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混合式学习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热门话题。国内外对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很多。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了国内外混合学习的现状,并根据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将混合式学习应用于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英语教师发展
本文引用格式:叶玲.国内外混合式学习研究现状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上的应用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76):133-134.
“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将在线学习与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新型学习方式。国内外对混合式学习已有近20年的研究,但至今尚未形成统一的定义。我国教育技术专家何克抗认为,混合式学习是将传统的学习方式与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相结合,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能发挥两种学习方式优势[1]。外国专家Sign and Reed认为,混合式学习是通过适当的学习技巧和学习方式来提高学生的相应学习能力,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一)国内研究现状
2003年,祝智庭教授发表了题为《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的论文,这也是国内首次对混合式学习进行系统介绍。到目前为止,我国教育研究者在混合式学习领域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通过对近十年国内混合学习研究的总结,笔者发现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混合式学习基础理论研究。通过对中国知网的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检索发现,这一时期,混合式学习基本处于理论研究阶段,实证研究较少。如何克抗(2004)、田世生(2004)、李克东(2004)等对混合式学习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应用模式等进行了初步的探索。祝智庭(2003)对混合式学习内涵进行了界定。这些是随后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2)混合式学习资源建设和系统开发。混合式学习倡导在线和离线的结合。在线资源和平台建设是混合学习资源建设研究的重点。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混合学习平台的基本特征、混合学习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现有学习平台的转换,以适应混合学习的需要、数字学习资源的设计与构建等。
(3)混合学习应用研究。从统计数据来看,混合式学习应用研究中论文的比例很大,这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而在众多的应用研究中,又以学校教育研究居多,其中包括“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建构”、“混合式学习课程设计”、“在线学习”、“英语教学”等关键词。这类研究往往采用教学实证法的方式,先提出一种混合式教学模式,然后结合某些课程的具体要求进行教学实验以验证该教学模式的可行性。
(二)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对于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始于2001年。混合式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由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Development)在一份报告中首次提出。近十年来,国外混合式学习的研究主要有以下特点:
(1)本研究的重点是高等教育、远程教育和英语教育。例如Bernard等(2014)等通过元分析对高等教育中的混合式学习效果进行了分析。Porter等(2014)利用Graham等2012年提出的机构混合式学习采纳框架,分析了美国11个高等教育机构的混合式学习采纳和应用现状[2]。
(2)国外在研究方法上与国内研究相比有所不同。国外混合式学习的研究方法以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质性研究这三种实证研究方法以及量化混合方法为主,而采用理论/模型、文献综述/回顾方法的比例较少(马志强等,2016)。
(3)以理论框架、设计模型和策略方法等研究为主。然而,这种研究模型并没有分析影响混合学习的相关变量及其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不能更科学地得出相关结论。
国内外对混合学习的研究发现,混合学习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的应用。在许多研究对象中,“教师”作为混合学习中的重要角色并未受到太多关注。目前,“英语教学”与“混合学习”不断融合,相关研究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大学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能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借鉴“混合学习”的相关结果,结合中国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时代的产品来推动长期学习。大学英语教师的任期发展。
二 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上的应用思考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英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英语是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中使用最多的语言。我国约16万名大学英语教师。关注他们的发展是提高民族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3]。
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也会影响大学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具有教学和科研压力的大学英语教师,由于其教学形式的灵活性,可以利用分裂的时间在线学习,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从而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作者对混合式学习在大学英语教师发展中的应用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互联网+”时代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线上与线下的混合学习模式越来越多样化,如MOOC、SPOC、Microclass等在线课程学习,以及基于智能手机的多种在线移动学习方式。而这些研究的对象多以“学生”为主,将“教师”作为混合式学习对象来研究的较少。因此,将“大学英语教师”作为混合式学习的研究对象将为大学英语教师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多范式[4]。这些学习形式不受时间地点等的限制,灵活性很强,非常适合具有教学和科研压力的老师。而这些研究必将填补一定的学术研究空缺。
(二)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现状调查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教师的教学能力也需要不断提高,才能保证跟上时代的潮流,不至于被淘汰。在信息时代,大学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扎实的语言技能、必要的外语教学方法知识、较强的教学组织和沟通能力、一定的科研能力等基本能力,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这样才能适应当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形势。当前,“互联网+教育”是时代的主流,教师更应该实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讲,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是不太擅长的。对当前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可以更好地了解教师的实际能力,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三)基于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研究
混合式学习模式是目前一种有效的学习模式。由于角色的重要性和职业生涯的特殊性,大学英语教师需要运用在线和离线的综合学习方法,不断提高自己,与时俱进。这也是当前一个比较高效的教师继续教育方式。同时,这种方式不受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可以面向更多的英语教师[5-6]。但是,当前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主要是从在校学生的角度来设计,对于需要进行继续教育的诸如大学英语教师等人群还没有研究出很好的学习模式和范式。同时,不同学科的教师对于继续教育的需求也不一样,因此更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适合大学英语教师发展的混合式学习模式,从而提升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混合式学习是当前和未来教育中一种重要的学习和教育方式,具有丰富的研究领域和广泛的实用性。但是,从上述文献综述可以看出,以“大学英语教师”作为混合学习研究对象的课题并不多[7]。因此,借助混合式学习模式的灵活性以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大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学习提供了跟多的选择,同时也将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发展将提供更好的途径。这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教师的整体素质,同时也有利于提升这个教育水平和效果,丰富混合式学习的研究领域。
参考文献
[1]刘润清、戴曼纯.中国高校外院教学改革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2]何克抗.从Blended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法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研究,2004(3):5-10.
[3]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4]孙曼丽.国外大学混合式学习教学模式述评[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5(3):153-160.
[5]田世生,傅钢善.Blended Learning初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7):7-11.
[6]祝智庭、孟琦.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J].中国远程教育,2003(19):30-35.
[7]李喜微,林虹,张丹.基于双语教学的大学英语听说课程设置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03):165-16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