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阶段,在人们的需求和社会需要的迅速推动下,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走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在中等职业院校中,教育事业是其发展的重要任务,做到优秀的教学工作是其重要的发展理念,因此教育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数学学科无论是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或者高中阶段,都具有非常大的重要性,当然在中等职业院校中,其重要性也不容忽视。然而,数学学科是一门难度比较大的学科,学习起来比较困难。因此,需要在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实施方面多做出一些努力,使其与新的时代发展背景相互协调。
关键词:职业;院校;数学课程;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宁培毅.新时代背景下职业院校数学课程的改革与实施[J].教育现代化,2019,6(80):355-356.
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社会上的其他方面都获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教育事业也不容落后。通常来说,因为教育教学工作始终是关系国家发展的关键所在,良好的教育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培养优秀的接班人,能够提升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推动我国文化发展的进步。对于中等职业院校来说,教育更是重要任务,为社会主义培养更多专业的、优秀的人才是中等职业院校的主要工作。中等职业院校创造的好的教学成果也可以促进我国整体教育取得进步,使其进入一个更好的水平阶段。因此,本文主要提出了现阶段中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课程改革提出具体的解决建议和措施以供参考。由此可见,本文探讨的这一问题颇具现实性研究意义。
一 职业院校数学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新时期,中等职业院校发展地越来越迅速,其专业设置更加完善,越来越符合社会的经济发展条件,并且,其整个发展过程也更加有科学依据,而且灵活性比较高。而数学作为课程中比较重要的一门学科,必须要紧跟时代需求,顺应时代发展,和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成果共同进步。然而,中等职业院校的数学教学工作在现阶段却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数学研究工作的专业性越来越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有待提高,并且,教材中的很多内容已经和现代发展脱节,过于陈旧,这极其容易导致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产生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提升。
(一)改革观念不足,改革意识落后
现阶段,大多数的职业院校在改革思想方面依然不够积极,安于现状。然而,改革势在必行。数学课程作为学校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其教学活动必须与时俱进,如此才能够保证传递给学生的知识是更加实用的、先进的数学知识,从而才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加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实践。然而,目前大多数的教师都不能够积极学习现代教学技术,改革意识比较低,不能够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教学方法去展开课堂活动,不重视数学课程地改革,这会对数学课程的改革形成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教学设置有待完善
目前,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教育事业上的投入也不断增加,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有了完好的前提条件。自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被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中等职业院校更加重视人才的培养,积极购置现代化教育设施和教育场地,给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更好的基本条件。比如:深圳某职业院校建造了一个面积高达九十平方米的实验室,为全校师生做实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支持。然而,现阶段的教育活动在应用实施时还是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比如:大多数院校的课堂活动仍然只是通过黑板教学来展开,这种授课方式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书写板书过于占用上课时间、讲课方式过于单一等问题依然会影响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质量的提升,学院可以结合现代化科技发展,多利用PPT等先进的课堂教学设施,这样一来,不但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还能节省书写板书的时间,为其他的课堂活动留下更多的时间,所以,现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工作在开展过程中,其设施依旧有待完善。
(三)数学教材内容有待改进
如今,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层次的有效性提升,我国的教育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需求逐渐进步,教育教学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然而,现在仍然有很多院校使用的数学教材已经不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其内容过于陈旧,理论知识也缺乏新意,不能做到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这极其不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由于其缺乏现代技术的注入,所以学生在对陈旧教材学习之后,会有很多不懂的知识,更会存在很多学生没有了解到的知识,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参照和教师授课的依据,具有非常重大的作用,所以,数学课程的改革必须要与教材改革相结合。
二 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的改革措施
(一)数学课程改革与专业课程改革相统一
在任何的学校教育中,科目的设置都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育的具体需求展开的。人们的生活涉及各个层面,因此,教育也要具有多样性,不能仅仅涉及某个层面,而是要根据人的真实需求和社会的发展需要来设置不同的教学科目,保证对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教育需求的满足,如此才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所以,中等职业院校也是如此,学校会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需求,设立不同的专业学习内容,针对学生不同的特长和爱好,在各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所以,数学课程改革固然重要,但其他科目也需要被重视,只有做到各科目协调、统一的发展,才能保证院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成果,也才能保障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数学课程的改革需要与其他专业科目紧密联合,不可过于脱离其他科目。除此之外,不同专业的课程之间是有一定的联系的,很多知识都是相互贯通的,很多其他的专业课程中都会涉及数学知识,需要数学知识的合理运用。比如: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课程当中会涉及微积分的知识,所以在进行数学改革时,也要结合电气自动化课程的需求情况来进行,在加强数学教学成果的同时,也要重视其他科目的成效,充分尊重专业课的具体需要。
(二)数学课程改革与教材改革相统一
在数学活动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课堂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若想学好数学,则必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除此以外,还有很多的因素都需要被重视起来。比如:教材对于我国新时期的中职院校的数学课程改革与应用工作而言是十分关键的内容。它不仅仅是帮助学生获得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依据,也是教师主要依据的教学支撑,并且,它还是该学科对课程计划遵循的体现。教材可以明确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知识的范围;教学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得以实现的基本用具;教材有助于各个教学阶段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的安排。所以,一本好的、与时俱进的教材能够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能够有助于教师教学活动的展开,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提升学习效率。所以,进行课程改革的同时,必须重视教材的改革,使教材紧跟课程改革,二者协调、统一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注意改革的节奏,切不可过于激进,导致教材改革不符合实际需求,反而导致教学效果适得其反,所以数学课程改革要与数学教材的改革严密结合,并且,要做出合理的改革计划,同时合理、准确地加以实施,如此一来,才能够促进数学课程改革的更好提升。
(三)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改革相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合适的、良好的教学方法能够有助于获得更加高效率的学习效果,而消极的、不合理的教学方法则会阻碍教学效率的进步。所以,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其教学成果也各有差异。实际上,教学方法也就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使用的行为方法的总结。教学方法体现了特定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思想,其目的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方法也不是完全独立存在的,它要受到教学内容的制约,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进行调整出合适的状态。同时,教学方法也受到课堂组织形式的制约和影响。课程活动和各个方面是相互联系并且相互制约的,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点,所以,数学课程的改革必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相结合。比如:教师在组织课堂时,可以改变以往讲授的方式,使用启发性原则来展开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主动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提升学生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具体的解决问题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增强其实践能力。对于提问方式也可以采用启发式提问方法,而不是直接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其被动学习。
(四)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师自身进步相统一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占着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有良好地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积极学习,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策划者,所以,教师必须要做到关切学生的成长,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已有经验,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前提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所以,学生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正确地引导学生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学习的渴望。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应该鼓励学生学习。数学学科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所以,学生在学习时难免会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这时,如果教师一味地催促只会使学生焦虑紧张,而适当的引导和鼓励则会有助于学生调整好解题的情绪,帮助其更顺利的学习数学难题。除此之外,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应该注意合适的态度,做到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统一的原则,为学生良好的学习提供前提条件。
三结束语
综上,数学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职业院校课程中的重要性也很大。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数学课程越来越受到社会上各界人士的重视,无论是教育界人士还是社会公民,抑或是在校学生,都明白数学在整个教育事业中的重大意义。因此,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数学学科的发展,积极改革,紧跟时代的步伐,在教学方法、教材、教师素质等一系列方面都进行合理的整改,不断地完善数学课程的发展,从而保证院校整体的教育水平的稳定提升和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福明.试论新时期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9:6.
[2]徐小丽.高等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改革研究[D].苏州大学,2010:78-80.
[3]李继玲.高职“数学技术”课程模块建设的思考[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89-92.
[4]马忠林,胡炯涛.数学教学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5]徐斌艳.数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