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2-02 11:17: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红色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有着无法替代的历史意义和思想内涵。红色家书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饱含着浓厚的革命情怀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感受红色家书传达的精神对我们个人发展有着积极意义。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家书充分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行创新和拓展,坚定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和强化高校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新时代;红色家书;思想政治教育;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瞿玮,陈恬恬.新时代背景下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1):241-242.

长期以来高校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教育,并对继承红色文化进行了诸多探索,力求将其最充分地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时代对红色家书进行深入探究,认真学习领会红色家书的内涵和意义,努力探索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让红色家书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结合,对巩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红色家书的内涵

红色家书是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是不可复制的红色文化资源。翻开红色家书,我们被其中流露的真情实感所动容,被其中蕴含的革命真理所震撼。红色家书作为革命时期的特殊存在,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1]。

(一)印证了革命志士的心路历程

“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甘愿抛头颅,洒热血。”红色家书,是一个时代的亲历与见证。红色家书大部分革命志士在临死前或是狱中一挥而就的书信,纸短情长、见微知著,一字一句都让人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悲恸和发自内心的坚毅卓坚,印证了革命志士为追求理想信念无所畏惧的心路历程。

(二)绽放了革命志士的人性光辉

红色家书,承载着一段段血泪故事。红色家书穿越动荡年代,将那时那刻的情感、人性都鲜活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让人为之动容。在红色家书中,我们看到的是革命志士们面对磨难的勇敢和直面死亡的从容,一封封家书绽放了他们的人性之光[2]。

(三)展现了革命志士的家国情怀

红色家书,蕴藏着对家的眷恋和对国的热爱。每一封红色家书的背后都是书写者对家对亲人的思念,正所谓“家书抵万金”,他们通过家书教育子女,通过家书表达对父母的牵挂,通过家书远慰亲人,也通过家书表达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3]。

二 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青年学子的发展关乎国家的发展,在新时代背景下,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

\

 
(一)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

当今全球局势纷繁复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日益凸显,同时对其工作的方式方法也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充分运用红色文化,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利于保障青年学子的意识形态正确和激发青年学子的斗志。同时,红色家书体现出来的时代精神和革命力量不断地丰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强化育人功能,不断向前发展,对青年学子成长成才大有裨益[4]。

(二)有利于弘扬并传承优秀红色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的源泉,红色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弘扬并传承红色文化意义非凡。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延伸红色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将红色文化教育渗透进高校教育的全过程育人中,对青年学子进行全方位的影响,进一步让他们传承优秀红色文化。

(三)有利于青年学子坚定信念强化意识

目前,西方文化良莠不齐的冲击着中国主流文化,冲击着广大青年学子的思想观念,甚至形成一些错误引导,致使青年学子迷失方向,走错路、做错事。在这样的形势下,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在青年学子中根植红色基因,增强红色观念,有利于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爱国意识,抵御西方文化腐蚀。

三 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

红色家书作为红色文化的一部分,要充分挖掘其蕴藏的积极意义和教育价值,将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断探索和创新育人路径,形成育人新模式[5]。

(一)将红色家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的主要途径,是传播红色文化的主要渠道,将红色家书精神内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课上课下合力,有利于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一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充分发掘红色家书的育人功能,找到各门课程和红色家书的结合点,把红色家书的内容、情感充分融入课程中,达到二者的最大程度结合,使学生通过红色家书进一步掌握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知识。另一方面,在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作用的同时,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鼓励相关教师提升自身红色文化素养,把红色家书用科学的方式运用到课程教学中来,比如中文系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红色家书的文学方式等,达到专业课程思政育人的目的。

(二)将红色家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如何培养好新时代新青年,如何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需要持续思考的问题。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施教者,我们必须先把自己放在红色基因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角度,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研究,接受红色文化教育,提升红色素养,成为红色文化的推广者、传播者。红色家书作为富含情感色彩和历史意义的红色资源,将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用红色精神引领队伍建设,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举办“诵读红色家书”等系列活动,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红色家书思维,通过丰富的活动展示红色家书的魅力,加深对红色家书内涵的理解,形成系统的认知,进一步掌握育人规律。其次,可以通过定期的专家培训、学术研讨、红色家书文学探索、红色家书实地考察等多种方式,全面增强诠释红色家书的能力。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在自身全面理解掌握红色家书的基础上坚持言传身教,将自身的知识储备外化到对学生的教育中,用自身力量引导学生、感化学生。

\

 
(三)将红色家书融入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生干部队伍是一个学校、一个班级不断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学生中的领头羊、排头兵,他们的一言一行在青年学生群体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大利器。将红色家书融入学生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红色文化对青年群体成长成才的积极作用,第一在学生干部的培养方式上,要充分运用红色家书内涵意义,利用班委会、骨干培训班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干部了解红色家书,认同红色家书的意义及其展现的革命情怀。第二在学生干部的模范作用方面,要让学生干部在红色家书的情怀中传承红色精神,用信仰点亮人生,找到人生的信念和价值,为担当学生中的模范而骄傲,勇于承担红色基因传播重任。

(四)将红色家书融入校园新媒体建设

新时代背景下,新媒体已然成为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们通过微信、QQ等方式沟通,通过公众号学习知识,透过网媒了解实时动态,充分的享受着新媒体带来的快捷和便利。将红色家书融入新媒体建设,通过新媒体建设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是挑战亦是机遇。新媒体具有传播快、信息新的特点,将红色家书融入其中,通过新媒体开拓红色文化传播的途径,开通公众号、网络宣传平台等,以贴近青年学子的方式方法进一步宣传红色文化。

(五)将红色家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校园文建设展示教育成果,巩固教育方式,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达到育人目的。将红色家书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方面可以把红色文化贯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用青年学子喜闻乐见的方式让他们感受红色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充分发挥红色家书蕴含的教育意义。一方面青年学子在校园文化建设中通过原创歌剧、音乐、影视、舞蹈等文艺形式展现红色家书,不仅可以扩大红色家书的影响力和辐射力,对于引导青年学子的行为方式、增强文化认同、提升创造力具有积极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要重视红色家书的内涵价值和育人功能,积极探究红色家书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政队伍的主导作用,提升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水平,实现育人成效最优化。

参考文献

[1]王秀彦,张景波,盛立国.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路径选择[J].北京教育(高教),2019(Z1):144-146.
[2]武娜娜.新时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路径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9(04):45-47.
[3]张媛.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消费结构形势分析及对策建议[J].金融经济,2019(14):24-26.
[4]胡守敏.新时代背景下高校“三全育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14):68-70.
[5]巴云奇,刘长春,叶柱良.新时代背景下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精准化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1):149-1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92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