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互联网+”环境下,面授教学和网上教学是成人院校的两大主流教学方式,如何充分利用面授教学的优势和网上教学的优势“混合”教学成了成人院校老师渴望解决却难以解决的一大难题。文章在对课程知识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混合式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并给出了基于翻转的混合教学一体化教学设计。通过《网页设计与制作》的混合教学实践验证了该混合式教学设计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教学实践;网页设计;网页制作
本文引用格式:柴俊霞.成人高校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3):246-249.
目前,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创新驱动发展”“互联网+”“一带一路”等国家倡议,都对企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员工的创造能力、敬业精神、道德品质、再学习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已越来越被企业所看重。但是我们在对我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已毕业的成人学生进行工作岗位回访时,多数企业反映我们的毕业生在解决问题能力、创造能力、再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还有很大的欠缺,完全不能满足现代企业对职工综合能力的要求。经过专业责任教师、校外专家一起对调研结果的深入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互联网+”环境下,成人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途径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但老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策略都没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依然单一、封闭、被动接受。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必须改革教学策略、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通过对成人院校两大主流教学方式面授教学和网上教学进行分析,我们发现面授教学在师生情感沟通、知识体系化引导、教学难点攻克等方面有着网上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但网上教学在学生主动性发挥、差异化异步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解决工学冲突等方面的优势也是面授教学远不能及的。而混合教学/学习(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学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1]
一 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教学是“线上学习+线下学习”的有机融合,而不是单纯的课程教学内容的生硬分配。要想让线上线下合力达成学习目标,首先必须对学生学情调研,调研内容包括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特点等等。学情调研既是了解学生学情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过程中导学素材、教学素材选择的重要依据。适合学生学习基础、与学生学习兴趣点关系密切的教学内容的选择必定引起学生的学习期待和使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另外,学情调研还是学习目标的重要载体。如调研到学生喜欢的网页栏目、网页样式,把这些调研素材融入到教学中,学期末如果每个学生都能制作出自己感兴趣的网页排版,那一定会极大的激发学生对后续课程的学习热情。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还要对课程教学内容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多维度分析,其维度包括知识类别分类、难易程度分类、重要程度分类、自主需求分类、交互需求分类、协作需求分类等等。在分类的基础上对所有知识点进行标注为:知识点ABCDEF,其中A代表知识类别分类;B代表难易程度分类;C代表重要程度分类;D代表自主程度;E代表交互程度;F代表协作程度。A、B、C、D、E、F的取值范围均为1、2、3。其中每个类别的1、2、3的含义各有不同,具体含义如下表1所示。
在上表中,如果A的取值为3,建议将该部分的知识归到线上学习部分,这样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信息调研和能力拓展;如果B的取值为3,建议将该知识归到线下学习部分,老师可以通过体系化的分析和经典案例剖析帮助学习攻克难点知识的学习;如果C的取值为3,建议该部分知识在线上和线下都有安排,通过多样化的讲授和多形式的考核深化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如果D的取值为3,建议完全考虑线上教学,这样就留有更多面授时间进行知识难点的讲解和交互类知识的学习;如果E的取值为3,建议多一些面授的互动和网上论坛的交互,让师生、生生充分交流,提升学生对于知识和技能的理解;如果F的取值为3,建议开展线上、线下的研究性学习。在实际的教学中,按照上述ABCDEF取值建议进行知识点的线上线下学习安排时,如有冲突,一般建议面授教学优先安排教学难度B值为3的知识点,网上教学优先安排自主需求D值为3的知识点。
二基于翻转的混合教学一体化设计
了解了学生的学情,对教学内容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后,就可以充分利用线上线下两种教学手段进行一体化教学设计。在此重点介绍基于翻转的混合教学一体化设计。此教学设计适用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自主学习需求强、学习难度相对低于3级的单元知识的学习。如图1所示。
在该混合教学一体化设计中的课前部分,教师首先进行学情调研,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然后对教学内容所设计的知识点进行多维度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策略、撰写教案。随后根据教学策略组织学习资源、设置学习任务和评价方案,在其后发布新预习资料和总结学生预习清理。也就是说在整个课前部分,教师充当的是课程的“策划师”和“设计师”的角色。
在该混合教学的线上部分,学生按照导学说明学习教学内容并完成任务,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可通过在线资料查询、小组讨论或在线师生互动解决。教师则作为“观察者”和“督学者”的角色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为后期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提供实践经验和科学依据;及时发现每位学生学习行为中的积极因素并给以肯定和鼓励;适时地对于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表现做出适宜的评价,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在该混合教学的线下部分,教师首先要对线上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评价,让每位同学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学习效果,并对线上学习的共性问题集中分析,强化学生对于存在问题的根源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可将基于学情调研的综合案例与学生分享。提高学生对于知识应用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可通过协作学习系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化应用,提高信息整合、创新创造等能力。
三 混合式教学实施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统设必修课,它是一门操作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开设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网页设计和制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从事互联网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信息整合、解决问题、与他人沟通合作、创新创造等方面取得进步。课程内容涉及3个模块10个单元。其中三模块指的是:网页基础知识模块、网页各元素设计制作CSS样式模块、基于职业岗位的项目式实训模块;10个单元指的是网页制作基础、CSS概述、文字样式设计应用、图片样式设计应用、背景样式设计应用、表格表单样式设计应用、超链接样式设计应用、菜单样式高级应用、DIV布局高级应用、项目式实训。
授课班级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18级学生,通过在课前对该班学生进行学前调研,发现该班学生学习基础差异大,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做到分层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学有所获;另外调研发现该班学生均呈现出成人学习的典型特点:喜欢在学习中运用过去的经验,喜欢在做中学,这就要求在教学素材尽量来自学生的日常互联网生活实践,如网络购物、网络旅游休闲、网络论坛等等。尽量少讲授、多设置讨论主题、多组织研究性学习、多让学生实践交流。针对个别同学因为工作不能百分之百保证出勤,还应该组织整合大量的文本、视频、动画资源以供学生在业余时间网上学习,以便学生能够及时进行补学和复习。
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上面的知识多维度分析方法,对该课程所有知识点进行分析后形成了基于体验的概念学习策略、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策略、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策略三种教学策略。三种教学策略指导下的线上线下教学安排如表2所示:
由于学生的创新需要有大量的经典案例分享作为基础,而项目式实训各组需要时间不等,需要有大量的信息调研和程序调试时间。因此先安排线下学习进行大量经典案例的精解剖析。然后再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性学习。
通过《网页设计与制作》一个学期的混合教学一体化实践,学生们出勤率比以前更好了,学习自觉性也明显提高了,很多不爱表达的学生通过论坛的途径更多的发声了。通过每单元的综合实践和期末的大作业,学生之间的互动多了,每个人在小组中的责任担当更强了。综合作品呈现的专业性也比别的班级更强了。
该混合教学设计的实施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很好地发挥,学生不仅能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学习资源的选取,还可以根据个人差异调整学习时间和学习进度,在遇到问题时,还能及时的通过多种方式获得帮助。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面对问题学生不仅可以求助同学、老师、还可以参考丰富的在线资源,既拓宽了视野,又提升了整合资源的能力,学习手段和学习方法也得到了拓展。通过每单元设计的综合作业和期末大作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都得到很大的提升。后期的企业调研结果显示:这些在职学员的认知素养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创新应用等综合能力都有明显的提高,很多员工都得到了企业领导的肯定和称赞。达到了为国家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四 混合式教学实践启示
(一)学情分析是混合式教学成功的重要条件
学情分析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学生主体性的必由之路,还是优化教学设计的必要前提,学情分析的准确程度极大地影响着混合式教学效果。学情分析不仅应该包括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法、学习习惯,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学习期待。学习期待的最终达成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最大动力。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学习期待、了解学生群体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才能有的放矢,策划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
(二)教学内容的多维度分析是混合式教学成功的重要保障
首先要重点分析教学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在整个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每个知识点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着教学重点的程度和课时分配。其次要分析知识点的类型和学习难度,知识类型的差异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如概念型知识的教学策略应该侧重识记和理解,而技能型知识的教学策略应该侧重应用实践;知识的学习难度影响着学习方式的选择,如难度大的知识一般不建议网上学习。另外,知识的自主学习需求程度、交互需求程度、协作需求程度等等都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模式的设计。
(三)在线资源的科学优质程度极大地影响着混合式教学的效果
混合式教学的线上部分离不开网络学习资源。网络学习资源作为线上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线上学习的支撑环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启发学生观察思考都离不开优质的在线学习资源。劣质的学习资源会适得其反,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普遍喜欢丰富多样、互动性强的学习资源,如视频、论坛、主题探究等等。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上)[J].中国电化教育,2004(03):9.
[2](美)迈克尔·霍恩(Michael B.Horn),(美)希瑟·斯特克(Heather Staker).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
[3](美)莉兹·阿尼(Liz Arney).混合式教学:技术工具辅助教学实操手册[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