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前,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双语化的实施不仅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并且培养出了符合国际标准的复合型人才。本文以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探讨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教学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乐非,等.《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9,6(82):224-225.
一 双语教学的含义及目的
双语教学是指以非母语教授部分或全部非语言类学科。从理论的角度来看,语言的本质是一种教学媒介,主要是用来教授内容,而不是真正学习语言本身。其主要目的是教授学生供应链管理课程的专业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外语听、说、读、写的能力,从而为培养出能够与国际接轨的综合型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供应链管理》课程采用双语教学,为学生创造与国际接轨的学习环境。在这里,第二语言是教学的语言和工具,而不是教学的主要内容。由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来自西方,因此存在大量的英文专业词汇,开展双语教学,能让学生掌握原版专业资料,同时,从恐惧英语到熟悉英语,熟练掌握供应链管理相关的专业词汇。简而言之,“双语教学”作为语言载体不仅可以获得相关学科知识,还可以增强受教育者的英语应用能力。
二“供应链管理”课程实行双语教学的重要性
供应链管理的理念最早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国家,因此我们国家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在实践,都比美国等西方国家要相对落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国家对物流业发展的重视,如今的企业尤其是大型跨国公司对精通外语技能的供应链管理人才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供应链管理课程实现双语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水平,还获得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为此,教育部为鼓励和推动双语教学的改革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无论是从供应链管理课程自身的特点来看,还是从培养专业人才的角度来看,运用双语教学这种与时俱进的教育模式变得非常的必要。
三研究方法及结果
采用问卷调查进行研究,学生是本次双语教学研究中最主要的受众,因此最有评价的资格,其调查结果也具备效率高,真实性强等优点。研究对象为2016级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共计78名,其中女生42名,男生36名。
共计发放问卷78份,回收78份。共设6个问题,其中5个为选择题,1个为开放式问答题。学生不署名填写问卷。内容主要涉及开展双语教学的作用、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双语授课的适合比例、双语教学的建议等方面。
(一)学生英语水平及双语教学的主要作用
对开课班级学生英语水平调查结果显示,78名学生中,36人只通过了大学英语四级考试,25名学生通过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还有15名学生英语水平较弱,未通过任何考试(表1)。对于双语教学的主要作用,无论何种英语水平的学生一致认同双语教学带来的最大成果是提高了专业英文的词汇量、加深了专业知识理解。然而在提高学习积极性这方面取得的效果不尽人意,学生普遍认为双语课还是有一定作用的,只有3名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认为没有任何的改善。
(二)双语教学中英文比例
调查结果表明,78名学生中同意采用全英文授课的学生只有12名。大多数学生愿意接受的授课比例为5﹕5,即选用中英双语教材授课,课堂上采用英语和汉语交错进行教学。另有一小部分英语基础不足的学生提出以中文教材授课,课堂上主要采用汉语教学,专业知识重点词汇用中英双语解说。
(三)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感想
最后一道开放式问答题主要围绕学生对双语教学的想法及建议,其主要集中在一下几个方面:(1)双语教学应当循序渐进,有必要从低年级就适当的开展双语教学;(2)双语教材、PPT、教案的选择应贴近学生能力水平;(3)教学模式应该多样化,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供应链管理双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英文基础薄弱、畏难情绪高
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基础要求较高,这就导致有一部分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课程变成双语课后,由于语言上的障碍,无法学懂专业知识。还有一些学生对双语教学不理解,有一种被迫接受的感觉,内心非常抵触。学生的积极参与是双语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然而英语水平的不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课堂上无法跟上教师的讲课进度,学生的实际参与度不高,学习的积极性也受到强烈打击。
(二)双语教学的教材选择难度大
双语教学的基础是能够有一本内容权威、新颖、实用性高且符合中国国情的教材。目前,由于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国内自编的双语教材凤毛麟角,而且质量参差不齐。因此,绝大多数高校选择引进原版的外文教材,虽然这些教材在权威性、时效性以及语言方面都是无可挑剔的,但运用在我国高校教学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1)案例几乎都来自外国,对我国学生的实用性不高;2)思维模式和研究背景与我国的国情不符,学生理解容易产生偏差。因此,一本适合我国高校的供应链管理双语教材尤为重要。
(三)教学内容枯燥、学生学习热情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的主要教学模式以PPT讲授为主,适当结合案例分析,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参与度低,师生互动性不强,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再加上供应链管理的知识理论性非常强,学生普遍反映课堂氛围极其枯燥,容易走神,需要背诵的专业知识过多,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五 提升双语教学效果的策略分析
(一)循序渐进实施双语教学模式的转变
在课程刚开始的阶段,教师可以使用英文PPT结合中文讲课的方法,此时教学的速度应适当放慢,重点及难点部分的专业词汇部分及时归纳复习,也可以通过原版教材里的中文概要来帮助学生理解专业知识。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的阅读速度加快,英语听力和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得到加强,学生慢慢地克服畏难心理,开始适应双语教学,这时就可以逐渐提高英文授课的比重,课堂上多鼓励学生选用英文回答问题。教师应逐步减少中文资料,及时安排英语作业,组织教学讨论,分析教材案例。当学生熟悉教师的口语和专业词汇时,双语教学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最终实现英语教学。此时,学生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深化和拓展他们的专业知识。整个教学过程不必局限于中英文比例,一切都必须要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从长远来看,双语教学的双重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二)选择和编写适合本科学生的供应链管理双语教材
由于双语教学的特殊性,教材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内容,还要考虑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外语能力。因此,要实施双语教学,在选择教材时,原则是尽可能使用原始教科书,原版教材不仅语言地道,而且能保证知识的完整性。此外,原版教材阅读量大,可以提供该领域的新专业知识,并且非常实用。但与此同时,在选择原版教科书时,要注意语言的难度。语言难度过大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学习,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教材内容应符合中国的国情、政策、法律法规。否则,即使学生已经学习了最新的外国知识,也无法在中国使用。要达到教材建设目标,在选择优质教材的同时,根据我校,尤其是学生的实际情况编写符合本科学生的优质教材。
(三)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是目前最常见的一种教学工具,除了图片和文字这两种基本功能外,教师要学会如何充分发挥教学课件其他优势,例如声音视频,通过图文并茂的视觉效果,提高学习氛围,增强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和加深记忆,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外语学习环境。授课方法也应该灵活多变,教学模式除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外,让学生相互学习、分析、讨论、评价,适当地让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甚至可让学生讲、评、析,互帮互学、互讲互评、互相督促、共同提高。课堂形式由教师为主逐渐交还给学生,可以运用反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体验站上讲台当老师的乐趣,从而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何康民.供应链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探索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2,(04):201-202.
[2]夏露,李严锋.课程效能评价理论在物流专业课双语教学中的运用实践[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7):284-287.
[3]於军,曲林迟.《供应链物流管理》双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09,(01):14-17.
[4]黄湘萌.应用型本科院校供应链管理课程双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7,4(48):55-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