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评价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30 16:29: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过程中,信息技术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优化了教学过程中的多个环节,不但使教学方式、方法变得更为丰富和生动,对于教学评价的完善也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中职机械专业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想让学生真正具备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教师就应该做好教学评价,做好相关的指导。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课前、课上和课后整个环节的教学评价,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笔者主要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评价的策略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希望有助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评价;可行性;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向蓓蕾.信息化环境下的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评价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5):122-123.

新课程改革将学生动手能力的高低,作为衡量一所职业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实事求是地讲,与以往相比,新课程改革带来的项目教学、理实一体化等教学模式,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确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也要意识到,这与新课程改革下机械专业基础教学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在当今信息化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应该注重思考如何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评价上的优化和完善,准确判断教学效果,从而促使教学过程更为科学高效。

一 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评价改革的可行性

教育理论对于教学过程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如果运用不同的教育理论,那么教学评价工作在目标、方法和效果等方面也会呈现出多样性。传统上的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落后,教师一般就是通过试卷的方式进行考察,通过分数的高低进行评定,只关注最终的教学结果是否符合预期的教学目标,对于学生的努力学习过程缺少重视,这样的教学评价是片面的,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成长。

职业教育在我国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形式,职业院校的办学特色就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生产建设需要的职业技能人才,要促使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培养出具有丰富专业文化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现代信息技术具有网络化、智能化和互动化等特征,具备丰富的教育资源,拓展了教学空间,这都促使教师的教学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学生逐渐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有助于师生互动性评价的科学开展[1]。所以在信息化环境条件的支持下,教学评价必将会更加科学和完善,教学改革必将会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二 信息化环境下中职机械专业教学评价的策略

(一)课前评价,良好完成预习任务


课前是教学评价开展的首要阶段,学生如果在课前就能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预习,做到心中有数,带着问题进入到正式课堂听讲中,这样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中职机械专业相关课程的知识点比较繁多,涉及面广,理论性很强,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会觉得晦涩难懂,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所以学生在课前就应该通过网络搜索查询的方式整理和分析相关资料,了解相关的信息,这样在理解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更为轻松和高效[2]。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的学习自由度很高,对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有着更高的要求,学生应该做到学习上的自律,学习不要盲目,可以借助网络进行有目的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可以为学生提出预习任务书,让他们课前做好预习工作,对学生的预习任务量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确保预习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判定”这部分机械知识时,教师就可以运用班级QQ群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可以让他们运用电脑、智能手机在网络上搜集与机器、运动副等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资料,了解常用的机器结构,然后将这些预习成果通过学习平台上传或发送给教师,教师要对学生的预期完成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且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明确自己预习中存在的不足,从而在以后的预习中会变得更好。

\

 
(二)课上评价,理解和掌握学习重点

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学评价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课上教学评价的开展,教师要做好科学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要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对教学过程和方法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即时的评价,通过自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的开展,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学习中的重点,调整教学进度,最终构建高效课堂[3]。

还是以“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判定”这节课的教学为例,对于课堂导入环节的设计,教师可以一上课就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显示出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入到课堂。对于课件中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平台进行回答,积极主动的思考研究,在提交之后系统会即时判定结果是否准确。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整合分析,得到铰链四杆机构的三种基本类型,明确判定方法,将小组的讨论结果通过学习平台进行提交确认,如果系统提示错误,则需要反思和重复讨论学习,直到结果正确。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设置知识竞答模块,在学生了解本节内容后,可以通过鼠标点击的方式判断各种机构的类型,比一比哪个小组能够又快又准的得出结果,激发出学生的竞争意识。在题目设置上,教师可以提出关于“能否通过杆长关系判断机构类型”的题目,每个学习小组通过自评和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并认真填写电子评价表,然后上传到学习平台,由教师进行统计,这样教师就能及时了解到课堂教学开展的效果,一旦存在问题也可以及时的改进调整,确保课堂教学能够有序的不断推进。

最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分发练习题,进行课堂在线检测,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掌握当堂内容,消除各种疑难问题。在这样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评价活动,实现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体现出了导向、调节、激励的功能,这样的课堂教学必然会是活跃且高效的[4]。

(三)课后评价,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也是教学评价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阶段,虽然教学内容已经传授、讲解完成,但要想确保真正地实现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地理解掌握知识,还应该关注课后评价环节,通过学生的题目练习情况完成对教学成果的检验。中职机械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完成后,要为学生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当学生完成并提交之后,要仔细查阅学生的答题情况,对完成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若是完成不好的可以要求进行复习和再练习。这样,教师和学生都能够认识到最终的课堂教学成果,通过将教学评价从课上延伸到课后,突破了课堂教学空间和时间的束缚,真正的指导学生及时巩固课上所学知识,熟练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在学习的道路上也会更加自信。另外,教师还可以在教学平台上发布调查评价量化表,让学生参与进来,课后对本节课的开展情况进行全面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也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并且充分体现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学延展性的特征[5]。

三 结语

总之,合理运用信息化环境进行教学评价,能够及时有效地收集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信息,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利于学生自主性、探究性及创造性地去学习,激发出学习积极性。中职机械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注重在教学中合理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借助网络平台对教学评价进行改进和完善,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一个有力的手段,在确保教学效果的同时,也能促使教师在专业教学能力上得到不断的提高和发展。

\

 
参考文献

[1]赖文继.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探讨[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5(03):162-165.
[2]芦孝民.信息化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决策探索(中),2018(04):57
[3]钱三波.信息化环境下的机械专业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5(14):82-83+93.
[4]詹祥飞.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2):230.
[5]艾美红,孙援援.信息技术在中职机械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7,15(02):154+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88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