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基层党组织是我党执政的根基,同时也是我党与群众进行联系的桥梁,高校基层党组织同样如此。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应当进行创新,这样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获得更好的工作效果。本文对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要求,探索了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高校基层党建的创新路径,希望有助于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创新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王祎玲,陈伟,柴敏,等.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的创新路径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81):194-196.
习近平主席对于基层党建工作给与了高度的重视,他曾在十九大中提出,基层党组织是保证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能够得到落实的基础保证,因此必须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给与大力支持。基层党组织的主要功能就是吸收党员,并且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同时还要积极增进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工作,这样才能做好立德树人工作,持续提升高校办学水平,为国家培养出思想政治水平较高的高素质人才。而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任务进行党建工作的创新,并以此来达到新时代下党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基于此,笔者对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索。
一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创新的重要性
(一)时代发展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下,中国共产党对基层党建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十九大报告中曾经指出,应当全面推动党在政治、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应当注重制度建设,更加深入的开展反腐斗争工作。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必须注重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这样才能顺应时代发展要求,达成党对基层党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1]。另外,新的时代发展形势下,党对高校教育事业的开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重要场所,应当充分发挥其培养人才、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等方面的功能,并且在党的领导下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而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引导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高校基层党建必须通过创新的方式来保证其能够继续引导新时代下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二)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发展的动力
高校是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主要阵地,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学子,而且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高校学生和教师的思想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这就给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必须通过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探索能够应对时代新挑战的工作方法、模式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发展,使其能够正确引导高校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价值观,这样才能促使其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接班人[2]。另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有助于高校寻找更适合的工作方式来促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风建设工作等相关工作的开展,为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和谐稳定的校园氛围和环境。
二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的要求
新时代下,党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主要从全面从严治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教师队伍能力这三个方面对其进行阐述。
(一)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对全国各地、各个机构和部门的基层党建工作提出的整体要求,高校基层党建也应当重视这一要求。根据这一要求,高校基层党建部门应当重视政治建设工作,并且将其贯穿于高校各项工作当中,同时还应当制定严格的政治标准,以此为依据开展基层党支部的政治建设。高校基层党建部门应当注重组织建设,注意加强党员教育工作,并且注重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培养,健全组织体系,同时还应当强化自身在思想引领方面的作用。另外,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做好纪律建设工作,确保党组织成员能够严格遵守党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且养成严守党纪的意识,同时还应当注意强化高校在师德师风方面的建设工作,完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一些违反党规党纪的行为,并对其进行严肃处理,这样才能创建清正严明的教育工作环境。
(二)创新融合发展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应当以融合发展为主题。首先,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应当注重应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与各种网络新媒体进行融合,利用新媒体的文化传播功能,将社会主义文化传递给全体高校学生和教师,同时还可以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从而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应当注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高校教育工作的融合,同时在高校教育改革创新的基础上推动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当然也可以在高校基层党建创新的基础上推动高校教育改革的创新,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融合、相互推动,可以进一步促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与高校教育工作相适应,从而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3]。
(三)提升教师队伍能力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对教师队伍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提升教师队伍能力。首先,高校教师是高校基层党建部门的主要成员,因此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开展需要高校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工作结合起来,为基层党建活动的顺利开展创造机会,让党建活动能够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科研活动中,进一步提升党建活动的效果。其次,应当加强对相关高校教师的党建工作培训,使其对党建工作的具体情况、党务知识等都有一个明确的了解,这样其在日常教学科研活动过程中,才能够有效的将党建工作融入其中[4]。另外,应当通过经验交流会的方式,让高校教师进行相关方面的经验交流,这样可以使其借鉴他人经验,从而进一步促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存在的问题
十八大以后,各大高校对于基层党建工作都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并且积极开展高校基层党建的创新工作,虽然这一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旧未能达到预期,同时在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下面我们对这些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一)存在工作认知偏差
新时代下,高校教育事业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最为主要的就是高校之间愈渐激烈的竞争形势。而高校教育之间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科研教学、毕业生就业、考研等多个方面,学生在选择学校的时候也会将高校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作为主要考量标准。在这一形势下,高校将工作重点也同样集中在了这些方面,并且将政绩作为评价高校党组织工作效果的主要标准,而对于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并未给与应有的重视。这就导致,部分高校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时缺乏应用的主动性、自觉性,这种情况下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开展自然被忽略。部分高校单纯的依照党章以及上级组织的相关要求来开展党建工作,而且很难保质保效的完成相关的党建基础工作,党建工作效果自然不好。另外,基于高校管理层的工作认知偏差,高校党建工作落实不到位,高校党组织中的很多党员缺乏相应的政治觉悟,在参加各种党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有形式化、敷衍性的表现,并且未能严格按照党规党纪来要求自己,以致出现了一些违反党纪党规的问题。
(二)基层党员理论学习形式化
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就是党组织成员有较高的业务素质、政治觉悟、理论知识等,而为了做到这一点,高校基层党组织需要持续不断的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但是,在这些学习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存在理论学习形式化的问题,以致无法活动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包括两点:一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并未进行学习渠道、方式等的创新,无法有效利用各种新媒体、网络等信息化学习方式来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二是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学习内容单一,当前高校基层党组织在学习内容制定方面大部分都是上级传达的各种文件精神,学习内容不够全面系统,因此很难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基层党组织成员大多数是高校教师,他们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教学任务,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基层党建理论知识的学习,通常通过网络学习的方式敷衍过去,很少参加相应的实地考察学习活动,学习效果自然无法保证。
(三)工作运行机制不完善
我党在党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将制度建设贯穿始终,这同时也应当是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建部门在制度建设方面的工作仍旧有待加强。当前,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存在制度建设陈旧、虚设、空洞等方面的问题,这就导致其无法与当前的发展形势相适应,从而影响了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开展。另外,部分高校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不够完善,党建工作与高校行政工作之间处于分离状态,以致党建工作的开展脱离了高校的现实情况,很难进行相应的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化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党建工作的效果。除此之外,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任务分配不合理,当前多数高校将大量的基层党建工作分配到了基层工作人员身上,但是基层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非常繁重,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保证相应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又何谈党建工作的创新,这也是影响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的创新路径
(一)加强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视
新时代下,高校之间的竞争形势愈渐激烈,高校在加强科研教学管理、提升就业和考研率等的同时,也应当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给与充分的重视。而想要做到这一点,高校领导层需要正确认识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在促进高校教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只有主要高校领导层才能自觉、主动的开展基层党建工作,并且重视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开展[5]。高校除了严格依照党章以及上级组织的相关要求来开展党建工作外,还应当重视党建基础工作的开展,并且从多个角度进行党建工作创新,这样才能提升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效果,使其与新时代新的发展形势相适应。另外,高校管理层应当积极修正自身的工作认知偏差,保证高校党建工作落实到位,并且注重提升党组织成员的政治觉悟,使其能够积极、主动、认真的参加各种党组织活动,并且严格按照党规党纪来要求自己,避免出现违反党规党纪的问题,创建积极向上的党建工作环境。
(二)构建学习型党组织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正确认识到学习在党建创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努力将自身建设成为学习型党组织,保证各项党建学习活动能够取得最佳效果。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注意进行学习渠道、方式等的创新,有效利用新媒体、网络等信息化学习方式来激发党员的学习热情,从而保证学习效果。在学习内容制定方面,除了进行上级传达的各种文件精神的学习外,还应当根据党组成员的学习需求制定完善的党建学习计划,并以此为参考来制定学习内容,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另外,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组织成员参加各种学习成果交流活动,并且引导其将这些理论学习成果应用到实践工作当中,做到学以致用。除此之外,基层党组织应当注意引导党员建立终身学习观念,并且努力将学习和工作融合到一起,同时还要注重创建团队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成功构建出学习型党组织。
(三)完善工作运行机制
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将制度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则。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持续推动制度建设工作的开展,根据时代发展形势进行制度创新,同时应当保证制度的设置与高校的现实情况相适应,并且保证各项制度的顺利落实,这样才能为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制度基础。另外,高校基层党组织应当持续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将党建工作与高校行政工作结合起来,保证党建工作的开展与高校的现实情况相适应,在此基础上才能进行党建工作的创新,同时应当保证各项党建活动能够落到实处,收到实际效果,这样才能保证党建工作的质量。高校可以使用分工负责的方式进行基层组织建设和管理,采用团队负责的方式,将党建工作进行合理的划分,每个工作人员负责一定量的工作和学生,这样既能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而且还能进一步增进学生和党组织之间的联系,提升党组织的基层影响力,同时也增强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另外,高校基层党建部门应当积极鼓励马列、思政等各个科目的教师积极参与基层党建工作,强化党建工作队伍的力量,保证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五 结语
新时代下,高校基层党建创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时代发展和高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促进高校党建工作开展的主要动力。为了达成我党对高校基层党建提出的各项新要求,并且持续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效果,高校应当加强对基层党建创新工作的重视,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创新型党组织,持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运行机制,保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黄敏,梁靖.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的新要求与新路径研究[J].领导科学论坛,2019(13):75-79.
[2]王益群.新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创新的困境与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9(19):29-30.
[3]马昌群.高等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26):112-113.
[4]赵楠.高校党建文化品牌建设融入红色元素问题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5):262-263.
[5]屈朝霞,康超.高校基层党建与教学科研融合的创新机制探究[J].党史博采(下),2019(01):45-4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8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