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职教20条”下高职院校专业诊改工作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05 08:58:2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职教20条”的颁布,为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诊改是近两年实施的高职院校自我查找不足与完善提高的一项常态化工作,专业诊改是其中的核心工作。“职教20条”的新要求下,高职院校的专业诊改工作也应该注入新的方向,融入新的内涵。本文深入解析“职教20条”的专业建设新要求,提出新时代下专业诊改应该关注的新课题以及专业诊改实施的新举措,并提出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职教20条;专业诊改;探究

本文引用格式:成汉华等.“职教20条”下高职院校专业诊改工作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0):190-192.

Research on the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Reform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20 Vocational Education”

CHENG Han-hua,YE Ji-qiang

(Hubei Water Resources Technical College,Wuhan,Hubei)

Abstract:The promulgation of“20 Vocational Education”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also put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Teaching diagnosis and reform is a normalization work in the vocational colleges that have been implemented in the past two years,and the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reform is the core work.Under the new requirements of“20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reform work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also inject new directions and incorporate new connotations.This article deeply analyzes the new requirements for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of“Ten Education 20”,proposes new topics that should be concerned about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reform in the new era,and new measures for professional diagnosis and implementation,and proposes specific strategies.

Key words:20 vocation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diagnosis;explore

2019年2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出炉,也称之为“职教20条”,成为2019年职教人最常说起的“关键词”与“流行语”。方案提出要把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决策部署细化为若干具体行动,提出了7个方面20项政策举措,这是中国职业教育的重大利好,为职业院校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20项举措中,经过笔者认真学习梳理,围绕专业建设的相关举措有9项之多,且明确具体,为高职院校专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清晰的线路图。

一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新要求

(一)专业建设目标


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

(二)专业建设主线

高质量人才培养,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三)专业建设重点

专业(群)服务产业链,专业随产业发展动态调整。

(四)专业建设内容

1.教育教学标准建设: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要求,完善中等、高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持续更新并推进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仪器设备配备规范)。

2.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建设一批资源共享,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

\

 
3.校企深度合作建设:主动与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合作,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

4.“双师”教师建设:探索组建高水平、结构化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教师分工协作进行模块化教学。建立健全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的办法,推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双向流动。

5.教学过程建设:校企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比例;更加注重德育;实施1+X证书制度、开展学习成果的认定、积累和转换。

6.教学资源建设:健全专业教学资源库、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和普遍应用。

7.质量评价建设:以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技术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水平为核心,建立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不难看出,“职教20条”政策推动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将迎来新一轮的内涵式建设期。为此,促进专业建设的诊改工作也应适时转变思路,更新内容。

二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专业诊改的新课题

(一)高质量人才培养是专业诊改的聚焦点


高质量人才培养是围绕国家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战略提出的。在经历了十多年的粗放式发展后,高职院校也应逐步转变为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顺应现代质量观念和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变化,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过去的质量保障体系改进为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监控与评价转向为诊断与改进,质量管理提升为质量治理,从而激发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内生动力,促成高质量人才培养。

(二)丰富完善标准体系是专业诊改的发力点

方案提出,标准化建设成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要充分发挥标准在职业教育质量提升中的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在今后一个时期,标准建设要涵盖学校设置、师资队伍、教学教材、信息化建设、安全设施等人才培养各方面。教学标准是指导和管理职业院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教学文件,标准也是落实高质量发展核心的重要抓手,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将更好地促进诊改的“标准链”打造,促进诊改工作有效推进。

(三)产教融合服务经济是专业诊改的落脚点

方案强调,职业教育要围绕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对接科技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由于高职院校的“区域性”和“行业性”特征,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以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度,已然成为高职院校的使命所向与价值所在,因此专业及课程设置适合市场需求,及时进行专业动态调整,在专业诊改过程中,也要以专业服务经济水平为落脚点。

三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专业诊改的新思路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与改进是高职院校质量提升的系统工程。新时代下,要以“职教20条”思想为指引,以诊改工作为抓手,按照“8字形”质量螺旋的逻辑不断提升专业建设质量,其有效实施也是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根本保证。为此,确立以下新思路:

(一)明确专业诊改的新目标

按照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理论,开展诊改首先要明确诊改的逻辑起点,即目标确定。在经过了国家示范校、国家骨干校和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等项目建设建设,我国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经历了条件改善、机制创新、质量保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的历史阶段,已经逐渐由规模发展转向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本轮方案明确指出“要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群)”,即“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可、国际可交流”,目标内涵更丰富。

(二)确立专业诊改的新标准

在新的专业发展目标下,需要配套的标准进行衡量,即形成专业诊改的“目标链”和“标准链”。诊改标准虽然为自主设定,但仍要依据国家各类标准。如原有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试行)、职业学校专业顶岗实习标准、高等职业学校专业仪器设备装备规范等系列标准,还要规范设置教师发展标准、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条件建设标准等建设和落地。

\

 
(三)优化专业诊改的新体系

相比较以往的专业建设要求,新方案提出了更多具体的要求。在专业诊改过程中,专业诊改的诊断要素需更加丰富,包括更全功能的实训基地、更深的校企参与度、更加丰富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更多多样的教学资源、更多层次的质量评价、更加高效的教学过程等,这些都应该成为诊断目标的重要因素。

四 新时代下高职院校专业诊改实施策略

新时代下围绕新政策的诊改目标、标准及质体系确定后,专业建设就要有的放矢,围绕这些内容开展工作。具体实施策略有:

(一)校企共施,多方参与

诊改工作应进一步转变思路,原来诊改工作思路下,诊改主体为学校本身,但是现在校企共同育人背景下,诊改主体应为以学校为主,行业、企业以及提供第三方评价的机构也应成为诊改实施重要主体,共同推进诊改和育人质量提升。

(二)科学评价,多层标准

新政策下,教学标准被摆上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这也与诊改中关键一环——标准链建设不谋而合。为此,专业诊改工作的标准制定应紧密与国家职业标准、国家教学标准、行业标准、中高职衔接教学标准、学校标准等层次紧密对接,制定“跳一跳,够得着”的可持续发展标准,实现诊改工作有标可依、对标而行、依标提升,实现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多维指标,多元诊断

诊改是一个系统性工程,专业诊改实质上是对专业进行全面、全要素的诊断。为此,既要设立多维诊断指标,又要借助多元要素开展诊断。职教20条中,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专业诊改应该丰富诊改的量性指标和质性指标,明确各个指标的即时状态、近期发展目标、可参照的标准依据及数据来源。融入企业、行业、毕业生等多主体开展多元诊改。

(四)问题导向,持续改进

改进的重要依据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查找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实现持续改进。新形势下,大数据成为查找问题的主要来源和重要依据,为此要重视人才培养状态、校本数据和第三方调查数据,通过分析和对比,查找问题,并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原因,识别可改进问题,对标近期发展目标,制定具体、可监测的改进措施。在此基础上,学院质量管理处应针对各专业的问题分析和改进清单,加强其改进过程管理、监控、指导和服务,为专业持续改进和质量循环提升提供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刘辉.新时代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表征及诊改路径分析[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8,16(04):69-72.
[2]吴一鸣.高职“诊改”突破口:内部专业评估[N].中国教育报,2016-09-13(0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2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