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文章通过对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课程教学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结合作者的教学经历,提出专业实践课程提升的提升对策,希望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投资与理财;实践课程;课程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张晓亮.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课程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9,6(83):186-187.
当前,随着我国金融行业快速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对于投资与理财行业从业人员的岗位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掌握扎实的投资与理财知识,同时需要其具有很好的业务处理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抗压能力能够快速适应岗位要求。如何使学生快速适应这些岗位要求成为各地院校建设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实训室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方法调整,但是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一 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脱节
当前投资与理财实践课程与其岗位需求出现脱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实践课程体系脱节。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的一线工作,包括经纪岗位、业务内勤、客户服务等,要求具备的扎实的产品知识、业务处理能力和良好的客户服务技巧,但是各地的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内容主要集中在投资与理财理论和理财技巧的教学,缺乏营销知识技能、客服知识技能的训练。2.是课程教学内容脱节,当前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课程缺乏可迁移可复制的实训教材,主要教师的实践经验自行编写,而当前的实践指导老师有缺乏行业工作经验,造成实践教材的质量无法完全满足实训要求。
(二)教与学的目标错位
本科高校教师在开展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高职院校也普遍存在这种现象,会花大量的主题和时间去讲解基本理论,通过理论指导实践,而高职学生的主要特点之一是实践能力强,学生更喜欢花时间切身体验生活获得实践能力,对于枯燥的理论缺乏兴趣,努力记忆也只是为了考试,这就造成教与学的错位。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学生学习到知识,知识的来源可以是总结经验的课本,也可以是实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需要根据学生进行调整。
(三)实训室建设不足
随着金融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逐渐融合,新产品、新技术、新智能设备出现越来越快。而当前,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学行业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新的理财产品、新的理财技术和新的智能设备,当前各地实训室主要依靠电脑和实训软件,进行实训模拟,缺乏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设备和软件,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求,学校也在积极努力投入资金增加教学设备和实训软件,但是智能设备和前沿软件的投入是非常巨大的,高职院校也是力不从心。
(四)实践教学方法单一
对于难度不高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案例和情景模拟说明专业理论,利用团队协作、角儿扮演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对于教学内容较复杂的部分,仍采用教师讲授、演示、提问的教学方法。上面的教学方法无论哪一种,学生的学习过程都是被动融入,缺乏有效激励。
(五)考核方式缺乏量化体系
对于实践教学的考核,角色扮演、小组协作的评定主要依靠主观判断,缺乏量化指标。教学内容的考核,有的院校主要依靠习题,有的依靠文字记录,对于整个实训缺乏可监控、可量化的实训指导和实训成绩评价指标。
(六)教师实践指导经验有限
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教师多数是近年招聘进入的研究生,理论知识较强但是缺乏对真实理财产品的交易实践经验,在指导学生进行投资分析投资实践操作过程中,对于复杂的实践问题缺乏指导能力。
(七)实践教学上课时间和实训周期
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课在上课时间和实训周期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例如:股市的开盘时间是上午9:30—11:30,下午13:00—15:00,开市的时间与学校课程安排的时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同时每天晨会,定时的客户推荐会,这些会议的组织可以有效地提升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所以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课程最好采用整周实训。
二 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教学提升对策
(一)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建设
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课的建设必须根据行业的岗位需求和服务标准,投资与理财行业的实践课程应包括四个部分:理财实务、内勤实务、营销实务、客服实务。其中:理财实务以证券、保险、基金产品理财实务为主,训练学生理财师实务技巧;内勤实务主要开设公自动化、文案写作,提升学生作为文员和内勤人员的文字和业务处理能力;营销实务重点开设营销技巧、营销渠道维护,提升学生开展营销服务和;客户服务以商务礼仪、电话回访等实训项目开展,提升学生客户服务的水平。
(二)创新教学方法
针对当前主要以课上教学为主的模式,投资与理财专业应引入实地教学、校内竞赛、第二课程等创新模式。课程讲授最大的缺点教师缺乏真实的感受,实地教学能更好地引导学生真实的感受真实投资与理财的环境,提升对理财工作、理财技巧、专业服务标准等岗位服务的感受、对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的掌握。校内竞赛,利用校内实训平台建立基金投资团队,设定基金经理、财务总监、操盘手、投资分析师岗位,团队设定投资范围和投资策略,定期召开投资策略会和总结会,调整整个团队的投资操作,竞赛通过团队收益排名、策略分析和课程参与进行评比,以赛促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分析能力;第二课堂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建立理财社团,通过社团讨论新的投资产品和理财技巧,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和操作技巧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实践课程师资队伍的建设主要通过两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聘请企业专家任教,随着国家对企业专家到校任教政策出台,高职院校应加大对企业一线专家的引进,将专家的一线经验和行业知识引入学生的理财、营销、客服实践课程,使学生快速掌握和吸收企业专家的工作经验;二是支持更多的教师深入一线学习,零距离接触客户,提供服务,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
(四)建立量化可控的综合教学评价体系
当前实践教学主要考察学生的理财实践能力,成绩的记录和考核主要依靠实训报告,但是实训报只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有效记录学生的情感提升、职业素养以及参与程度,所以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课程的成绩评定要形成更加高效、可量化、可控的教学平价体系。考核体系应包括三个部分:基础知识考核、职业技能考核、综合理财分析考核,基础知识考核通过校外职业资格考核、校内职业资格考核形成成绩,促进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职业技能考核通过产品营销、陌生拜访、网络渠道开发等职业技能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理财分析考核通过产品推介、理财规划、投资竞赛等形式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财分析能力,通过形成综合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培养和考核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情感。
(五)加强学生实训基地建设
实训基地的建设成为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提升的关键环节,通过实训基地可以使学生快速接触和掌握理财工作岗位技能,提升职业素养。实训基地持续和成功的关键是在实训基地实习企业需为学生提供实训场所,需要考虑学生的衣食住行和安全问题,这些成本回收成为企业建设实训基地的关键问题。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让企业看到培训学生带来的人力资本收益是提升实训基地建设的来源。
(六)创新课程实训项目
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课程需要根据实际的岗位需求设置实训项目,通过创设情景,还原真实的投资理财过程。证券投资实训要有由晨会、产品推介会、财务报告分析等组成。营销实训要形成话术实训、电话推介、电话回访、陌生拜访组成。内勤实务要形成开户、销户、交易委托等操作实训。这些项目的创设使学生能够接触真实岗位情况,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赵琦.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对比与启示[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24):144-145.
[2]罗三桂.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11-14.
[3]彭礼.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问题与策略探析[J].新丝路(下旬),2016(06):79+78.
[4]彭礼.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8):168.
[5]彭礼.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企业导报,2015(12):108-109.
[6]彭礼.高职院校投资与理财专业实践性教学的探讨[J].品牌(下半),2015(04):202-203.
[7]赵红平.基于“教学做合一”的证券投资实训教学研究[J].经济师,2014(12):243-244.
[8]吴江虹,汤静.“教学做合一”在《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2(05):71-73.
[9]王红萍.高职投资与理财专业项目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6,3(31):217-21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