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尝试对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和思考这一问题展开探讨,笔者就目前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简要梳理,并结合个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践工作经验提出几点思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得到参阅者宝贵的意见建议。
关键词: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认识;思考
本文引用格式:许贵荣.对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1):132-133.
当前高师院校班主任队伍的建设工作亟待加强。为了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校教育及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时推广和总结高师院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促进这一群体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有效提升。高师院校的班主任必须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清晰的认识,同时能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特别是要确保自己德育工作的开展能够适应当前新的历史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有效的促进班内学生的健康成长[1]。只有这样师范院校才可能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后备师资,同时也才有可能实现高师院校班主任专业化成长这一重要目标。
一 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师院校的班主任对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国家教育部门在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院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院校必须结合实际工作的具体需要,对辅导员进行足量的、科学合理的配备。之所以有此说法,是因为就学生的成长而言,班主任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伴随着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辅导员的人数已没有办法满足实际需要,有时候一个辅导员往往要承担多个班级的班主任工作,称之为“级主任”亦不为过。不难想象高师院校班主任们在工作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对各项工作的精细开展必然是有心无力,工作流于形式,难以深入势所难免。各项工作对学生所起的作用也必定是事倍功半、浅尝辄止。而且当下高师院校许多班主任都是由一线教师来兼任的,原本在给学生上课的同时兼任班主任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第一手资料,使得工作的开展更具针对性、实效性[2]。
(二)高师院校的班主任工作职责履行不到位
目前对于班主任工作职责国家权威部门并未出台相关的文件予以明确规定,约定俗成的看法是班主任工作主要是负责班集体的建设,而且侧重于班风以及学风的建设,具体而言即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教育,以及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规矩意识则漠然置之。这种做法大大窄化了班主任工作职责的范围,如果在非师类高校尚可理解,但在师范类高校却是以偏概全[3]。何为师范?笔者母校校训有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笔者供职的师范专科院校则表述为: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可见为师者仅有学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以德配位,尤其是当下,对为师者德行的要求则更具现实意义,作为未来的教师,学生在校期间就要注重其品德教育,这点毋庸置疑!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高校在班主任的考核制度方面不够完善,致使绝大部分教师认为所带学生只要顺利毕业就是一个称职的班主任,对学生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教育。由此不难看出: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尚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这同样是导致师范院校班主任职责履行不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 对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的认识和思考
(一)高师院校的班主任要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并培养其使命感
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是加强师范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落实主要由政工干部牵头主抓,但事实是一个政工干部往往兼任很多职务,这就导致其分身乏术,很难全力以赴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比之下班主任仅仅针对一个班级内的数十个学生开展工作,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所以,班主任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一直以来党中央都很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最近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在新的形势之下,需要进一步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大学阶段学生开始更多的接触社会,了解政治、经济以及人生各方面的问题,逐渐形成他们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价值的想法和认识。可以说大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定型的关键期[4]。相应的如何引导学生培养科学合理的三观;怎样更好地对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公德方面的教育;怎样及时地对其进行形势政策教育及法律法规、校规校纪等方面的教育;让学生做到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从而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自觉遵守法律和社会公德,拥有净化社会不良风气的责任感,肩负起他们作为未来人民教师的使命等等,这些都是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开展的重要内容之所在。
(二)高师院校的班主任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要履行好“导师”的责任
对于那些刚刚迈入大学的新生而言,怎样能够尽快的完成高中生向大学生的转变,以最快的速度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对他们每个人来言,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假如角色转变不理想,很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整个大学期间的生活和学习,甚至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职业生涯。所以,作为班主任,首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师范新生完成角色转换的工作。大学阶段的学习主要靠学生的自觉,班主任怎样引导学生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合理地分配学习时间,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同时恰当的利用教室、图书馆以及自习室等场所的学习资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大学生而言都非常重要[5]。但班主任工作绝非仅限于此,除了学习,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生活中同样也会遇到各种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情感的困惑以及经济困难或身体不适等等,此外还有毕业时的就业压力以及面临的各种问题。这些方面同样需要班主任的服务与引领。对于班主任来说上述问题自己都曾有过切身的体验和经历,同样也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想法和经验,那么就可以借此来给学生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终帮助学生完成学业。总之,大学生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矛盾。而面对这些问题怎样去解决以及问题解决效果的好坏,都会影响到学校育人的效果以及学生未来步入社会之后的为人处事。这就要求班主任要以学生为本,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履行好“导师”的责任,在成全学生的同时也成就自己。相比其他类院校,师范院校的班主任更需要努力做好这一工作,因为诚如雅思贝尔斯所言: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今日作为班主任你如此对待学生,你就为学生树立了一个榜样,此谓无言之教,有灵性的学生日后走上教师的工作岗位,会潜移默化的承袭你的影响,用你对他的方式去对待他的学生,如此一来,教育之真谛才可能为更多人领会和体验。
(三)高师院校的班主任要成为提升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相长的重要媒介
教学质量的提升有赖于师生双方的共同努力,前提是师生之间沟通顺畅、信息共享:教师在深谙学情的情况下因学定教,学生在明确教师意图的情况下充分发挥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理想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共性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差异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进而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亦即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两千多年前提到的“因材施教”。而要实现这一点教师必须要对学生在不同阶段和时期的观念、兴趣以及需求了然于胸,毫无疑问班主任应该是开展这一工作的最佳人选。大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认识事物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基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往往会产生一些新颖独到的想法,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他们就会愿意将这些想法与教师交流分享,“教学相长”也就会得以实现。班主任作为学生主体的代言人,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有效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很好地发挥纽带桥梁的作用。
三结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角色虽然很平凡,但在学校教育工作中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意义不容忽视。做为一名高师院校的班主任,自身必须要具备一定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紧迫感,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理念,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唯有如此班主任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人生成长和成才道路上的引路人和助力者,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顺利成才做出为师者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迎春,周蓉,冯伟燕,等.高等医学院校开展青年教师兼职班主任工作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5(50):26-27.
[2]曾君.高师生中学班级管理工作认知水平的调查分析[J].肇庆学院学报,2013,34(4):86-91.
[3]刘晓玲.高等师范院校班主任工作策略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10):105+109.
[4]孙亦博,甘文丽.高师院校班主任工作中德育教育问题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4(08):67-68.
[5]蔡汉敏.新形势下中职班主任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25):250-25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