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构建及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5 14:01: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推动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构建,笔者以《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构建及实践》为课题,从高校教学实验室实践安全现状入手,对其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现状;构建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萨芝宁.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构建及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82):201-202.

一 高校教学实验室实践安全现状

高校在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时不仅要教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同时还要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由此,实验室、实训室等场地建设就成为关键。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在高校教育工作中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教学资源,从人力和物力上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实验室安全体系作为实验室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1-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我们加强了对高校实验室各项工作的管理,包括危险化学品的购买、使用以及废弃物的处理等内容,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潜在的威胁仍然存在于实验室的某些角落。构建实验室实践安全体系不仅可以从制度上约束学生错误的实验操作行为,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然而,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在构建教学实验室实践安全体系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问题。

(一)缺乏严格的奖惩制度

有效的制度是指导行为的基本准则。国内很多高校之所以不重视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工作,就是因为缺乏严格的奖惩制度。实验室安全大于天,教师只有不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实际案例去教育他们,他们才可能将实验室安全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多数实验室安全事件的产生并不是与实验室基础设施缺乏安全性有关,而是由学生不恰当的操作习惯引起的。[4]所以,人为因素需要承担主要的责任。教师在实验室实践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告诫学生,严格按照实验室实验操作基本要求进行实验,这是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违反实验室操作原则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惩罚,确保实验室安全。

(二)重前期教育,轻过程教育

高校在开展实验室实践教学之前会给学生讲解有关实验室操作安全相关注意事项,这对于保障实验室操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但在这个过程中,许多高校一般只重视前期教育,却忽视了过程教育,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一段时间以后就放松了警惕,不再严格按照实验室安全操作流程进行实验,为自己和他人埋下了安全隐患。实验室实践教学安全关乎每个师生的根本利益,所以他们必须要发挥出自己的作用,既要规范自己的实验操作行为,同时还要监督其他学生的操作行为,当发现问题时要及时制止同学实验,必要时要报告老师,让教师帮忙处理,确保实验室的安全。所以学校在建设实验室实践教学安全体系时,在重视前期教育的同时还要意识到过程教育的意义,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领会严格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的真正要义,减少甚至是消除实验安全事故的发生,让学生更放心大胆地进行实验。

\

 
(三)学校实验室监管部门未能发挥出效能

根据国家政府要求,高校相关监管部门必须要承担起责任,做好各项监管工作,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要严查实验室危险源监管体系建设与运行,对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涉及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环节安全风险,要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管控,形成危险源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和相应数据库。除此以外,学校还必须对教学实验室安全设施配置与保障体系进行优化,保证实验室安全设施符合相关规定。[5]既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同时还要有应急方案,为学生提供双重保护。在实验室教学过程中还要不定时地给学生进行演练,锻炼学生应对险情的能力,保证学生可以保持清醒的头脑,临危不乱。建立健全应急演练制度,切实做好应急人员、物资和经费的保障工作。严查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与运行,开展面向师生的教学实验室安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内容教育,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然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在实验室监管环节并没有达到要求,很多工作流于形式,只是简单的走个过场,实验室安全隐患仍然没有排除,是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的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二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构建策略

实验作为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重要环节,在促进学生创新应用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很多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不能做好充足的安全防护措施,就很可能会产生安全隐患,给学生生命带来威胁。[5]这就要求我们既要认识到实验室在学生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同时还要构建有效的实验室教学安全体系,以有效的实验室教学安全体系为基础,全面推进现代化高校实验室建设,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高校实验室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策略。

(一)防患于未然,做好预防工作

无论是哪所高校,其在构建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过程中都应该以预防为主,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将实验室安全隐患排除掉,为师生提供安全保障。实践出真知,而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高校,更是应该将实验室安全体系建设放在一个突出的位置,用严格的管理来约束学生的操作行为。根据国家要求,国内各大高校必须要严格审查教学实验室危险源监管体系建设与运行,对危险源,特别是重大危险源涉及的采购、运输、储存、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环节安全风险,要进行全时段、全方位管控,形成危险源安全风险分布档案和相应数据库。除此以外,学校还应该严查教学实验室安全设施配置与保障体系建设,确保必要的安全防范设施和装备齐全有效,配齐配强教学实验室安全队伍,切实保证教学实验室安全经费投入。[3]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做好各项预防工作,同时还要制定各类事件应急方案,通过研究过去高校实验室所发生的实际案例来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二)提高实验室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

为了更好地对学生实验行为起到监督管理作用,学校不仅要加强对实验室教师的培养培训,同时还应加强对他们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养,对自己、对学生的安全负责。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对实验室教学环境陌生,同时又对各种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他们很可能会违规操作,埋下实验安全隐患。因此,这就要求各个实验室教师都可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认真履行自己的义务。相应的,如果实验室教师发现实验室硬件设施存在问题时,要及时报告学校,并要求及时维修或者更换设备。遇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时要立即停止实验,切记胡乱操作而导致情况进一步恶化。除此以外,学校还应该积极开展各项宣传活动,用一些实际案例来引发他们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

(三)优化管理制度,发挥学校监管功能

当前,我们在评价一个高校综合能力时,不仅会考察其教学水平,科研水平更是考察项目之一。创新能力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而高校实验室作为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是提高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关键。优化管理制度,用明确的制度来让学生知道如何正确、安全、有效地进行实验,既可以提高实验的成功率,同时还可以保障实验室教学安全性,为构建实验室教学安全体系奠定基础。[6]制度是安全体系能够发挥作用的基础,而高校实验室作为一个庞大的体系,要想保证每个环节都发挥出效能,并保证其安全性,就必须有制度作为引导,这样才可以构建出更有效、更现代化的高校实验室教学安全体系。

\

 
三 结束语

从当前高校教学实验室实践安全现状来看,国内很多高校在构建教学实验室实践安全体系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无法最大程度上地发挥出高校实验室的作用。为构建有效的实验室教学安全体系,全面推进现代化高校实验室建设,就必须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的进行认真分析,对症下药,从而制定出有效的策略。由此可知,《教学实验室安全体系构建及实践》这一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常娜.构建高校教学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思考与实践[J].智库时代,2019(14):102-103.
[2]王国祥.系统论视野下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评《高校教学实验室管理》[J].高教探索,2018(01):133.
[3]邵凯隽,孟军,王世泽,等.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效保障体系的建设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6,33(03):235-240.
[4]陈立璇.新时期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7,4(8):48-49.
[5]宋阳.关于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4(8):56-57.
[6]郜维超,黄刚,郭盛.“协同创新”背景下高校实验室[J].教育现代化,2017,4(3):109-1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5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