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职业素养为导向的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25 11:43:1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是中药药理学教学中重要组成部分,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贯穿于实验课程设计之中,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性科研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结合教学实践,本文将基于职业素养为导向的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职业素养

本文引用格式:侯毅,等.基于职业素养为导向的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9,6(82):113-114.

《中药药理学》是以中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机制的一门学科。中药药理学实验是该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重要环节。中药药理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应跟据社会发展需求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培养出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一 职业素养的含义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1],可以衡量从业者是否能够适应、胜任所从事的岗位。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其中,职业技能是指从业者进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等必备的显性专业素质;而其余三项是职业素养最根基的部分,决定从业者在职业生涯中能否走得更高更远的隐性职业素养,主要有以下个体素质特征:职业道德、工作作风、协调沟通能力、自我提高能力和坚强毅力及创新精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2]指出,应“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可见职业素养在人才培养中所处的重要性。如何将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紧密结合起来,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课题。

上述《规划纲要》还提出应“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可见实验教学环节的重要性。我校虽已推行以本科生为主导的导师责任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但是毕竟目前参与者还只是少部分优秀的学生。而作为广大的普通高校学生,主要还是通过理论课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实验课学习实验具体操作。因此,改进传统实验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对于提升高校学生综合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3,4]。以期最终达到《规划纲要》提出的“促进科研与教学互动、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的目的。

\

 
二 实验设计的变革

作为地方高校,我校培养了一大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我校各教研室也一直在探索适合于各自专业方向的实验教学改革。中药药理学是实验性学科,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中药药理作用和作用机制及体内的代谢过程,是中医药学与现代科学的桥梁。在中药现代化和中药国际化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校大三年级下学期的中医学和中药学等相关专业开设中药药理学必修课程。在开课前,学生已完成专业基础课如机能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的学习,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目前,我校中药药理学实验目前主要开展的还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经典的实验手段已在机能学实验中学习过,在中药药理学实验只是“换汤不换药”,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生在面对复杂情境时,缺乏快速有效的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笔者认为在大学三年级时开展的中药药理学实验应该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有效开发创造潜力和掌握初步科研工作能力为目的。通过专业系统性学习和训练使得学生的创造力获得迅速提高,使得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不管是直接参加工作,还是继续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均能充分调动个人主观能动性,很快进入角色。

(一)减少经典验证性实验的数量

验证性实验是被动式的训练,主要是检验一个已知的科学内容,以通过该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在实验课讲解过程中应增加配套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只有生动活泼,图文并茂的方式方法才能抓住学生的心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机体机能活动的规律、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药物作用原理的深刻了解。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操作,规范实验记录的填写,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为以后在工作中形成一丝不苟、严谨细致、具有强烈的责任心的优秀职业行为习惯打下坚实基础。

我校开展的中药药理实验主要是动物实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按动物保护和实验伦理原则相关规定教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同时,还要培养和树立学生尊重和善待一切生命的理念,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最大程度地人性化地善待动物。培养学生形成仁爱之心的人文关怀素养,为今后在工作岗位上形成尊重患者生命、人格尊严等人文职业道德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增加开放式实验教学频次

开放式实验是主动式的训练,摒弃了固定的思考方式和习惯[5]。实验室为学生提供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的实验条件。通过开放式实验,学生可以根据实验室提供的仪器设备,结合自身情况和兴趣选择实验实施方案,通过实验的实施以证明自己的理论设计是否与实际相符,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前。在实验过程中,着重强调细节问题。药理学动物实验中一些看似简单的操作往往是整个实验成败的关键。比如,捉持、灌胃、注射等虽然简单,但却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测定血糖时,需要捉持轻柔以减少动物应激反应导致的血糖急剧升高,从而减少因人为操作而引起的实验误差;长期灌胃时,应操作温和,以减少灌胃过程对动物造成的创伤,从而减少因人为操作而引起的实验误差;腹腔注射时,若注射至肠内或皮下均会影响注射物质的吸收,从而影响实验结果的判定。因此只有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在反复的操作过程中,学生的知识、技能、才能也才会得到巩固和提升。通过开放性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最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整体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我们已尝试开展部分开放式实验,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此过程我们也发现了众多问题:学生查阅文献能力相对较弱、前期的课堂教学对科研思维启发相对不足、中药现代化的思维启发不够等。因此,开放式实验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优秀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主动学习。

(三)开展探索性实验

探索性实验是探究式的训练,通过探性实验的开展,能完整地体现个人和集体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探索性实验的课程评价更具科学性,具有系统性、多元化等特征[6]。不仅看重实验的成功与否,更关注实验方案设计(包括文献查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实施(包括操作规范程度、记录完整程度)过程中能力的展示。促使学生主动地了解学习本学科领域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吸收从课本上学习不到的知识,拓展科研思维。最后通过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汇报总结。

\

 
通过在5周的中药药理实验教学过程中,根据专业方向、现有实验条件和已学知识,学生们根据兴趣和爱好自由组成3~6人的课题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文献提出一个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科学问题。课题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制定实验的具体实施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进行预实验。通过预实验优化实验设计,待实验方案确定后全面分工开展实验。课题小组在实验实施过程中随时与老师沟通,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技术难题。这样一套灵活多变的训练体系有如下优点:一、使学生对学科前沿和发展有全面直观的认识,使学生对实验兴趣倍增,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二、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的具体应用有了最直观的认识;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部分的实施是相对最为复杂的,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也是最为有效的。是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紧密结合的培养途径之一,也是科研与教学在本科生阶段高度融合和参与者广泛的重要实施途径。培养的学生不仅具备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同时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的科研思维。

综上所述,不管是采用何种实验模式,将综合素质教育贯穿整个中药药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独立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求学态度是基本任务:实验前,应充分了解实验背景及内容;实验中,应仔细观察实验中的出现的每个细微现象,并如实记录到实验记录本上;实验后,应清洗实验器具,分析实验成败的原因。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一丝不苟、认真细致、有始有终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只有具备社会所需求的职业素养,学生才会在将来的职业道路上具有更强劲和长远竞争力。通过中药药理学实验课程改革,使之最终成为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开拓创新能力、与掌握初步科研工作能力为目的的高等医学院校正式的必修课程,为中药现代化与中药国际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任雁敏.大学生职业素养重要性及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7):79-80.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J].西藏教育,2010(8):4-12.
[3]吴红雁,何立巍,侯宪邦,等.基于药理学实验教学的学生职业素养培养[J].江苏科技信息,2018,35(25):61-63.
[4]鲁艺,张杰,邓秀兰,等.中医拔尖人才培养中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拓展运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6(43):264-265.
[5]徐曾春,胡平.开放式实验教学与创新性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15(10):82-85.
[6]罗海丹,谢蕴灵,王冬辉,等.探索性实验教学评估体系设计与应用[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8,17(4):325-3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1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