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 ——以“可编程器件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02 13:55:1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前,95后已成为高校的主力军,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学生学习行为模式,同样也不能满足现今社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基于OBE教育理念,以“可编程器件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结合“互联网+”技术,确定教学目标,重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设计,从多渠道整合相关教学资源,构建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课程生态系统。

关键词:互联网+;OBE;课程改革;线上线下

本文引用格式:黄卉,等.“互联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改革——以“可编程器件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9):64-65,67.

一 引言

“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技术与各个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在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各行业的互联网化,形成了新的生态。同样,在教育领域,如何“互联网+教育”进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1]。MOOC、微课、SPOC、移动教育平台等教育新模式迅速兴起,并且越来越多地运用起来。2014-2016年间,国内MOOC行业迅速发展,至2015年底,行业用户增长至575万人,增长速度高达283%;至2016年10月,国内MOOC网站用户规模已突破1000万人[2]。2018年,世界范围内MOOC的总注册人数在去年首次超过1亿人次。“互联网+”正深刻地改变着教育的面貌,推动教育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2017年1月19日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规划》明确表示:互联网+教育成为国家教育事业重要抓手[3]。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当前教育工作者面临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以及教育技术等方面的挑战。

二 当今大学生学习行为特点

目前本科生多为95后,他们一出生大多就伴随着互联网,互联网已成为他们生活、学习、娱乐的主要方式。互联网带给学生们更多的了解外界知识的机会,极大地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自己的生活和见识。因此,他们的知识量更大,眼界更宽,思想更独立,有自己的见解。在互联网的冲击下,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校园里的课堂、实验室、图书馆,教师也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学生对课堂授课的依赖性明显减弱,传统的单向灌输知识的“满堂灌”的上课形式不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渴望与老师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因此作为高校教师,应改变以“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合理、有效地应用“互联网”作为学习工具,帮助学生有效地进行学习积累、加工、系统化。

\

 
三基于OBE的课程改革

《华盛顿协议》工程教育本科专业认证的国际互认协议,各成员国有各自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但都有一个共性,以“预期学习结果”(Intended Learning Outcomes)作为共同的最低要求。OBE,全称Outcomes-based Education,是以预期学习产出为中心组织、实施和评价教育的结构模式。[3]。Chandrama Acharya指出实施OBE教育模式主要有四个步骤:定义学习产出(Defining)、实现学习产出(Realizing)、评估学习产出(Assessing)和使用学习产出(using)[4]。OBE强调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学习产出”为导向,逆向设计教学过程的教育理念。下文以“可编程器件技术及应用”课程为例,探索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信息化改革。

(一)明确教学目标

“可编程器件技术及应用”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获得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利用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数字系统的能力,为以后深入学习和应用电子系统现代设计方法打好基础。在素质目标上,培养学生有较强的沟通;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具体如图1所示。


\
 

(二)结合“互联网+”技术,改变教学方式

根据“可编程器件技术及应用”课程目标,以培养数字系统设计能力为主线,结合“互联网+”技术,优化教学设计,其教学模式设计如图2所示。

将学习通信息化教学工具引入课堂,线上线下相结合,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课堂学习与课外学习深度融合。课前,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上教学资源库中获取相关学习资源,了解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由此提前自主学习完成。课堂上,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课前线上测试、课堂测试,老师可检查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为了更好的适应新的教学模式,需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将原来在理论课堂上讲授的硬件描述语言要素、基本语法等内容,放在录制相应视频或者提供学习资料。除了本课程的校内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中国大学MOOC”“学堂在线”等网络平台上,收集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有一定深度的课程章节作为课程教学资源的补充,方便学生课后的进一步学习。另外,通过线上发布项目任务要求,学生课后完成设计,实践课堂或者开放实验室上完成功能验证测试,对知识升华巩固,达到培养技能的目的。如此一来,学生在理论与实验学习时都是对课程有一定了解之后,都可以带着问题来,理论课堂更为活跃,实验课堂开展的也更有针对性。同时老师可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产出”情况,对课堂内容及时做相应的调整,通过设计一些合适有趣的实际案例对重点知识点的讲解,同时帮助学生线上碎片化的知识总结提炼,形成系统化知识,对重点问题可做翻转课堂或者与学生线下共同讨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培养知识的目的,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大学生创新项目、各类电子竞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实践创新能力。

(三)构建过程化教学评价

学习产出的评价是OBE模式中重要环节。本课程结合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以学生“预期学习产出”为向导、坚持动态发展为原则、符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过程化的评价体系。利用互联网平台,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记录下来,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实时的分析,有助于完成过程性的考核。另外在实验课程考核中主要采取以项目成果验收的形式,细化考核内容,选题、项目介绍、设计思路、模块划分以及实现、实物演示效果、项目报告、问题解答、创新等均作为考核指标,具体见表1。考核多元化,实验环节的考核多以答辩形式考核学生以检查是否独立完成,通过充分交流,了解学生设计思路以及对参数特性的理解程度,实际掌握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素质目标培养效果。

\

 
四 结论

将OBE教育理念融入到课程改革,以“学习产出”为导向,结合“互联网+”技术,逆向设计和实施教学全过程。在“可编程器件技术及应用”课程改革中,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岩.“互联网+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M].中国高教研究.2016(3)70-72.
[2]中投顾问.2017—2021年慕课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EB/OL].(2016-12-08)[2017-12-08].http://www.docin.com/p-1804938485.html.
[3]顾佩华,胡文龙等.基于“学习产出”(OBE)的工程教育模式——汕头大学的实践与探索[M].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1)27-37.
[4]Chandrama Acharya.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A New Paradigm for Learning.CDTLink.2003,vol.7,NO.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207.html
本文标签: 互联网+ ,OBE ,课程改革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