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18 11:10: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解决工业工程毕业生就业难问题,通过分析国内外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提出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实践教学模式。以培养实用性人才为目标,基于校企合作,对工业工程实践教学进行模块化分析。以职业需求能力为导向,提出建设校企实践平台和模块化实践教学,强化工业工程学生职业技能,完善工业工程教学体系。

关键词:工业工程;电子信息产业;实践教学;模块化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宋李俊等.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3):131-132.

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当下发展迅速,规模不断扩大的产业,已经成为重庆市的新兴科技支柱产业。就2016年,电子信息制造业同比增长10%,超出全国工业平均4%。电子信息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超过17万亿,分别增长9.3%、14.9%[1]。调查得知,越来越多的工业工程毕业生从事电子信息产业。而电子信息产业对工业工程毕业生的职业要求不断增加。面对就业难问题,以职业技能需求为导向,就高校供给侧方面,应积极进行结构改革,培养针对电子信息产业需求的专业人才。

本文从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市场需求角度出发,以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为研究对象,分析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研究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工业工程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

一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1)实验设施设备落后。对比国内外著名大学工业工程实验室,重庆理工大学实验室条件比较落后,特别是在仿真实验方面,比较欠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运用,实验更多的依赖计算机技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引入实验室必不可少。

(2)实践教学各环节脱节。对比分析各高校工业工程实践教学发现,各个实践环节,校内实验、课程设计放在了相关理论课程后期,而相关专业理论课程间隔时间太远,引起各个实践环节相互独立自成一体,缺乏联系,导致实践效果不理想。

(3)缺少有效的实践平台。对比国内外大学,重庆理工大学工业工程专业缺少有效的实践平台。工业工程专业是一个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专业,需要深入生产一线和搭建校内实验室。同时,高校工业工程学生生产实习与机械其他专业没有区分,造成工业工程学生未了解工业工程人才的工作内容与职业能力需求。

(4)实践教学模式的不足。目前中国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偏向于应试教学、填鸭式教学,因此学生实践更多为了毕业。分析国内外高校工业工程专业,国外模块式教学更引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学生更能了解工业工程职业需求。

二面向电子信息产业的实践教学模式

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对标分析目前实践教学体系与电子信息领域工业工程人才职业需求。为保证实践教学的系统性,通过运用系统工程理论,提出工业工程实践教学模式。第一步,建设校企实践教学平台,通过不断深入的实习,使学生逐步参与到电子信息产业的生产经营过程;第二步,施行模块化实践教学,促进实践教学效果,加深学生对职业需求技能的了解,解决学生毕业就业问题。

\

 
(一)校企合作实践教学

1.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思路


就往届工业工程毕业生的调研情况来看,企业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电子信息产业系统的认知。这要求大学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各实践环节联系紧密。通过对工业工程实践教学的深入研究,提出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首先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然后以小组的方式进入企业实习,以校内外协同递进,逐步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

2.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

运用系统工程理论,结合工业工程学科特点,系统的校企。如图1所示。


\

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将实践活动分为两类,上方的是实习板块,下方是校内板块。校内包括了案例教学、校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校外包括了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将校内外联系起来的是校企合作实践平台,在电子信息产业背景下,校内外四个过程由简单到复杂,各环节相互联系,逐步强化学生对电子信息产业职业技能和工业工程学科的理解。

①实习。认识实习涵盖了企业的整个生产情况,选取重庆电子信息领域典型企业为认识对象,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提高对工业工程及电子信息产业的兴趣;金工实习与生产实习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学生完成各种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操作对企业生产运行情况进行了解;毕业实习的过程是全面的了解企业的生产过程,通过为期一段时间的企业工作,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予以处理的过程[3]。

②校内实验。以培养电子信息领域专业人才为导向,以提高工业工程大学生综合能力为目标,将工业工程三门核心课程实验建立根本性联系,保持实践教学模式的系统性。三门核心课程校内实验体系,如图2所示。



\
 


(二)模块化的实践教学

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第一步是建设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第二步是引入模块化教学。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中,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素质和技能,分析国外实践教学模式和根据以人为本和科学性的教育理念,结合重庆电子信息领域对工业工程人才的职业需求,实行模块化教学。

模块化教学是以培养相关职业能力为目标,通过将与职业能力相关课程或实践的组合,实现模块化教学,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基础从业能力,进而培养学生专业的职业技能。根据职业能力需求,模块化教学将相关知识有机组合、搭配,形成以培养能力为主要目的地模块化教学体系[4]。通过模块化教学把理论课程和实践结合起来,解决通识教育和专业领域教育的矛盾。

1.模块化专业能力的确定

调查表明,工业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有IE专员、物流供应链、市场营销、行政人力和质量岗位。

而就业于电子信息领域工业工程本科毕业生主要从事生产流程、现场、布局规划等工作。

通过调查分析工业工程毕业生在电子信息企业就业情况及其岗位对知识、技能、素质的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在生产现场从事IE工作,其次是物流和质量岗位[5]。在胜任职业岗位的目的下,工业工程专业学生应该了解电子产品的整个生产流程,以及相关工艺;较强的沟通技能和团队组织能力、分析评价与决策的能力。

基于以上能力,确定对应相关的课程与实践活动:基础工业工程及其实验与课程设计;运筹学及其课程设计;人因工程学及其实验与课程设计。

2.模块化教学的建立

模块化教学实质是教学内容的有机整合,下面是电子信息领域模块教学内容整合情况。

首先将基础工业工程和生产计划与控制、仓储、质量和成本管理、运筹学、人因工程组合成一个大模块。整合几门课程内容,删除多余的,强调重复的,打破以往课程的限制。然后将基础工业工程和生产计划与控制并入一个小模块,这样的优点是以生产流程为主线,系统的介绍生产流程的知识。

3.模块化实践教学方式

根据模块化教学理念,为实现模块化的目的,采取两种实践教学方式:

①模块教学+项目驱动。根据上文的校企合作模式,在模块化实践教学基础上,采用项目教学法;校企合作的方式是与电子信息企业建立合作,学生专业实习进入到企业中去,学生通过结合理论知识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企业提出改善要求,比如:生产流程、路径优化、设施布局规划等。将每个优化问题视作一个项目,以5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项目。该小组由组长带领组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每个组员合作分工,一起协作完成。最后得到实习报告。以上是校企合作基础上的项目教学法的大致安排。

②毕业设计结合企业实习。毕业设计作为最重要的实施方式,过去更偏向与理论、软件模拟,选题不能切合实际,学生不知道自己的方案是否能运用到实际生产中。现在,毕业设计通过企业实习的方式,学生要从成本、环境、人因、效率各个因素考量,磨炼了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以后的工作做充分的准备。

参考文献

[1]王龙兴.2016年我国电子信息行业总体运行情况及发展趋势[J].集成电路应用,2017,34(10):12-14.
[2]乐承毅,王军,冯良清.工业工程专业“三层协同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设计[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6,14(06):120-123.
[3]郑玉巧,杨萍,赵家黎,赵荣珍.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06):122-124.
[4]邵一江,刘红.基于能力导向的模块化教学体系构建——合肥学院模块化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3(04):58-63.
[5]陈卫,张红斌,李仕旭,刘显文,马焰.重庆市电子信息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调研分析[J].职业时空,2010,6(10):162-1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900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