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节能减排竞赛活动为抓手,可持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实践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7 09:43:4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顺应国家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以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为依托,指导学生参与了第六届至第十一届的节能减排竞赛。期间,选送参赛项目超过22项,选送参赛学生超过120人次,获奖参赛项目超过17项,获奖学生超过100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8次,获得国家级三等奖9次,优秀组织奖1次,可持续地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本文结合笔者6年的实践经历,从专业素养培养模式特点分析、实践成果、培养模式的作用等三方面阐述了以节能减排竞赛活动为抓手,可持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教学实践活动,旨在为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模式的开展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节能减排;专业素养;可持续;培养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刘德明,等.以节能减排竞赛活动为抓手,可持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9,6(82):199-200.

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以下简称“节能减排竞赛”)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利用竞赛手段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增强大学生节能减排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开拓大学生科学视野,提高大学生创新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社会调查能力[1]。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阐述了如何借助节能减排竞赛可持续性地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一基于节能减排竞赛的专业素养培养模式特点分析

以节能减排竞赛为抓手的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模式,经历6年多的实践,提高了参与学生的专业素养,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笔者认为此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基于节能减排竞赛的专业素养实践,可持续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竞赛可以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重要意义的宣传,增强大学生的环保意识、科技创新意识及团队协作精神。学生以节能减排竞赛为主线,在作品孵化阶段、初成阶段、成熟阶段都处于自主创新实践环境中。作品孵化阶段,学生需要独立查阅相关文献并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自主学习能力[2]。此外,还需团队成员集思广益,进行多次沟通讨论,通过交流过程迸发出新思路、新想法,甚至于意见不同时的妥协过程,都可以使参赛人员认识到团队协作的更深刻的意义;作品初成阶段,学生需要对产品的技术性、经济性进行合理分析,通过反复试验选出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的最佳方案,除了需要应用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外,还需进行多学科合作,这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乃至学习其他相关专业内容不断融会贯通的过程;作品成熟阶段,学生需要对作品的市场推广性及创新性进行分析,作品除了接受来自高校评委的点评还需接受来自企业的考验。作品形成的各阶段均有竞争性,学生可以提高创新实践的综合能力。6年来参赛学生人数显著上升(如图1)。



\

 

(二)基于节能减排竞赛的专业素养实践,成为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为使培养模式得以持续,构建了两个清晰的学生组织架构,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协会与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科技创新实践团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通过将专业知识与竞赛进行结合产生创新实践项目。组织、选拔比赛过程全部是由本科生自行举办,通过赛事可以锻炼学生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创新能力;创新实践项目以本科生自主性为原则,在导师和研究生的指导下自主完成课题设计,人员分工、进度安排、实践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本科生的主观能动性[3]。近6年多来参与人数超过370人次,占专业学生人数的80%以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新积极性。

(三)基于节能减排竞赛的专业素养实践,成为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基于节能减排竞赛的专业素养实践,成为实践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本科教学体系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是培养本科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本科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逐步增强本科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通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进一步夯实专业的相关理论知识,使学科教学方法和途径更加丰富。

(四)基于节能减排竞赛的专业素养实践,构建了成果转化平台

学生经过竞赛考核的实践创新成果,可以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迅速转化为专利或者转化为企业实践成果。作为新形势下的新工科,必须与国家产业产略方向相结合,创造出有社会价值及行业认可的创新实践项目,学生通过参与竞赛过程可以更加全面地审视自己的作品,并且将成果以各种形式进行转化,使之成为更符合当今时代潮流和社会市场需求的产品,增加高校的社会参与度,为社会做贡献。同时,学生可以提前一步了解社会走向,为以后工作进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拓展原本的思维方式与科学视野,掌握如何把专业知识应用在社会工作中[5]。

二 可持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实践成果

所有的教学模式均应经得起实践检验,以节能减排竞赛活动为抓手,可持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实践,激发超过370人参与以节能减排竞赛为中心的各项创新实践项目,取得了大量的各类奖项和学分奖励,经过6年多的构建和实践取得主要成果如下。

1.有计划地以节能减排竞赛为抓手,使可持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活动成为专业教学制度化工作,让专业老师与学生均自觉自愿地参与各项实践创新活动。在每年的实践创新活动中,我系师生均取得优异成绩,不但为学校与学院争取荣誉,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专业素养,《以节能减排竞赛活动为抓手,可持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实践》获得2018年福州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在实践该教学模式的同时,促进了我系与校外企业的合作,并建立了多个校外实践基地,这些校外实践基地可以为本科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技术、场地、设备等资源。在创新实践活动中表现优异的本科生,有机会获得知名企业的实习机会,甚至成为部分本科生的毕业去处。

3.实践该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我系连续组织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第六届至第十一届节能减排竞赛,选送参赛项目超过22项,选送参赛学生超过120人次,获奖参赛项目超过17项,获奖学生超过100人次,其中获得国家级二等奖8次,获得国家级三等奖9次,优秀组织奖1次。从持续6届参赛情况来看,以我系师生为主的参赛队伍,历届获奖名次及数量均位列福建省参赛队伍的前茅。

4.激发了超过370人次参与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各项创新实践活动,如如挑战杯、交通科技大赛、水利创新大赛等,参赛项目超过50个,部分参赛项目成果转化成学术论文或者专利。

三结语

节能减排竞赛不仅是一项学科竞赛,而且是一个系统性、全面性的项目,通过笔者近6年多的实践经验表明,以节能减排竞赛活动为抓手,可持续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模式可以有效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可以满足专业发展、学生就业和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创新创业实践训练,能够提高专业发展水平、学生的竞争力和未来发展前景。

(2)可以强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该模式的培养可以拓展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激发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兴趣,充分发挥本科生在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从而获得较高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意识,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3)将创新创业活动与实践教学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该培养模式能够完善管理运行制度、竞赛选拔机制、项目实施保障、成果转化机制,使学生专业素养培养方式可持续发展,并且务实高效,成果倍出。

\

 
参考文献

[1]胡欣敏,杜龙兵.以节能减排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实践能力[J].广东化工,2013(01):129-147.
[2]张姿炎.大学生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途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4(03):61-65.
[3]李陈辰.以赛促学: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优先选择——以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大赛为例[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10):62-64.
[4]赵亮,孙军,徐德良,等.基于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竞赛的能源动力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6(37):72-74.
[5]郑征,李伟伟.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07):195-1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82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