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应用型本科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25 09:25: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对应用型本科专业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以案例教学为牵引、以统计软件为辅助、以学生动手操作为重心、理论联系实际的系统的教学方法。另外,本文还对该课程的综合评价进行了探讨促使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提高。

关键词: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方法;考核评价

本文引用格式:俞雪梨.应用型本科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104-105.

作为统计学重要分支的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是研究多维随机变量内在统计规律性的统计方法,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及教育卫生的各个领域。2017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经济统计学专业获批上海市属高校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给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应用型本科背景下,要求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探索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的科学方式和手段,实现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组织和实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已成为了摆在面前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一 多元统计分析教学目的

多元统计分析是统计学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在统计学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先修课程包括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等课程,具有基础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其授课内容包含不少抽象的概念、复杂的矩阵代数和繁琐的推导。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教学过分强调理论的推导过程,常常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造成了理论与实际应用的脱节,不利于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无法通过实际应用中遇到的实务问题来深化理论知识的学习。

在应用型本科背景下,要求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构建以能力为本的课程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实用型统计人才。这就意味着应用型本科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应通过以案例分析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以SAS、SPSS、R及Python等统计软件为辅助工具,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对多元统计分析原理和方法全面理解和熟练运用。通过教学应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优化教学结构、突出知识体系的逻辑关系,让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及多元统计方法核心思想;(2)通过实验学习操作让学生掌握使用统计软件解决多元统计问题的基本技能;(3)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统计综合素养。

二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方法

(一)融入课程思政,拓展课程的深度


多元统计分析课程蕴涵着非常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具有专业技能教育和思想素质教育的双重功能,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之一。第一,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多元统计推断、判别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掌握本质和现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两点论和重点论等重要哲学思想的素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二,从教学难度上来说。在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中,不乏高难度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增加学生学习焦虑,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常常使学生望而却步。这时,恰巧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的契机,可以使用古今中外名人的事迹,激励学生们勇往直前,不畏困难,为了理想,努力奋斗。第三,从教学方法上来说。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课程,为了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经常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在案例中往往会涉及其他一些背景,这时可乘势开展思政教育,讲解道德规范及其内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如对各个国家的军事力量,经济形式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让学生从案例中自己得出我国的军事力量和经济发展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结论,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拓展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深度和宽度,体现高阶性和创新性。

\


 
(二)推行教学改革,创新理论教学方法

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教学方法着重于数学理论及推导,把多元统计分析课程当成数学课程来教,这往往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增加了学生的学习焦虑,特别是难度比较大的理论推导和证明,常常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同时也容易使学生陷入数学理论中,而忘记了分析数据的本来目的,难以体现多元统计分析应用性的特点。应用型本科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可以采用案例引入的拉动式教学方法,遵从问题驱动或者数据驱动模式:从案例中的数据出发,需要什么理论知识就学什么理论知识。如此,所有学习都是目标明确的,学的也都是有用的知识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程学习兴趣,同时也充分体现了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应用性。

(三)以实际统计分析问题出发,重组和优化知识结构体系

多元统计分析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从一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拓展到多维时的随机向量、多元正态分布及其统计推断等理论知识,还包括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典型相关分析和对应分析等多元情形下所特有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多元统计分析要解决的几大类实际问题:如降维问题、归类问题、预测问题、统计推断问题为主线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与优化,使知识结构更加合理、紧凑,针对性和指向性更强。这样更能突显出该课程核心内容的典型应用背景和实践应用方法,充分解决以往多元统计分析教学中学生在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统计问题时出现的张冠李戴的现象,有效避免方法的误用及错用。

(四)开展案例教学,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实践证明,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案例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多元统计分析教学中,把一些来自于经济、金融和生产实践的经典的实际问题设计成案例,可以使抽象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接,能够有效降低学习的难度,有助于学生加深多元统计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加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据处理能力和统计素养,为今后从事各领域数据分析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这种方式也充分体现《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应用性的特点。

(五)以统计分析软件为辅助,深化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和统计方法的运用

多元统计分析处理的都是多指标的问题,毫无疑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处理的都是多维或高维矩阵的数据,计算量非常大,手工计算不仅容易出错,而且速度慢,效率极低,几乎都是不太可能的。在信息科技高速发达的今天,统计软件的多元统计分析模块的功能日趋完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选择一种适合的统计软件为工具,快速展示数据分析的结果,通过统计图表把分析的结果直观表现出来,能够加深学生多元统计分析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六)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和信息技术,将文字、插图、动画、视频等教学信息有机结合制作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地展示高维空间数据统计特征和动态分析、演算过程,能够促进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高。另外,微课是近一两年新兴的一种网络教学模式。根据多元统计课程内容整体架构和知识脉络,精心挑选出一些重点、难点、疑点问题设计并录制一些微课视频,将重点知识点的讲述与阐释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同时设计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等学习支持资源,不仅能够缓解课时紧张的问题,而且能促进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 多元统计分析考核评价方法

传统的多元统计分析考核评价方法形式上比较单一,通常采取在普通教室里闭卷笔试的方法进行。在考核内容上,通常过分侧重于多元正态分布及相应拓展知识点,并由于手工计算高维数据速度慢的问题导致题量较小,知识点的覆盖不全等问题。在应用型本科背景下,应对多元统计分析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进行全面改革。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学生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中包括考勤,课外作业及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课程论文等四部分的测评结果,对学生平时的学习表现进行全面的评价。期末考试采取闭卷上机笔试的方法进行,由于能够使用统计软件,计算速度快,解决了对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的覆盖不全的问题,除此之外,由于机考中使用的是实际问题,考核了学生把实际问题转化成统计问题的能力。

四 结语

多元统计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学习难度大的课程,同时也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涉及多维数据处理更是离不开多元统计分析。通过理顺该课程的逻辑、借助现代化统计分析工具、化繁为简,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活动,通过实践操作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形成良性循环,大大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

 
参考文献

[1]傅丽芳,邓华玲,张战国.多元统计分析精品课程建设与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4(06):117-118+120.
[2]孟生旺,袁卫.大数据时代的统计教育[J].统计研究,2015,32(04):3-7.
[3]俞雪梨.统计实验教学考核评价方法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2(21):162-164.
[4]朱辉.大数据时代多元统计分析课程教学模式构建[J].统计与管理,2016(12):11-1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