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理论知识教学之我见论文

发布时间:2021-03-02 09:50: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职学校《电气安装与维修》是一门理论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的课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在教育改革的新形式下,为培养新型人才,鼓励学生创新精神、适应社会的需要,迫使我们在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中,不断思考改进教学方法,特别在考试形式上,应采用学生动笔、动手、动口相结合。

关键词:电气安装与维修;讨论式;探索

本文引用格式:魏清发.《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理论知识教学之我见[J].教育现代化,2019,6(82):119-120.

中职学校学生在学习《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及应试中,在保证基础概念、基础知识和计算技能的同时,应加重作图题、讨论题、口试及操作的考核。减轻学生考场压力,积极开动脑筋,考出学生真实水平和能力。达到巩固知识,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毫无疑问,这对我们教师提出了加快考试改革的新课题。在《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考试时,我们采用技能考试结束后,对应知部分考试实行了分组“讨论式”考理论知识的方法及探讨。

一 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学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认为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学生学得知识的多少,巩固知识的牢固程度。考试是教学活动中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毫无疑问,它的第一个职能作用就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好坏、教师教学优劣的手段。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考试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学生考倒考垮,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方法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目的就是要改进目前学生读死书、死读书、不想读书的局面,反对死板的教学模式。

要使学生学得愉快,教师教得轻松,既要减轻教师和学生的负担,丢掉精神包袱,又要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然而,目前很多学生抱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及格就拿到毕业证的态度,到考试前期,死记硬背,整天沉溺于复习题中不能自拨。教师以考试作为法宝,以考试作为指挥棒,学生为应付考试而疲惫。教师考得精疲力尽,学生考得头昏眼花,考试结束后,不到一个星期所学知识一无所有。这样哪还能谈得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哪能谈得上教得主动、学得活泼。长此以往,只能钻到教师教死书,学生读死书,甚至不读书的死胡同里去。教师不研究教学方法,学生不研究学习方法,其结果就是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素质,缺乏各种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样于国于民于师于生只有百害而无一利。

如果考试的方法,既能减轻师生负担,又能起到检验教学效果的作用,学生考得愉快,没有精神负担,教师考得轻松,没有思想压力,将教师和学生从考试中解脱出来,何乐而不为呢?因此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资料,从学生在实际操作时小组内的同学相互争执受到启示,采取了“讨论式”考法[1]。

二 突破传统教学方法,改变考试策略

具体做法是将学生通过有目的搭配(男女生搭配,成绩优劣搭配,各种能力型学生搭配)组成2~4人的考试小组。各小组尽量做到阵容相差不大,分组时由教师指定,不能由学生自由组合。考试时,每人发一张试卷(也可每小组发一张试卷),在组内相互讨论,闭卷考试(也可开卷)。考试结束时每小组只交一份试卷评分;试卷上签上小组每个同学的姓名。这张试卷代表该组每个同学的成绩,教师并予以登记。

“讨论式”考试名为考试,实质上,只能说是讨论式作业。加上“考试”二字,只不过是为了引起学生的重视,使其认真对待,思想集中。这样的考试比平时作业要求严格,规定考试时间和试题数目,并且评分。但比以往的考试有所放松,可数人讨论。成绩低对个人没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学生不必背思想包袱。

\

 
“讨论式”考试过程中,只允许小组内讨论,不允许小组之间讨论(如果是闭卷考试,不允许翻阅有关考试内容的资料),如果小组之间讨论则以考试舞弊论处,予以批评和扣分。由于不允许小组之间讨论,从而造成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局面,学生便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认真讨论,积极答题,充分发挥小组内各成员的积极性。

在“讨论”中,要强调学生人人动手或人人动口,无论成绩好坏,都要参加讨论,发表每道题的见解。成绩差的同学要勇于发言,成绩好的同学要征求成绩差的同学的意见。不能人浮于事,不能一人独断,一统天下,更不能各自为政、各人做各人的。遇到有争议的地方,彼此之间要“以理”服人,不要以“势”压人。执笔答题者不一定是成绩好的同学,成绩一般的同学也应得到锻炼,最好是轮流互换。在考试过程中,还应当提醒学生不要浪费时间,要抓紧一分一秒答题,不要在微末枝节问题上争来争去。

例如,某班某小组的有一道题,题目是:电动机控制线路中什么叫“联锁”?我们看一看他们是如何讨论答题的?

甲:电动机反转时,就不能正转,正转时就不能反转的线路叫联锁。

乙:不对,电机正转时,反转电路被切断不能得电;当电机反转时切断正转控制线路这种控制方法叫“联锁"。

丙:你说得太繁了!应该概括起来说:“联锁”就是用两只控制电器(如接触器,按钮等)常闭触头,分别串接在另一电路中当其中一个电路工作时,保证另一个电路绝对不能工作,这种相互制约的作用称为“联锁”或“互锁”。起联锁作用的常闭触头称为联锁触头。

上例中通过三个同学的对话。“丙”说出了准确的答案。

三“讨论式”考试方法改革效果

从几次“讨论式”考试的情况来看,效果是不错,学生反映是良好的,甚至有学生表示其它课程也这样考就好了。“讨论式”考试对于<电气安装与维修>课程理论的考试来说是成功的[3]。此种考试方法,我认为有以下优点。

第一,这种考试方法提高了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后期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比较好。由于学生在答卷时有些容易混淆的问题引起了争论,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使学生遗忘率降低。而以往考试趋于平淡,考试结束后概念就忘了。“讨论式”考试让同学们最大程度的发挥了积极主动性,体现了个人价值,加深印象提升团队意识。学生记忆深刻有利于知识掌握,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更贴近于提倡的STS教育,更贴近于所谓的素质教育。为了检查这种方法,第二学期对学生进行口答测试。以往考过的题,学生回答的正确性以中等生为例回忆率达85%。

第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能力。几个学生共同答一张试卷,每人都设法拿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要讨论就要用口讲。用口讲无疑锻炼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要说服别人赞同自己的见解,自己就要比较深刻地理解,并且要用适当的方法获得其他人的认同。从学生反映来看,一般学生认为,这种方法可取、印象深刻,同学们积极答题,没有以往考试的精神负担和思想压力,考试的紧张感消除了,基础好的学生认为这种考试令人心情愉快,趣味浓厚。

第三,解放了师生。如上述“讨论式”考试解除了学生精神负担。消除了学生的思想压力。同样“讨论式”考试也解除了教师精神上的负担,消除了教师思想上的压力。进行“讨论式”考试时,监考失去了它传统的职能[4]。考试中教师只需进行少量的指导或聆听学生的发言,阅卷的工作量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当然,更重要的是,师生负担降低的同时学生学习的质量有了提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5]。

\

 
综上所述:“讨论式”考试加强了知识的巩固,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指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特别是把从以前单纯的考记忆、考模仿的形式,转移到考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来。即发展了学生智力,培养了创造能力,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当然也是新形势下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还有待于不断的总结和完善[6]。

参考文献

[1]朱莉,武明虎,熊炜,等.讨论式教学法在《计算机仿真》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17):216-217.
[2]刘士兴.压缩机永磁同步电机振动降低方案[J].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2016,19(02):48-52+55.
[3]马玉清,谈先球,杨圣春.高职院校建设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3(02):123-125.
[4]姜萍,田静,肖金壮,等.多渠道改革考核模式提升工程教育质量[J].教育教学论坛,2018(31):83-84.
[5]王娟,朱洪.如何提高高等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8(06):187-188.
[6]姚志峰,和学新.社会参与学校教学改革联动机制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7(28):13-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