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改革浪潮引发的思考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30 11:43:3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教育大辞典》里面谈到教育教学改革是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的改革。当今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电子信息的发展,网络的普遍,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传统性的依靠纸张和课本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师占据课堂灌输的讲课模式或者填鸭式的讲课模式己经不能适应信息化、网络化环境下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大学英语的高等教学。所以,从事于英语教学的老师们都看到,一场必然涉及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结构乃至整个英语教学体制的革命,即以网络多媒体为大学英语教育平台的改革已经在发生,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自主学习能力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对该的探讨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信息化环境;大学英语课堂;改革浪潮

本文引用格式:王喜霞.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课堂改革浪潮引发的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81):323-324.

一 大学英语课堂的变化

《教育大辞典》里面谈到教育教学改革是旨在促进教育进步,提高教学内容、方法、制度的改革[1]。当今时代的进步,特别是网络的普遍,使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在我国,大学英语多媒体教学的试点是从1999年开始的。本人2004年进入到高校从事英语教学。2008年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开始引进很多的涉及到要用电脑和网络的教材。从此以后,本人也开始并卷入到了大学英语网络和信息化改革的洪流里面。如今,纵观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各种形式的教学模式,从上海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这些名流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到我们长理工大学以及职业学院的英语教学,还有高中英语教学等,都掀起了多媒体网络辅助的英语教学的浪潮,大学英语教学的反反复复的改革尝试的论文也很多,大家都在思考、探索。英语教学工作者要如何才能做好英语课堂教学?如何在当今时代下利用众多的英语教学平台和媒介帮助英语教学?如何更有效的发挥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如何更好的使用这些辅助传媒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和提升学生们的兴趣,是当今大学英语教师以及教育界所关注的。

70年代出生的我记得那个时代在县城的重点高中读书时,我们的英语老师训练我们的听力是提着很大的录音机放课文的磁带,而且,录音机不是每个老师都有,是学校公共的教学资源。我们同学们也不是每天都可以听课文的磁带,因为我们自己没有录音机。那时,也没有其他的电子产品或设备帮助我们学习英语。

时代在进步,如今英语如今在全球广泛使用。我们那个时代,大多数人学的是哑巴英语,就是语法学得还好,阅读也可以,就是不能开口说英语。主要是我们缺少资源的利用,缺少平台的支撑。不像如今的21世纪的社会和校园,什么资源都有。在大学校园,我们现在几乎每年开学和暑假都有英语教学的培训和教学设备以及新的教学资源的培训。我从事于英语教学已经近20年,反思从教的过去20年历程,展望未来的大学英语教学前途,认为当今时代是一个很好的时代,特别是对于英语的学习,教学资源丰富,教学设备改良,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的运用让课堂教学不再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一样。

我们来看看国家对英语学习的重视,对历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指南对教学目的的界定:1980年自要求大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1986年的大纲要求是除了阅读能力以外,还要一定的听力和初步的说的能力;1999年,提升到除了阅读,听力,口语表达以外,还要提升文化素养;2007年的大纲中重点提到加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2015年的大纲除了以上的还提到要加强综合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意识,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有效使用英语。我们的国家教学大纲的要求不断提升大学英语教学的要求。现在我们看国家制定的英语教学目标(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陈敏哲博士2019年上半年来长沙理工大学的讲座里面谈到国家对不同层次的英语教学设定了不同的目标,包括大学英语[2])。

\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所以,从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的设定,我们可以看出来,大学英语作为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课,是很重要的。包括学分的设定也可以看出来,比如,我们长沙理工大学一二年级的公共英语学分是每个学期有4个学分,大学英语两年的学习一共有16个学分,这个比重在整个大学的学分里面算是很高的,由此可以看出,在大学生的培养计划里面,国家对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视。虽然,现在大学英语各种改革在进行,我们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英语学习学分现在大一的学生是每学期3个学分,大二开设提高课程,比如学术英语课程,通用工程英语,目标是与专业英语的学习打通。

其他高校也是早就在进行各种改革,上海的高校率先进行。长沙理工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尾随上海高校的脚步。但不管改革如何进行,大学英语的教学都以英语的实际使用为导向,通过学习,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专业学习和职业岗位等不同领域或语境中能够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语交流,进行论文资料包括外文资料查询,英文写作,特别是外贸英语,工程英语的学习帮助学生们有效使用英语。如此看来,结合培养目标,为了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大学英语在教学上必须结合时代进步做出调整。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的教材、我们的教学平台、学生的教学资源、教学内容等都要做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改革变化。

二大学英语教学的转型的模式

目前,英语的教学基本都是在转型。现代信息技术通过网络以及各种平台进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信息化时代为外语教学提供了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前所未有的丰富资源[3]。譬如说,新视野视听说的学习,U校园平台,FIFI口语教学平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有很大的帮助。现在推广使用的视听说教材是听力、口语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在是那种被动的听力,通常会配合视觉画面,非常带有趣味性。让英语学习和教学带有趣味性,增加生活的元素,这样的教学改革会提升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大学英语大力推进最新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继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教师要明白,带着趣味性的学习会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元素把教学内容趣味化需要老师们费心思去挖掘教材、设计好教材。U校园平台,FIFI口语教学平台的开发和使用为大学英语教学和学习提供了很多丰富的资源,学生只要下载APP就可以使用,更多的选择空间、更多的内容可以课外自主学习。所以,调查表明,大部分同学比较喜欢U校园平台和FIFI口语训练平台,教师的管理也很方便。

但是,老师们也是面临挑战和压力,虽然多媒体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把老师从繁重的课堂讲解教学中解脱出来,也有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听说自主练习。因此,相比较过去,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时在不断进步,不管是“翻转课堂”[4“]雨课堂”,还是“随行课堂”,都需要借助网络,借助信息化技术。所以,我们长沙理工大学现在基本在每个教室都安装多媒体教学平台,有利于大学英语老师开展英语教学现代化。让英语教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跟上世界的发展步伐,同时,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模式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中国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如今,我还非常清晰记得我的老师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模样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两种教学模式有机结合,平衡传统课堂教学与网络电脑教学的关系。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的网络教学成为英语教育中的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影响当今的教学,我很少去做着方面的评估,希望有机会可以做做,但是,既然,大家都在大力推广,在高校是如此,所以,这就是时代所驱使。

三结语

中国的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一带一路”的策略在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的学生通过学习和使用英语,可以直接了解国外前沿的科技进展、管理经验和思想理念,学习和了解世界优秀的文明,同时可以在“一带一路”的影响下有效传播中国的文化。所以,在国内国际形势下,英语已经不仅仅是一门语言工具,而是为学生们作为国家普及高等教育的受益者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完善个人职业规划,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媒介。时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目前是百花齐放,包括教材和教学模式都在更新变化,我们该如何选择最好的资源,如何精心设计好课堂,如何提升教学效果很重要。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要有眼光和眼见,要有宽广的胸怀,善于接纳新事物,善于学习新技能,要适应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新要求,主动适应信息化环境下的变化,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是时代所驱使[5]。

\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896.
[2]陈敏哲.基于网络平台的高校英语写作课程开发策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7(3):95-102.
[3]邓刚.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的一些相关问题[J].中国外语,2007,4(3):10-14.
[4]苏晓俐等.国内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教学研究评述[J].外国语文,2019,35(1):142-148,155.
[5]王喜霞.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交互式教学探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1):210-21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88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