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时代,教育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高职高专日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刻不容缓: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进,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新要求和挑战,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落差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理顺机制,细化制度,增加投入;教师应努力接受新的理念,重塑自身,主动提升信息化素养,寻求信息化技术与专业课堂的高效融合,是高职高专日语教师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互联网+”;高职高专;日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
本文引用格式:权敏.“互联网+”时代高职高专日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0):116-117+120.
教育培养新时代人才的特殊使命要求教育必须与时俱进。“互联网+”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社会信息化程度纵深发展,教育信息化必须加快步伐,为社会信息化的前行铺设一条更宽广的道路。高职高专作为为社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主战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刻不容缓。分析现行环境下高职高专日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现状,研究提升高职高专日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方法途径,有益于高职高专日语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 能力提升刻不容缓
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核心能力,是影响学生知识输入效果的关键。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对教师教学能力转型的期待。互联网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一直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着冲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在承受着冲击的同时主动发展。“互联网+”全面快速的发展,更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一)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推进
近些年来,“互联网+”是当之无愧的热点词汇,“教育信息化”“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随之频频出现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里。2014年,关于《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大力开展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水平”[1]。2015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广泛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组织和支持教师和教研人员开展对教育教学信息化的研究”[2]。2016年,《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进一步强调,要“加快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3]。……
教育信息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者也从各种各样的政府文件中走了出来,行动了起来。学校是教育主阵地,而高职高专院校是社会需求检验教育成果的主战场,是学校对接社会的最前沿。高职高专院校首先感受到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对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更是细化了发展规划,投入大量的资金配置信息化教学设备,培训教师信息化教学技能。教育主管部门的大力推进是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强大助力。
(二)信息化教学模式对教师的新要求和挑战
互联网作为教学环境存在,因其技术而成为教学手段,又作为教学资源的诞生地之一发挥重大的作用。教学与互联网的融合,基于技术而高于技术,形成了新的教学形态,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有效性。“互联网+”大环境的融入,使教学活动获得了海量便捷的知识资源、全方位多通道的教学手段、网端众多的学习共同体等等,形成了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打造出新型的信息化课堂。对于高职高专日语课堂来说,远程教育技术、视频会议等形式可以使企业更方便地参与到高职专业人才培养课程的实施中来,表现的形式足够立体,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够得到学生的有效配合,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这样便能够轻易地营造出教师设想的理性中的教与学的学习情境。
新型的信息化教学模式要求高职高专教师必须拥有过硬的信息技术处理手段,能够将专业知识与信息技术有效的融合,打破僵硬的传统课堂“灌输”模式,为学生打造更生动,更直观,更能切身感受的高技术,高知识含量的新型课堂。
(三)信息化教学意识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落差
在现行信息化条件下,理想的信息化教学课堂还在去往理想的路途中。大部分教师,尤其是处于信息技术前沿的中青年教师都能意识到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资源带来的便利,为教学课堂带来的丰富手段,为教学认知空间带来扩展功能,现今高职高专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越来越高。且青年教师是接受新事物的主体,大部分教师能够主动运用新技术,多媒体等进行辅助教学,却也不乏少部分教师仍然对多媒体进入课堂不感兴趣。
现阶段,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仍处于利用各种信息化媒介传输更多一点的教学内容的初级的技术辅助阶段。虽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利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但是现阶段教师的信息化技能和专业知识的整合水平普遍不高。即使是作为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具备的基础技能之一的教学课件制作,教师的制作水平还处于良莠不齐的状态,更遑论网页制作以及更复杂一些的微课视频的录制等信息化教学手段,使用的人数就更少了。在这种状态下,教学模式变动的不多,教师和学生之间主动与被动的教学关系自然不能够得到积极性的改变。
专业知识类型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欠缺,学习信息化技能的途径过少,形式单一,甚至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欠缺,导致了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支撑不了理想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造成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落差。
高职高专是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培养学生的职业化能力为主要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更需要教师具备较高水平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找到快速有效的途径来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务之急也是必须与时俱进的课题。
二 能力提升途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理顺机制,细化制度,增加投入;教师应努力接受新的理念,重塑自身,主动提升信息化素养,寻求信息化技术与专业课堂的高效融合,是高职高专日语教师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细化制度,增加投入
《哈佛教育评论》就教育信息化及学校教学水平问题,认为“就短期而言,学校教育的教学设备和信息素养决定了学校的教学水平,但长期而言,起决定作用的是造就和增强教师信息素养的知识管理能力”[4]。
教育主管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干预是必须的,是合情合理的,通过宏观调控,适当监管的职能,制定各项政策,呼吁下级主管部门有力地实施,通过行政拨款、开展高级别高水平培训、建立能力发展平台、举办信息化教学技能大赛等方法,对教育信息化进程进行调控和监督,各类型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的推行状态,发展趋势,发展速度要及时掌握,随时调控,有利于各类型院校教育信息化的良性发展。
教育主管部门又要适时将自己从过程中抽离,使各级院校成为真正的发展主体。教育主管部门做好掌舵人的身份,建立教育信息化质量评估制度,鼓励各级院校自主创新,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对于提升的专项经费的投入必须有所增加,教育经费的不足是制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环节。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对经费的使用出台政策,监管经费的投入路径,使用过程,效益输出评价等,将经费用在刀刃上。
总之,教育主管部门对信息化教学的管理意识对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对于高职高专的健康快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二)改变观念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课堂教学是传输知识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教师教学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是高职高专日语教师必须更新的能力素养之一。
高职高专日语教师,必须认识到教师拥有信息化教学技术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传统的黑板、课件已不能满足已然成为数据原住民的信息化背景下的新生一代,而运用信息化教学模式,能够冲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拓宽知识的输出途径,能够使学生更直观更形象地获得知识,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大容量的新知识,能够丰富教学方式,生动课堂,转变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
同时,高职高专日语教师也要改变一些错误的信息化教学观念。有些教师认为信息化教学就是用多媒体代替黑板,用微视频代替课堂教学。信息化教学应该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师的专业知识更形象更生动更充实更多途径的输入到学生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高职高专日语教师必须主动出击,尊重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陈旧的教育理念,在信息化环境中,提升信息技术,主动将专业知识融合到信息技术中去,利用最恰当的信息技术进行知识的再输出,使自己始终能够以“教育者”的身份去引领处于信息技术前沿的学生前进,让自己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匹配信息化社会的发展。
(三)提升内涵
专业素养是教师育人的价值体现。信息化环境使教育资源海量共享,学生获取知识途径多样,获取知识总量明显提高,高职高专日语教师必须更加注重自身专业核心素养的提升。语言能力的建构,语言的灵活运用,语言文化的理解,语言文化的传承等是高职高专日语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在进步,教育必须随行,学习不能间断。教师自身应该是“终身学习”观念的践行者,学习、反思、再学习,作为教育先行者的教师,必须保持自身专业素养的先进性。
教师深厚的专业素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础,教师的出色教学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高职高专日语教师必须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融合专业知识,解决完成教学各个环节的问题。信息化教学能力包括信息数字化教育资源与课程的整合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过程设计的能力、信息化教学过程实施的能力、信息化教学成果评价的能力。高职高专日语教师应主动学习信息化技术,坚持“实践出真知”,为信息化教学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将专业知识的传授过程设计得更科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通过教学的实施和教学反思,提升信息化教学质量,形成良性的教学循环。
(四)团队协作
信息化教学,应该有教学理论,也需要信息技术,应渗透教学艺术,最终应是这几方面高效融合的产物。单打独斗、孤军奋战的信息化教学是缓慢的,难出成果的。要打造高效的信息化教学课堂,一个能够互相配合的高效的教学团队是很有必要的。信息化教学注重集体交流、研讨,注重能力互补、信息互通,个体的力量合则能够激发团队的发展创新,团队的活跃又能推进个人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是个人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的、有效的途径。
三 结束语
高职高专日语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问题,是现实存在的,是必要去解决的,能力提升的过程是长久的,能力提升过程中的曲折肯定是存在的。解决的关键是分析现状、找出关键、实践、发展。在理论中实践,在实践中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五部门:关于印发《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教技[2014]6号[EB/OL].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EB/OL].
[3]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教政法〔2016〕6号[EB/OL].
[4]杜江波.浅谈教育信息化与教师信息化技能的提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06):57-59.
[5]杨菲.基于互联网+中职院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J].通讯世界,2019,26(07):311-312.
[6]谭倩芳.论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9(29):24-25.
[7]臧薇.高职高专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06):18.
[8]吴巧兰.高职高专院校信息化教学改革的实践——以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4):19-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