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下高校贫困生自助育人路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25 13:48:3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高校发展型资助工作要求下,如何精准资助,促进资助育人功能发挥已经成为当前资助工作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文章主要研究当前“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实践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探索高校资助工作中贫困生自助育人路径,促进资助育人功能发挥。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自立自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发扬感恩、诚信、励志教育;重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构建贫困学生志愿服务团队,有利于促进高校贫困生“自助、助人”与“助人、自助”功能发挥,实现“助人—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助力精准扶贫。

关键字:发展型资助;自助育人;四位一体

本文引用格式:单正午等.基于“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下高校贫困生自助育人路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0):239-241.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Self-help Education for Po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Four in One”Development-oriented Subsidy System

SHAN Zheng-wu,HONG Lu

(Hunan Institute of Arts and Sciences,Changde,Hunan)

Abstract:Under the requirement of development-oriented financial aid in universities,how to accurately subsidize and promote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 of financial aid has become the key problem to be solved in the current financial aid work.This paper mainly studies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current“four in one”development-oriented financial aid system,explores the self-help education path for poor students in the work of university financial aid,and promotes educating people.Give full play to the subjectivity of College students,self-reliance and self-improvement;pay attention to mental health education,improve personality;gratitude,honesty and inspiration education;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role of model demonstration and leadership;build a volunteer service team for poor students,which is conducive to promoting the functions of“self-help,help others”and“help others,self-help”of poor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helping poverty alleviation accurately and sustainably.

Key words:development-oriented funding;self-help education;four in one

一“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的背景

从2004年中央文件16号到国发(2007)第13号,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不能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及精准扶贫政策影响,国家大大加强了对贫困学生的资助与帮扶。“奖、助、勤、补、贷、减”等帮扶措施的实施,资助政策的逐步完善,极大程度地帮助了贫困大学生的求学难问题。

近年来学生资助规模持续增长,基本覆盖了绝大多数贫困学生。国家的奖学金、助学金等都依照评选要求发到了学生手上。但资助不仅包含物质帮助,也应包含精神资助和精神激励。资助工作不仅仅只是解困,更应承担着育人功能,充分利用这些资助,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17年发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将“资助育人”作为育人基本任务的十大质量提升体系之一,要求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赠、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1]。保障型资助逐渐转向发展型资助。

\

 
二“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纲要》指出,育人质量的提升要构建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赠、学生自助“四位一体”发展资助体系[1]。充分发挥国家、学校、社会、贫困生自身的作用。但目前发展资助体系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学生自助功能发挥不足。部分贫困生出现感恩意识匮乏、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主要依靠国家和社会力量资助完成学业,出现了“等、靠、要”情况,安于贫困,在奖、助学金评选中比穷、比惨,甚至拉帮结派、互相举报等事件时有发生。

第二,重视物质帮扶,但“精神脱贫”和道德帮扶不够。目前的资助主要是物质上的,精神和道德层面的帮扶有所欠缺。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和心理问题多发。贫困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多为内向、敏感、胆小。自卑与高自尊冲突,抗挫折能力较差,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产生依赖情绪,滋生“等、靠、要”心理,认为获得资助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一旦没有资助或资助不够时容易产生偏激和仇视心理。

第三,育人功能、成效有待进一步扩大。资助工作的开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资助工作作为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目前主要是进行了对贫困学生的识别建档、奖、助学金评比、勤工助学岗位提供等。高校、社会等主要是对贫困生进行单向的物质资助。虽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明文指出学生要履行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相应义务。然而现阶段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义务的履行普遍未实行到位。资助与育人联系不够紧密,育人成效尚显不足。育人的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西部计划、支援新疆、乡村教师等计划,在需要学生发挥主动性和爱国情怀的时候,出现了畏难、推诿情绪。

第四,回馈教育、反哺教育缺乏,难以形成长期的、发展型资助。国家、社会、个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资助,这些资助大部分都以物质的形式,直接发到了贫困学生手中。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否对国家、社会、个人进行了回馈?这种回馈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可以是精神上和劳动上的。获资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可以在校内进行义务劳动和辅导学业的活动;可以在孤儿院、老人院进行爱心陪伴活动;可以是对其他贫困大学生的朋辈辅导活动等等。但往往回馈教育、反哺教育缺乏,受助者回馈意识、反哺意识较差。获资助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鲜少进行回馈,成才和脱贫后,也较少有反哺意识,对国家、社会的回馈有限,难以形成助人、回馈的循环。

三 自助育人对实现“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的重要意义

“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的关键在于资助育人,形成回馈,持久地资助育人。而育人关键和落脚点都是学生、学生自助。对当代大学生的资助要把“扶困”与“扶智”和“扶志”相结合。“扶智”与“扶志”均需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积极主动能力和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自助意识,培养自助能力,将自助与助人结合起来,自助助人,助人自助,才能真正自助自强,最终形成“助人—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一)只有充分发挥自助育人,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精神脱贫”

扶贫与扶智结合,重视贫困生学习和能力的培养锻炼。通过在校的学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充分锻炼贫困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智慧、能力增长了,大学生的自助能力也就提升了。

扶贫与扶志结合,自立自强。扶贫先扶志,匹夫不可夺志,志气是人的精气神的体现。树立远大志向,脚踏实地奋斗,才能真正地自立自强。近些年来,部分学生为获得奖助学金伪造假贫困材料,比穷、比惨,或因助学金评选而产生拉帮结派、互相举报,学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志气不强。人穷也不可志短,只有相信自己,勇于奋斗,才能真正实现物质、精神双脱贫。

(二)只有充分发挥自助育人,把自助与助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助人—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

自助、助人,助人、自助。贫困生的资助最重要的目的在于育人,只有育人,才能真正自身脱贫并惠及社会大众脱贫。接受资助只能是贫困生人生的一个阶段,不可能一辈子依赖帮扶。接受资助的同时,还要获得能力,要锻炼助人意识,得到帮助后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增强才干、完善人格。这才能真正实现育人与回馈的循环,才能实现精准脱贫、发展型资助。

四 高校贫困生自助育人路径探索

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结合资助工作育人实践,高校贫困生自助育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自立自强,鼓励利用自身能力脱贫、脱困

拒绝等、靠、要,养成被动伸手习惯。大学生已基本成年,完全能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已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获得物质报酬,赚取基本的生活费用。部分同学甚至通过家教等兼职工作,自行挣得了学费。要鼓励大学生、鼓励贫困大学生课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获取相应报酬,并为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创造必要的帮助和条件,不仅有利于贫困大学生的物质帮助的获取,更提升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利于其成长成才。

(二)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培养独立人格

大学是完善人格的重要时期。贫困大学生的扶贫、脱贫与健全的人格密不可分。大学生充分重视心理健康,通过学习和实践,完善自身人格,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脱贫有着重要意义。自立自强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学生自强成长。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间的朋辈辅导,能够帮助贫困新生尽快获得理解与接纳。

(三)充分发扬感恩教育、诚信、励志教育

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明白国家和社会及他人的帮助不是从天而降,不劳而获的。营造感恩风气,感恩国家、社会和他人。加强诚信教育,诚实守信,积极履约,塑造良好品格。及时还贷,主动利用个人的知识与技能脱贫。此外,结合学生资助和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励志教育,充分发挥辅导员、朋辈的力量,利用辅导员、心理专干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集中家庭经济困难同学,创造更好的资助工作实施路径,使得更多的学生从受助者成长为助人者。

(四)重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家庭经济困难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为代表的资助宣传大使的作用;充分发挥学生资助榜样人物的作用。朋辈之间互相引导,互相帮助,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的自助、自觉精神。

(五)创建贫困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回馈国家与社会

为贫困学生志愿服务队伍的创建提供一定的支持与指导。贫困学生志愿服务团队可以从事校园内外的公益性活动和与企事业对接的公益服务类活动。在获得帮助的同时,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帮助其他更需要帮助的人。在这个过程中,助人者会收获内心的满足,能够更好地形成服务国家、回馈社会的良好社会风气,有利于“自助、助人”与“助人、自助”的长期发展。

\

 
五 结论

“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需要充分学生自助作用,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自立自强;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健全人格;发扬感恩教育、励志教育;重视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构建贫困学生志愿服务团队,能充分发挥高校贫困生“自助、助人”及“助人、自助”,使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利于实现“助人—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助力“精神脱贫”和立德树人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16(06):33.
[2]王婷婷.关于高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自助教育缺失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6,26(06):344.
[3]武红阵.精准资助视野下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路径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1):104-106.
[4]栗明.高校发展型资助视角下精准资助育人体系研究[J].知识经济,2018(13):7-8.
[5]宋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31(04):140-141.
[6]孙维佳.大学生资助反哺体系的构建[J].科技风,2019(04):30-31.
[7]徐英,李天悦.发展型资助:新时代高校学生资助发展的新维度[J].教育评论,2018(02):23-27.
[8]王俐,贾曦.新时代高校学生精准资助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评论,2018(05):63-6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56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