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高中和高等教育衔接与资源共享策略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19 11:03: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由统一模式向多样化发展、基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与大学教育的协调与衔接必然会有诸多新问题的产生。本文提出了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势在必行;从操作层面阐述了加强高中与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共享大学与高中的教育资源的措施;从宏观政策方面,对高中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进行了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高等教育;衔接共享;操作措施;宏观政策

本文引用格式:夏雪芹.高中和高等教育衔接与资源共享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8):128-130.

高中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性环节,高等教育是人才锻造成型的关键环节,加强中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衔接与资源共享,双方取长补短,共谋发展,势在必行。这不仅有利于高中育才和高校选才,有利于高中提升和高校发展,更有利于高中和大学数理系统教育的整体观念、科学的过程观念、超前的发展观念。

一必要性:高中和高等教育衔接与资源共享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各自为战,联系甚少。在应试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关心的是围绕高考指挥棒,怎样提升高考本科的达线率,高校关注的是高中优质生源的流向问题,两者之间的关系甚为疏远,思想体系和教育体系方面都不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势必从根本上影响国民教育整体的质量和效益。

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很多方面需要加强沟通、协调和共享,这也是大学和中学的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思考、努力实践改进的问题。

首先,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运用各种教育教学的手段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合格的公民。因此,教育事业培养人要有全局观念,以生为本,要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必须解决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中培育新人的关系问题,不管大学还是高中,德艺双馨是人自身的一种诉求,也培养身心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育的宗旨,人品的优秀和精神的力量对一个人的成长成才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一点上,高中和大学所面临的课题和任务是一致的、相通的。

其次,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根基,它稳固与否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大厦楼层的高低。从学生成长来看,高中进入大学阶段主要面临四个方面转变:一是进入大学要适应从高中他律的管理模式转变为自律的管理模式;二是教学上要适应从接受学习,或自主学习兼而有之到纯粹靠主动学习;三是个人生活上从家校合作以校管为主管理模式走向完全自理;四是心理上有效调适。这四个方面是决定学生能否顺利过渡到社会人阶段,对学生终身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若这个环节衔接不当,不仅会让许多学生对大学的学习生活感到不适应,严重的会出现退学甚至轻生的情况。这就对大学和高中阶段在学校管理、教学、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适当对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将整个教育作为一个整体,切实加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由于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缺乏系统整合、开发和推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识,造成教育资源的大量的浪费。高等学校能够有适当比例的教师到基础教育学校蹲点或者说支教,这将大大促进中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再如高校在实验室配置、网络资源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二者倘若能探索良好的合作渠道,建立经常性、制度化的联系,争取高中和大学“双赢”不是问题。为此,高中应改变封闭、关门的办学模式;高校也要更多地参与基础教育的教学改变,利用自己的优势,支持基础教育的发展。

\

 
二操作层面:高中和高等教育衔接与资源共享措施

高校对高中教育有着很强的示范引领作用。无论是其办学理念、教育思想,还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方面,对高中来说,都具有极强的向心力、号召力,如果能与高校共享教育资源必将对高中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对当前后课改时代的改革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一)办学理念、教育指导思想资源共享

现代大学具有教学、研究、服务的功能。它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一批学界泰斗、栋梁之才,拥有许多著名的学者、教授和知名人士。其办学理念、教育指导思想引领当今社会潮流。只要教育工作者牢牢树立大教育观,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立现代人才的培养观念和现代的教育质量观念,解决好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配合就不是难事,就能正确处理好高中教育与大学教育的关系问题。

作为高中学校特别是重点名校,如果没有一种特色鲜明的、符合自身发展实际需要的办学指导思想,多年来掣肘自身的发展。高中教育可以经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特别是省内外高校、知名中学学习考察,广泛借鉴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治学经验,全校上下逐渐达成共识,确立本校的办学思想。

为贯彻这一教学思想,高中教育可以借鉴一些大学的教育理念:一是以学生发展为根本。这是学校办学教育行为的核心,“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都要从培育学生,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而出发。背离这一宗旨必将教育引向歧路。二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停留在表面和口号上,而是切实地制定为学生自主和主动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和更充裕的时间的教育政策,并为之而实践,而不是仅仅以升学率作为教育的指挥棒。三是加强实践教育,努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四是以富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教学,学生的素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者富有创意的个性化教育教学艺术的熏陶。

(二)教育设施的开放与共享

首先,高校实验设施的充裕和制度的完善,对于促进高中教育实验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意义重大。由于资金和条件的限制,高中的实验设施相对落后,实验人员层次参差不齐,实验教学工作常常基于教育教学督导或视导工作而开展。面对这种情况,高校可以利用实验教学方面的明显优势,对高中进行有力地支持与指导,高校剩余淘汰的实验设备,不如拿出来支援高中实验室。也可以采取大学与高中实验教师相互的合作交流方式,采取大学实验师资对高中实验师资进行有质量的培训和指导。除此之外,也可以组织高中生到高校实验室参观访问甚或可以让学有余力的高中生参与到高校的实验科研活动中去,这对于高中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大有益处。

其次,数字信息教育资源的衔接共享。随着网络资源的逐步深层次的开发,为高中和高校的合作与交流提供了资源传输平台。这就把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开发和推广推向实施衔接与共享的一线,以致逐步建立起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紧密合作、共同发展的资源建设和推广的战略联盟。在这一点上,高校应尽可能地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宽带多媒体传输平台,把成熟的课堂教学素材、教师培训的教育资源以及教学辅导、学习指导、专题教育和教育管理类资源传播给高中。这就需要高中和高校形成合力,发挥系统整体优势,逐步增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衔接与资源共享。

最后,设施共享包括图书管理与信息交流的共享,在资源交流、信息传递方面,高中与高校更应不断加强与完善。高中限于条件,图书馆贮存、信息传递都比高校差许多,这就需要高校在这方面尽力相助,也可代为培训管理人员,以至于使基础教育在图书管理与信息交流方面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三)师资培训的衔接与共享

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自身,对于教师的学科性知识、实践性知识以及教育的本体性知识与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今社会需要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等,这些对于教师的挑战均是空前的,高中和高校都应该敞开大门,积极推进师资培训的衔接与共享。

其一,打破现有的教育条块分割、专业分工和教育体制阻碍,高等院校借助于学科优势与信息化手段,可以将高中教师的职前与职后教育逐步纳入高等教育的继续教育培训体系,便于为中学培养高素质的教师。

其二,高校充分认识到教师教育是其主要职责,尤其是高水平大学应承担部分培养培训中小学教师的责任。坚持教育培训的正确办学方向,促进大学与中学师资培训的衔接与共享,也是大势所趋。

其三,高中可以定期或不定期把教师送到大学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不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总体来说,高校为中学的教师教育创造条件,资源共享,既是特色,也一种历史责任。而高中更应该充分认识到师资培训的重要性,主动与高校配合,反之,教师就跟不上新教育形势,得不到加强和发展。

(四)教学优化的衔接与共享

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两大教育阶段是人在实现由幼稚的自由人转化为相对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中实现有效衔接。教育思想涉及教与学的基本关系,涉及到高校与高中的发展衔接关系,涉及到高校与高中教学优化的发展衔接关系,涉及到教学优化的资源共享,高校和高中应该携起手来解决这些问题。能不能解决好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教育工作者能不能转变教育思想,发挥主导作用。

在教学优化方面,中学和大学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衔接与资源共享,努力探索和解决两者教育教学衔接中的结构性矛盾,优化教育结构和培养过程,努力为学生提供高效优质教育资源。譬如,高中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根据青少年心理健康特点,有一套成熟的经验,高校可以借鉴吸收,以便在学生思想心理教育方面做好衔接。在课程改革与设置方面,通过大学和高中有意识的整体系统的设计,培养出更多符合高校和社会发展水平学生。高中和高校应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中学的课外兴趣活动小组也可以请大学教师授课,对大学有所提前了解,方式可以丰富多彩。重点高中可以开设大学的选修课程模式,也可以探讨成立高校直升班的试点。让高校著名艺术教育家到高中指导学生课余活动的开展,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等等。

(五)教育招生升学资源共享

随着各地高校招生自主权的不断扩大,大学可以尝试与高中教育建立一种长期的合作招生政策,在高考指挥棒仍在起重要导向作用的今天,这不失为一种上策。第一,大学可以得到自己需要的人才;第二,高中可以按照大学的要求去培养人才。笔者建议:大学主动与各类中学之间建立各种各样的长期的合作育人的关系。譬如,协议化的合作。高校向从高中招收若干名什么类型与特长,往什么方向发展的学生,高中实施具体的培养教育,双方签订定向培养协议。然后,高中就按照高校要求有针对性地重点培养。大学可以跟踪指导、调查、测试,也可以根据有关的合作协议拒收不合格的学生。在这样的合作前提下,高校的办学理念、师资力量等资源自然就会融入到高中教育中,高中教育也能根据合作要求,把教育教学特点、管理方式及人文特色加以致用。

\

 
三 政府政策:高中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思考

(一)行政决策部门认识到高中与高校教育衔接的重要性


行政决策部门充分认识到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没有高质量的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健康稳定的发展谈何容易,高等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基础教育的高质量与健康的发展;高等教育的发展如果滞后,就必然会导致基础教育的发展陷入窘境;就不可能为继承和促进教育的稳步健康发展提供好智力支持。对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对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公民办教育体制改革等涉及到协调发展等方面应作出决策和规定。

(二)普及高中教育,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

加快扩大教育规模,对于高中教育的普及与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发展,为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与大发展目标的实现提供充足的生源基础,以适应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方面需要,为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内涵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并为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与布局的合理安排提供必要的组织和智力的支持。

(三)抓住高中教育与高校教育质量协调发展的机制

对于基础教育的资源要加强管理与开发,实行小班化教学,凸显学生能力发展,为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提供好的条件。提高高中教育的质量,只有把高中教育做大做强,才能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生源更好的平台,为其上水平与质量提供基础。在做大高中教育的同时,更注重要加强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明确育人宗旨,以提高高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四)加强高校与各地高中之间的联系与相互沟通

第一,一些重点高中学校,可以采取开设大学选修课的模式;第二,请高校教师到高中为学生举办讲座,开设拓展课程;第三,组织高中生到高校实验室参加相关研究活动;第四,高校可以在一些重点高中设立培养基地或特殊培养班。为了能更好地开展这一探索,争取高中和高校双赢,高中应改变封闭的办学模式,积极主动争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与帮助,高校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基础教育的长足发展添砖加瓦。

综上所述,高中和高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他们的衔接和资源共享势在必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在竞争激烈、知识更新迅猛的当今社会,教育事业迫切需要更好更快地得到发展,教育要加快其社会化、全面化、开放化,高中与高校要加强沟通、交流与合作,共创高中教育与高校教育新辉煌!

参考文献

[1]余立主编.教育衔接若干问题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2]肖军,许迈进.德国高中与大学教育衔接:背景、举措及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17,44(11):82-93.
[3]官文江.大学与高中教育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视界,2018(02):98-99.
[4]马世磊.关于新形势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2(04):57-58.
[5]刘聪.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对策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5.
[6]王锋.教育生态视域下江苏高教发展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4.
[7]赵贤迪.生态位理论下我国民族院校发展定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4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