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倡导的背景下,高等职业学校美术教育教学迎来了发展的全新机遇。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综合素质。根据当前教育教学培养目标,高职学校加强了对非艺术生源的美术教学,以期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变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非艺术生源学生的美术技能成为当前高职院校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的重中之重。针对当前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经验并不十分丰富的问题,相关院校和教师应当加强对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改革的探讨。
关键词:高等职业学校;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姚盈.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改革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76):275-276.
近几年,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扩大。高等职业学校针对非艺术生源开设美术技能教学,既符合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教育事业改革做出的相关阐述,又能够为社会培养一批全新的美术专业人才。随着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非艺术生源美术课程的不断丰富,越来越多的问题随之显现出来。当前高等职业学校普遍缺乏对非艺术生源学生进行美术技能培训的经验,也并没有制定和运行相适应的教学模式。长此以往,势必造成教学质量下降、教学效果不佳等相关问题。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浪费,影响社会人才的整体建设。高职学校美术教师应加强对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的重视,尽快创新相关教学策略,推进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改革[1]。本文将分析当前高职院校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方法、模式、内容等层面存在的相关问题,探究加强高职院校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改革的具体策略。
一 高职院校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高职院校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尽管得到了当前政府和相关认识的重视,正积极地创新教学策略和促进改革。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中仍然存在教学方法、模式缺陷,阻碍教学效果和质量提升的问题。不仅耗费了较多的教学资源和资金、人力资源,还影响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等能力的塑造,阻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教学模式不合理
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一直以来都在不断地调整和改革。近几年,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课程得到了增加,但在教学训练的内容上存在较大的漏洞。许多高职学校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并不专注于美术基本功的训练,在教学课程中缺乏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专业学生的美术绘画基础不扎实,专业技能不强。教师将精力过度放置在学生的职业技能的培训上,忽视学生美术技能训练。教师课堂设置结构不合理,教学失衡。学生在美术专业基础和职业技能上存在不平衡,阻碍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2]。
(二)美术技能教学上存在欠缺
非艺术生源学生自身相比于艺术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知识上有很大的差距。相比于艺术生源学生,高职非艺术生源学生在美术专业课程中投入的精力不够,美术综合能力不强。非艺术生源学生基础技能不扎实、理论知识了解不全面、不深入。因此在进行美术专业课程的训练时,常常会出现不适应全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问题,甚至产生思想障碍。有些学生由于自身技能和知识上的欠缺,在学习美术专业课程的相关知识时理解程度不够,理解困难,常常造成学生自身的自信心下降,丧失进行美术学习的信心。
(三)教师教学理念有待转变
高职美术专业教师是受到传统教学理念深入影响的,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适应较好,一时间不能很好的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做出正确的反应。许多教师进行美术教学,专注于学生美术技能、理论知识的训练,并不能认识到蕴藏在美术教学背后的深刻意义。因此也就忽视了对学生思想观念、审美能力、艺术鉴赏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再加上传统教学模式“满堂灌”特征明显,教师一时之间并不能完全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美术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没有给予学生充分表达和思考的权利。影响学生思维能力、创造力的提升。由于教师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模式转变不彻底,常常造成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成效的降低,学生各方面能力和综合素质得不到提升[3]。
(四)教学资源有待丰富
传统人工教学方法仍然是当前高职美术教师教学采用的方法。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科学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工具出现。部分美术教师能够有意识地选用信息化教学工具,但大多数美术教师并不能做到信息化教学。高职美术教学课程中教师对信息化教学工具的使用不透彻、不灵活,造成信息化教学形式主义明显。不能发挥出信息化教学的成效,进而影响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影响对美术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4]。
二 探究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中存在的缺陷问题,高职院校和美术教师应当针对教学问题提出应对的相关策略,基于教学逻辑和教学实践经验,调整美术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从而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技能强、职业技能扎实的美术专业人才,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建设的需要。
(一)基于美术教学逻辑展开教学
美术教学逻辑包括直线式教学和螺旋式教学,学校和教师要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的类型,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培养计划。根据美术需求制定相应的培养目标,采取直线式教学开展学习课程。再通过螺旋式教学,对学生学习的相关内容进行反复周期训练,扎实学生的专业技术,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
(二)更新教学理念
针对当前高职学校美术教师教学理念落后的问题,高职院校和教师应当注重对教学理念的更新。更新教学理念,要在美术教学的时间上做出转变。模块式教学和周期式教学是高职院校美术教师应当采取的教学模式。运用模块式教学,对教学课程内容进行集中的一段时间的讲解。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专注力。采用周期式教学模式,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对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深入理解。周期式教学和模块式教学的相互配合,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对非艺术生源美术学生进行教学培养。另外,高职院校美术教师应当提升对美术教学的重视,加深对美术教学意义的深入理解。应当认识到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力、想象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重要性,认识到美术教学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5]。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充分的听取和吸纳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给予学生充分的认知自己和表达自己的权利,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想法,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推进高职美术信息化教学
信息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推进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完善和发展。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对信息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应用,提升对信息技术教学方式应用的重视,加快革新教学技术和教学资源。美术教师可以借助信息化教学工具,将纯文字的美术课堂转变成视频、音频、文字多样化形式载体充分结合的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有感官的感受,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更加直观的感受教学的核心和深刻意义。教师可以选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在教学平台中发布作业、布置学习任务。借助软件平台,了解学生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打破美术教学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还要运用信息技术,借助互联网扩展教学内容,做好教学思维延伸,扩展教学范围,让学生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美术教学的相关知识。
(四)做好教学实践活动
针对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师和院校应当加大力度开设美术教学实践活动。高职院校管理人员应转变发展思想,针对当前社会对专业复合型、全面型人才的需求,加强教学实践活动。要丰富美术教学实践的形式,提升实践教师的综合素质。要加大对非艺术学生的培养力度,根据当前社会的实际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相关能力。美术教师应当加强对学生理论基础的教学,提升学生的美术技能和相关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确保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平衡、全面发展。教师应当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实践活动,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艺术气息,感受生活中的艺术。
三 结语
高职院校加强对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的改革,需要美术教师和院校、学生的共同努力。做好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各方面能力,为社会培养出专业技能良好、职业技能扎实的复合型、全面型人才,更好的推动社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安.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改革探讨[J].美与时代(中),2019(05):125-126.
[2]曹美涛.获得审美享受提高艺术趣味——谈宁夏高职非艺术生源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集体经济,2013(30):94-95.
[3]冯天,边颖.高职高专艺术类专业绘画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林区教学,2012(10):99-100.
[4] 曹蕾.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实践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21):193-194.
[5]卢丽红.谈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赏析课堂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6,3(32):258-25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