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增长,高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纷纷推进综合实践教学。在建设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过程中,应首先确定学校的教育观念,在此基础上,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综合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确定实践教学目标实现的形式,最后通过科学的教学方法,使实践教学目标得以实现。
关键词:综合实践教学;教学体系;教学形式;教学方法
本文引用格式:韩丽华.高校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探讨——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83):205-206.
随着社会对实践型人才需求的增长,传统的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向交叉人才需求转变,现代社会需要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创新性等特征的综合性人才,综合素质培养成为高校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为应对社会需求的变化,高校对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创新,推进综合实践教学,以扩大学生的学习和研究空间。为了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对各种技能能够综合应用,综合实践教学内容及方式不断向开放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践的方向发展。如何建设科学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成为高校需要探讨的问题。本文以北京物资学院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为例,尝试探讨高校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
一 综合实践教学定位
北京物资学院对综合实践教学进行了定位,学校认为,实践教学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占有同等重要地位,已经成为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二 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建设
学校推进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创新,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致力于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自身特色和社会需求出发,建立了与课堂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学科交叉、层次分明的综合一体化实验教学平台,以经济、管理专业为基础,以物流专业为特色,以信息技术为保障,以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为支撑,融合了经济学、管理学的核心思想和理论,注入物流特色专业基础知识,形成了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创新实验四个层次,传授型实验教学、演示型实验教学、自主创新型实验教学、研究型实验教学四种形式的“4+4”特色实验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一)基础实验
针对本科一、二年级学生开展“零起点,广覆盖”的基础阶段创新实验能力培养,进行经济学、管理学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训练,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侧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技巧。
(二)专业实验
针对本科二、三年级学生开展“重应用,熟专业”的应用阶段创新能力培养,包括专业课程理论实验、大学生科研项目初级培育、创新方法实训等,进行各类经济和管理知识、技术、实验方法和手段综合应用训练,掌握基本的经济管理学研究方法,侧重培养学生知识综合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综合实验
针对本科三、四年级学生开展“增实力,促就业”的综合阶段创新能力培养,包括跨专业综合实训、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等,对学生进行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以物流、信息、劳动法律等专业为特色的专业知识训练。
(四)创新实验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设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进行系统的自主创新实验研究方法训练,侧重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针对大四及部分优秀大三年级学生开展“提能力、保创新”的创新实验能力培养。与公司合作,用“互联网+”建设特色实战平台,打造跨学科可持续教学实践平台。
三 实现教学目标的形式
学校贯彻“深化专业基础、优化综合运用、强化创新创业”的实践教学理念,围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采用验证型实验、演示型实验、自主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的培养方式,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加强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验证型实验教学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根据实验大纲要求,进行传统实验模式的教学,突出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训练,促进实验能力培养。
(二)演示型实验教学
在学生对基本原理、概念或重要知识点有了一定了解,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对假说进行检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技能。
(三)自主型实验教学
通过开放实验室,倡导学生自主实验,突出学生的个性培养,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为拔尖人才创造成才条件。
(四)创新型实验教学
依托中心的实验教学平台和教师研究特色,通过参加各类创新实践活动,进行选题调研、文献查阅、实验方案设计、结果分析和成果总结等训练,突出创新能力、科研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综合实践教学按照“4+4”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并组织教学,在实验教学安排上,突出开放性和实验内容课外拓展,不断扩大实验室开放形式和开放范围,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和实际创新能力的提升。
四 教学方法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为适应素质教育的新形式,计算机、软件及网络不断渗入到高校实验教学中来,形成实验教学的信息化。为了运用现代手段提高实验效果,学校在实验内容、实验设备等方面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并且不断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一)软件模拟实验教学法
利用实验教学软件,采用实际经济数据或模拟数据,实验室进行理论模拟实验。此种实验方法一方面帮助学生从纯理论中走出来,利用直观的数据和现实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实验教学法
老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动脑筋,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分析、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而自主进行实验验证。此种实验方法有效促进学生对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有效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三)分组或团队实验教学法
组建实验团队或实验小组,学生在团队或小组中模拟现实中一个角色,小组或团队成员协同完成一个实验项目,同时提供角色互换的机会,让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模拟中对知识进行运用和验证。此种实验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协同工作、沟通交流的能力,并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开放实验教学法
中心每年都开设综合性、创业性、竞赛类实验项目,学生根据需求申请实验项目,实验室审批同意,学生可进入实验室进行开放性实验,中心对实验项目提供场地、设备、资金等支持。实验结束后对实验项目进行验收,对验收合格的项目给予一定的学分或其他激励措施。
五 结语
在推进综合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首先根据学校自身做好定位,根据定位制定教学体系,其中重点要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在此基础上,寻找合适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建设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得以发挥其作用,促使实践教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社会培养综合型、实践型、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磊,刘喜华,刘鸣,邱秉常,郝晓丽.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的内涵建构[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8,37(9):159-164+192.
[2]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79.
[3]蔡则祥,刘海燕.实践教学理论研究的几个角度[J].中国大学教学,2017(3):78-80.
[4]王伟芳,景永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定位下实践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本科经管类专业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8(03):56-62.
[5]陈艳.省级大气科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实践[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4(03):55-57.
[6]黄日朋,王大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数值分析》实验教学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12,14(02):117-118.
[7]陈海滨,张雄星,侯宏录.《光电子材料与器件》课程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方法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07):143-1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