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以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5 16:40: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是基于学生的需求让学生对课程和带教方式的评价,发现临床技能课存在的问题,探索临床技能课优化方案。方法是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进行研究,定量方法主要探索各类学生觉得技能课需要调整的内容的比例,定性方法主要通过访谈了解学员觉得课程需要调整的原因以及带教老师的带教情况的分析。结果是部分无法进行模拟操作的课程,如创伤急救、刮宫手术等操作需要进一步优化,去掉或者作为选修内容给学生学习。带教老师需要更好地对临床技能进行示范,不能只以讲授的形式呈现。结论是临床技能课需要多样化的授课形式,例如PBL、VR或者网络课程等形式。课程内容根据学生的需求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内容,在保障内容的情况下,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

关键词:临床技能课;教学效果分析;信息化平台

本文引用格式:张思冬等.以需求为导向的临床技能教学效果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83):141-143.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linical Skill Teaching Basing on the Demand of Students

ZHANG Si-dong,HUANG Yun,SHEN Yan,ZHOU Yu-jie

(Education department,gulou hospital,school of medicine,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jiangsu)

Abstract:Objective,To Find the Problems in Clinical Skills Course Basing on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evaluating of the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methods to explore the Optimum Scheme of Clinical Skills Course Methods,Through the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the quantitative method mainly explores the propor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students who feel that the skills courses need to be adjusted.The qualitative method mainly through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s why the students feel that the courses need to be adjusted,and the analyzing the teaching situation of the teachers.Results,Some courses that cannot simulate operations,such as trauma first aid,curettage and other operations need to be further optimized,removed or as optional content for students to learn.Teachers need to demonstrate clinical skills better,not just in the form of lectures.Conclusions,Clinical skills courses need a variety of teaching forms,such as PBL,VR or online courses.Course content can be divided into compulsory and optional content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students.Under the condition of ensuring content,it can meet the needs of stud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Key words:clinical skills course;teaching effect analysis;information platform

医学是一门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学科,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而临床技能学是一门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实践的课程,是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所必修的课程[1]。医学生实习多是采用专业科室的轮转方式,在各临床科室实习中,医学生会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操作,其临床专业水平可得到很好的提升,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经历通科轮转,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对于专科技能的需求可能会更高一些。“临床技能课”作为实习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工具”,如何能更好地衔接实习以及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基于学生的需求,通过对“用户”体验进行的反馈,能探寻课程的不足之处,以更好地提高课程的质量,为培养高质量的医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2]。

一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在院的南京大学医学院2012级研究生24人、南京大学医学院2013级八年制实习生及南京医科大学2012级七年制实习生58人作为研究对象,这类学员均参加过“临床技能课”课程的学习,课程内容及授课老师均相同。

临床技能课包含: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护理、急诊等方面的内容,以执业医师考核及全国技能大赛大纲为基础,授课内容包括:四大穿刺(腹部穿刺、胸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胃管置入、心电图机操作及读图、男性导尿、创伤急救、骨科常用技术、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上下环、四步触诊、骨盆外测量、妊娠图产程图、体格生长指标测量、小儿骨髓穿刺、婴儿鼻胃插管术、人工喂奶、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新生儿复苏、除颤、电复律、成人基础生命支持、创伤急救四大技术、CPR、体格检查、模拟诊疗。

(二)调查方法

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了解学生对所开设课程内容、授课方式进行评价,并对学生主要提出的问题进行访谈,了解学生觉得需要调整的课程、不满意授课形式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发现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及通过不同年级学生的反馈,寻找其存在的差异,探究引起差异的原因。

\

 
(三)统计学方法

通过卡方检验对研究生和实习生的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对存在的差异以及学员提出的问题通过访谈的形式进行调查,找出差异存在的原因。

二 结果与分析

(一)问卷信度分析


为了确保问卷的有效性,通过SPSS软件对软件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Alhpa系数0.924,超过0.80,证明本样表信度较高,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

(二)学生觉得技能课内容需调整的情况分析

表1和表2是对学生觉得技能课内容需要删除的情况分析,通过表1和表2可以发现,除创伤四大急救技术、导尿术两类学员的评价存在明显差异外,两类学生觉得课程需要调整的部分比例无统计学差异,更多比例的研究生觉得导尿术、创伤急救技术课程内容需要删除,这可能是因为研究生阶段已经有专业的划分,涉及创伤急救的部分较少,学员会觉得课程内容对现阶段的学习没有帮助,需要调整。通过表2可以发现,研究生对专科化的培训觉得需要删除的比例较高,同时较高比例的研究生觉得需要对模拟诊疗进行调整。

\

\
 



(三)学生对带教方式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表3的分析可以看出,对于临床技能课的授课方式两个年级的学生没有明显的差异,但能发现大部分学生比较能接受的授课方式为老师操作演示,除PPT授课较少比例的同学认可之外,同学演示、老师评价和自由练习,咨询老师的授课方式均有接近一半的同学觉得此授课方式可行。

三 存在的问题

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两个年级的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中培训内容不满意的原因以及觉得课程设置不合理的原因,大致归类出如下几条:

(一)一些缺乏动手的机会,应用价值不大,在模型上无法很好地示范的临床技能需要进行调整,学生无法进行很好的练习和学习,上课的质量大打折扣。

(二)作为临床医生基本技能的问诊和体格检查,学生普遍觉得课时偏少,作为医生,问诊技巧是他们所需要的,学生觉得需要增加模拟诊疗的课时,通过标准化病人一起训练,提高问诊的能力。

(三)部分老师上课仍然以PPT讲解为主,示范时间较短,学生无法掌握此临床技能的精髓。学生觉得PPT讲解可以简略说明,或者优质视频的形式播放讲解,多使用现场示范的形式来表现。

(四)相应的教学材料匮乏,教学视频稀少,课前及课后没有办法进行预习和复习,后续练习效果不佳。

四 讨论与建议

(一)规范教学师资


临床技能课主要以实践为主的课程,授课的形式还是以示范为主。但是通过调研发现,存在部分的课程,在模拟仿真人身上无法操作,带教老师仅仅以视频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无法实际演示给学生看[3],这也影响到了教学效果,在后面课程调整中也将无法演示的操作,例如环甲膜穿刺将取消、在模拟人身上操作困难的操作,例如动脉穿刺将通过视频转播的形式进行现场转播带教。

(二)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法古板且缺乏创新性,以教师讲、学生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及自主性学习的强化。今后将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有效的革新,加入了翻转课堂这种新型的学习方法[4],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及需求在网络上选择课程,自由安排时间学习,网络上传了相关的视频及习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如果学生有不理解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讨论专区解决。同时临床技能课的内容将贯穿学生的整个学生阶段,采用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加强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将在大一期间就开展了急救技能的培训,在见习实习期间,增设教学门诊,让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教,增加临床实践的时间,提高学生问诊和体格检查的能力。

(三)强化学生基本临床能力、开设选修内容

学生在经历过实习通科轮转之后将会定学科方向,并在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后将定科,很多专科化的技能在其后的职业生涯将较少接触,例如:较大比例的内外科方向的研究生会觉得妇产科内容用处不大,需要调整。针对这种情况,将着重对基本技能进行讲解和训练,例如:病史采集、体格检查、无菌术、切开缝合、基本妇科检查、基本产科检查等最基本的技能。以往的课程设置偏向于全国技能大赛,这种授课大纲对竞赛、发掘优秀学生的确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学员的总体临床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提高,所以后面的课程还是着重培训基本技能,拓展的技能培训内容将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有余力的学员自行选择[5]。

(四)形成性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综合考评模式

现代的教学要求越来越多地要求“形成性评价”而不是单纯的“终结性评价”,课程内容结束之后学员的练习以及项目的考核无法通过一次性的考试来测量,很多学生都是通过最后的冲刺,应付考试,训练学时,技能掌握熟练度等都无法得到保证。针对这种情况,将对考核的形式进行优化,注重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注重学生平时的训练,将课程内容贯穿至见习中,让学生能更扎实地掌握各项操作[6]。

(五)搭建模拟以及信息化平台

由于临床技能学是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医学的最终目的也是通过实践解决病人的实际问题,但是随着患者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医患矛盾的不断升级,学生通过病人操作练习的机会不断减少,其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提高[7],我院投入大量经费建成技能训练中心,中心搭建虚拟仿真平台,引进多种仿真技术模型,如心肺复苏模型、四大穿刺(胸穿、腰穿、骨穿、腹穿)模型、心肺听诊模型、腹部触诊模型、创伤模型等,提供了可靠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创造了大量练习的机会,加强了临床基本技能的培训。

参考文献

[1]陈琳,谭珊.某民办高校临床技能教学改革的效果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8(5),48-49.
[2]邓振德.医学教育临床基本技能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2018(11),274-275.
[3]郭颖,田磊,兰天,等.樊华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培训与评价指标体系[J].2017(8):69-73.
[4]杨科,唐志晗,朱梦霞,等.基于卓越医师培养的临床技能学教学改革探究[J].2018(4):149-150.
[5]赵蓉,马俊荣,韩英,等.医学生对临床技能课带习师资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5):5-6.
[6]张晓兰,徐慧娟.影响医学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与对策[J].青岛大学医学院,2011,47(6):552-554.
[7]齐殿君,王爽,刘冰,等.利用临床技能实验教学中心开展PBL教学探讨[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3):296-2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