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项目教学法是适合职业教育的一种教学方法,文章就对目前中职机械专业的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项目教学法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通过实例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等职业教育;机械专业;教学改革;教法的探索
本文引用格式:陈南.项目教学法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80):314-315.
教研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好学校的教研工作,能够有效的提高教师的素质,有利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讨教学常规,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近年来,依据省教育厅的要求,我校机械专业明确确定了教研的指导思想,即:立足于现实的教学过程,以教材大纲为主线,以“三位一体”为模式,以项目教学法为手段,以狠抓典型为基本策略,不断深入的进行项目教学法课堂教学的实验,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教给学生学法,初步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
一 正确认识项目教学法,根据教学的任务,初步确定教学目标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深认识到,中职机械专业课程当中的《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公差与配合》《车工》《钳工》等各课程在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我们必须结合中职机械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正确认识项目教学法在各课程中所能起的作用。如《机械制图》是培养机械专业学生识图、制图的基本学科,是学生学好《AutoCAD机械制图》课程的基础。《机械基础》课程是学生认识各种机械元件,了解各类机械工作原理的课程。在机械专业教研组的带领下,重新分析各门学科在机械专业教学目标,结合项目教学法的概念,修订了各科的教学计划,将各个学科分解成为不同的“项目”,结合学生的特点,使教学的架构更加明晰。
二以项目教学法为手段,落实教学目标
我们都知道,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在这里,项目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它应该满足以下条件:该工作过程用于学习一定的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能将某一教学课题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与企业实际生产过程或现实商业经营活动有直接的关系;学生有独立制定计划并实施的机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自行组织、安排自己的学习行为;有明确而具体的成果展示;学生自己克服、处理在项目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项目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实际问题;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以模具设计与制造课程教学为例,可以通过一定的项目让学生完成模具设计、加工生产、产品质量检验等生产流程,从中学习和掌握机械原理、材料处理、制造工艺以及各种机床的使用与操作。还可以进一步组织不同专业与工种,甚至不同职业领域的学生参加项目教学小组,通过实际操作,训练其在实际工作中与不同专业、不同部门的同事协调、合作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凡是学生通过自学可以解决的称为“一级目标”,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讨论可以解决的称为“二级目标”,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尚不能解决的,还需经教师讲解、点拨才能解决的称为“综合目标”。单就《机械制图》课为例,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就能画出三视图的作为“一级目标”,需要多个学生一起讨论,合作能画出三视图的作为“二级目标”,而较复杂的零件,需要教师点拨,并将任务分解到各个小组,让学生合作完成的目标作为“综合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把教学目标进行分解,减少了教学的坡度,符合“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充分体现了“以学为主,先学后讲,多人异步,当时解决”的原则,不论优、中、劣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能充分调动起来,大大有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 加强具体指导,提高教学艺术
探索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可将教学结构分为“审、思、学、理、议、问、导、评”八个字,也就是八个步骤,总结这几个步骤,是根据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况,从而有效的把以“授”为主,变为以“学”为主。这几个步骤可以根据学科不同加以删减,也可根据课型的需要改变顺序,但是,在这八个字的步骤中,“学、导、问、评”四个步骤是项目教学法着重的内容,也是开展项目教学法必经的过程。
所谓的学就是学生自学。自学是学生主动探索,求知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在教改实践中,要求各位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教学目标,再按教学目标布置预习提纲。如《机械基础》课程,在学生学习齿轮传动之前,可以给学生每人分发两个相同模数的齿轮和相应的齿轮图纸,要求学生先根据齿轮实物和图纸预习课本上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尽量弄通齿轮的机械零件图纸上各个标号的含义。通过学生的分组自学,学生能够掌握一些简单的基本的内容。通过自学,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不少学生心中有疑,为了解疑而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教师通过调查了解,使教学过程更加有的放矢。
所谓的导就是教师合理、适时的进行引导和疏导。项目教学法教学的课堂结构中的“导”是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所发挥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绝不是包办代替,只是教师因势利导,合理合时的点拨、疏导从而引起学生的思维。一节课的开始到结束都离不开“导”。每节课的课前,要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引导,如《机械基础》在讲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时,教师要通过离合器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对在汽车上的应用进行引导,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导”就没有学生的学,没有“导”就没有学生的思维和联想,没有“导”教学活动就无法进行。
所谓的问就是让学生质疑问难。我们都清楚,疑问就是获得知识的开始,有疑问才有思维,学生学习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或者对某一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鼓励学生大胆探索,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妥善的处理,不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甚至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分以下几类进行处理:①对于比较容易解答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或由学生互答。②对于与中心比较密切的问题,不急于立即解答,应放在学生学习后解答。③对于一些有争议的或者没有特定答案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后组与组之间进行解答。学生间的互答有时是会有分歧,有争论的,我们要求学生应正当的对待别人的意见,正确的就采纳,纠正自己意见的谬误之处,同时还应该敢于阐述自己的见解,给学生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在争论中得到培养。
所谓的评就是在学生完成每一个项目之后,由学生之间的互评或教师对学生的成果进行点评。学评价也就是检查项目成果,进行成绩评定。如果只检查结果的话,小组内每个同学的成绩相同,这显然是不公平的,因此应对项目的全过程进行评价,比如:观察小组工作中哪些学生是主角,做的工作多而且重要,哪些同学处于次要地位,是在别人的指导下工作的;和不同的学生谈话并提出一些问题等。另外,常常有一些学生的结果和老师的不同,但是只要学生说明原因,理由是否充分都应该肯定,并予以引导、表扬和鼓励。教师的点评总结是项目教学法的重要环节。学生的设计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在点评中要指出问题的所在及解决的方法,要总结比较各组的特点,引导他们学习别人的长处来改进和提高自己的设计,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在点评中得到提高。点评的过程既是总结以前学过的知识,提出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也成为学生一个学习的过程,提高的过程。
通过一年来的实践与探索,我们认识到把项目教学法有机的应用在中职机械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对教师的能力和学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尤其是备课的工作量,但是项目教学法的应用,更是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培养学生个方面能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会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4):75-82+108.
[3]李晓玲.行为导向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发展研究,2002(11):109-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