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韩国高丽大学,首尔大学,梨花女子大学等九所高校与中国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等九所高校的体育课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高校体育选修课的设置更重视实践应用训练而轻视理论内容的教学。韩国高校体育选修课程内容设置上,主要以培养学生个性发展为主,为学生专门设置理论课程内容,学生可以根据喜好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更适合于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体育素养。一些高校把同一本课程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的班,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并且一些高校采用了Pass/Fail评分标准,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关键词:中韩高校体育;选修课程;比较研究
本文引用格式:唐鹏鹏,等.中韩高校体育选修课程比较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82):271-272.
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提高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不仅对综合能力和专业素质有更高的标准,而且身心健康也至关重要。随着物质文化的进步,对健康的渴望越来越明显。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是大学生体育意识养成和终身体育的重要阶段。建国将近70年以来高校体育教育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也取得了一些教学成果[1]。由于我国与韩国的体育体制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高校体育教育培养的模式也存在差异,体育选修课程的设置也是各具特色,通过对中韩两国各九所高校的体育选修课设置现状的分析,找出课程的显著差异,为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出宝贵意见。
一 中韩两国高校公共体育课设置现状
(一)韩国高校公共体育课设置状况
韩国9所大学(首尔大学、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梨花女子大学、西江大学、庆熙大学、汉阳大学、成均馆大学、檀国大学)开设的体育选修课。大部分学校的体育选修课,时间是2小时,学分是1学分。大部分课程可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进行授课。课程还有校内无法进行的课程,要利用外部的体育场地设施进行(如滑雪、保龄球、冲浪等),课程集中在周末和假期授课,学生要支付一定的费用。9所学校全部开设了高尔夫球和网球课。羽毛球、足球、篮球、乒乓球、滑雪、舞蹈体育、护身术、瑜伽等也是受到学生喜欢的课程。跆拳道、剑道、柔道等课程,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防身,所以学校比较重视。一些学校把相同课程分为初、中、高、3个课程层次,并且首尔大学的游泳课按照不同泳姿分班,这样可以让学生的选择面更广[2]。
9所高校全部开设了3到5门理论课,檀国大学最多开设了15门。如健康养生、身体管理、急救及与安全管理、体育损伤和预防和康复等课程。在教学考核过程采用“优、良、一般、及格、不及格”或“Pass/Fail”的等级评价方式[3],其中高丽大学、延世大学、汉阳大学三所高校的体育选修课采用了Pass/Fail评分标准。
(二)我国高校体育选修课的设置现状
我国9所高校(山东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的体育选修课,时间是1小时30分,学分是1学分。主要开设了,球类、舞蹈类、健身类、休闲运动类、武术搏击类五大类课程。平均每个学校选修课门数在18门左右,清华大学最多
开设了40多门选修课。大部分课程利用学校现有的场地设施进行。全部开设了三大球三小球的课程,并且还全部开设了受女生青睐的健美操课。基本每个学校开设了武道相关的课程,特别武术和跆拳道比较普及。9所高校基本没有开设体育理论课选修,对体育理论课选修不够重视,没有把运动是良药的健康理念传递给学生[4]。全部采用标准化百分之考核标准,考核方式不够多样化。
二 中韩高校体育选修课程设置实施情况对比分析
(一)体育选修课科目设置对比
中韩两国高校球类运动全部开设了三大球三小球选修课,我国比韩国高校多开设了沙滩排球、藤球、毽球、垒球、沙狐球课程,不过这几门课程仅有清华大学一所学校开设。韩国九所高校全部开设了适合终身运动的高尔夫球课。武术搏击类中国要比韩国更多样,中国开设11门远远多于韩国的4门,不过有8门只有1所学校开设。我国以武术和跆拳道选修课为主。韩国以防身术课程为主,有5所高校开设。并没有开设跆拳道课程,因为跆拳道在韩国已经很普及,通过NEVER地图可以查到全国有1万多家跆拳道道馆,并且中小学和部队都有跆拳道课程。舞蹈类中韩两国高校全部开设健美操和体育舞蹈课较多,其他种类的舞蹈课也有开设,但仅只有一两所高校开设。户外类课程中韩两国只有个别高校开设,因为户外运动在欧美比较盛行,传入亚洲时间并不长。中国有4所高校开设了定向运动。休闲健身类中韩高校根据学校特色开设的课程也各有不同,唯有瑜伽和游泳比较普及,韩国有6所高校开设了年轻人比较喜欢的滑雪课[5]。
(二)实践课与理论课的设置对比
我国高校体育选修课的设置更重实践轻视理论。在我国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对于高校体育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设置比例,理论课不得少于体育课总学时1/8,理论课所占学时较短。[6]因此,不能让学生更深入了解广泛的理论知识体系,并且与实践教学不相适应。然而,在韩国高校体育选修课程内容设置上,和美国一样分为实践课和理论课。9所高校全部开设了3到5门理论课,汉阳大学最多开设了8门。理论课健康养生,身体管理相关的课程有增加的趋势。急救及与安全管理,体育损伤和预防和康复,有关的课程。高校普遍将“健康增进”或“健康生活”列入体育课程目标和指导思想[7]。
三 对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建议
(一)丰富体育选修课多元性
在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基础上,把三大球三小球按照技术水平分班,分成初、中、高、三个不同等级的班,游泳课可以按照不同泳姿分班,这样可以让有基础的学生进一步得到学习,弥补体育选修课不够丰富的缺点。户外类运动普遍比较落后,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8],可增加户外类运动课程。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3亿人上冰雪”号召,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增加滑雪滑冰课程。在条件不允许的条件下开设陆地冰雪项目(如陆地冰壶、轮滑冰球等项目)。以及适合终身运动的休闲体育课程。
(二)增加理论课学时,丰富理论课内容
应增加健康生活方式、运动处方、健康体适能、运动损伤等方面理论课[9],传授给学生自我调节身心健康的方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指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到达自觉锻炼。使学生掌握常见的运动损伤的处理方法,实践加理论,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从而达到终身运动的目标。
(三)多元性考核方法
在教学考核与评价过程中,我国大部分高校采用标注化的百分之考核方法。同时可采用“优、良、一般、及格、不及格”或“Pass/Fail”的等级评价方式,如果达标,成绩单显示P,不达标显示F。这样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考评更重视过程性评价,或者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让体育水平较差但对体育很感兴趣的学生,没有负担地去学习。
参考文献
[1]韩洪侠.中俄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对比分析[J].黑河学院报,2013,4(03):20-22.
[2]朴永泰.대학교양체육참여에따른수업만족도및활성화방안[D]高丽大学.
[3]向剑锋.美国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现状及启示[J].西安体育学院报,2016,33(03):372-377.
[4]张逍,刘璐.中美高校体育课程设置比较研究[J].运动,2018(16):79-80.
[5]陈杰.中美高校体育发展现状对比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6):259-260.
[6]尹志华,汪晓赞,Phillip Ward,等.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的特色及启示[J].体育学刊,2016,23(03):100-107.
[7]丁海勇,李力.不同文化背景下中美初中生体育课程期望价值对比[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4,38(03):83-86.
[8]熊强.体育教育专业实践课程运动教育模式的建构与实验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2(10):51-53.
[9]青竹.新时期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6,3(19):29-30+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