将IEET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的内容与实际课程体系相对比,确定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并进行调整,这种方式能够保证教学体系的明确性,并将核心能力标准作为各个教学活动之间连接点,进而实现整个教学体系的有效落实。例如,在环境工程专业教学体系中加入导论内容,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就能够了解环境工程专业目前取得的成果,利用成果导向型的培养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另外新增环境工程综合设计等课程,使学生能够充分了解环境工程问题的复杂程度,进而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这一要求[2]。

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基础上,针对毕业生建立“过程预警机制”以及“出口检验”制度,过程预警机制不仅能够对学生学分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同时还能够将毕业要求指标应用在其中,根据指标内容对学生展开考核,保证每位学生都能达到毕业标准中的要求,进而通过“出口检验”,完成学业。

(三)完善课程教学考核体系

我国高校在实际学生管理中,仍然存在管理松懈等现象,考核标准不完善,考核方式单一,考核内容简单,是我国高校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完整有效的考核机制,造成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出现松懈以及动力不足等现象,另外,这种考核方式并不能满足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要求。针对这一现象,需要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内容,不断完善其中的课程教育考核体系,例如,建立全过程的考核方式,尤其是毕业要求中的考核内容[3]。在环境工程专业考核中,将学生出勤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项目完成度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综合整理,根据10%,15%,10%,15%,50%的比例进行合理分配,确定学生最终的考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能够扩大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范围,使学生学习精力更加投入,最终达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的相关要求[4]。

针对专业中与学生能力培养相关的课程,需要细化其考核方式,提升过程评价与能力评价在其中所占比例,使最终的考核结果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可以将实验操作规范性考核、结课答辩考核、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实践能力等加入到考核指标中,提升整个考核体系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环境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重点是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此过程中利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能够促进我国高校课程标准体系的改革发展,根据其中“成果导向型”的培养要求,体现出自身的办学特色,并且针对我国社会中存在的环境问题展开研究,将专业技能应用在实际环境问题解决中,这是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之一,由此可以看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对我国高校课程教学体系构建和发展的重要性[5]。

\

 
三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能够看出,要想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的基础上建立教学体系,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展开完善和优化,本文主要从建立特色化的课程教学体系、课程教学体系开展环节、课程考核等方面展开研究,提升了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与环境工程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之间的吻合性,并将其充分落实到实际课程体系中。

参考文献

[1]姚运金,连超,陈树海,等.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推动化工设计系列实践课的建设和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9,36(03):93-98.
[2]冯甜甜,程效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测绘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修订的具体举措——以同济大学测绘工程专业为例[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9,42(06):15-17.
[3]潘高峰,刘艳杰,孔丽,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探讨——以吉林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例[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19,36(06):1-5.
[4]吕飞,戴锏.工程教育认证视角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以哈尔滨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9,28(03):70-75.
[5]卢桂萍,崔宁,冼华龙,等.基于IEET工程教育认证的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7):1-2+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57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