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无机及分析化学是本科化工大类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一门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在“互联网+”的平台下,随着各种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到教学中,为传统的基础课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以“杂化轨道”这一节为例,运用雨课堂进行教学设计,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同时,也对雨课堂的局限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雨课堂;杂化轨道:教学设计;化学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张亚男.浅谈雨课堂在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6(74):203-204.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互联网技术深深影响了各行各业。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培养高等人才对高校教育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目前,大部分高校课堂教学还是处于以教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阶段。这样的教学环境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随着大学课堂的低头族增多,如何通过有效的措施改进教学手段,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已经是大学教师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
针对以上的问题已经有很多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其中,基于“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网络学习结合起来。通过线上教师搭建的网络课堂与线下的“一对一”面授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现阶段,基于“互联网+”信息化手段的网络教学模式主要有慕课、微课、学习通、雨课堂、微主教的等多种形式,它们在大学课堂的广泛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更新
了学生的认知方式,提升了教学效果[1,2]。本文以无机及分析化学中“杂化轨道”理论为例,对雨课堂在杂化轨道教学中的应用做了初步探索[3-5]。
一“雨课堂”在杂化轨道理论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学情分析
杂化轨道理论是《分子结构》中的一个章节,它的提出解决了价键理论的局限性,很好地解释了分子中原子的成键以及分子的几何构型,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在学习分子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们很难理解杂化的具体过程以及杂化后如何确定分子几何构型。尤其是空间想象能力欠缺也会影响到这部分的学习。
2.课前准备
(1)创建课程首先下载雨课堂软件并关注“雨课堂”微信公众号,打开“我的课程”,创建课程和添加班级。相关信息创建成功后,会自动生成二维码和邀请码,学生根据二维码和邀请扫码进群。进群后,就会看到所有的课程信息。
(2)制作课件根据课程要求制作课件,“雨课堂”可以在PPT课件制作的同时添加。整个课件分为复习回顾、学习目标、理论知识点三个模块。上课之前通过微信发布学习任务,复习价键理论的内容并思考怎样通过价键理论去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表1)。教师也可以添加响应的语音讲解。关键在于让学生通过复习思考找出前面学习的价键理论存在的局限性。随后把教学课件、视频、习题和课外学习资料分类添加到“雨课堂”,并设置自动回复功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
3.课堂教学
(1)教学互动教师首先点击班级开启打开雨课堂的授课模式。同时,学生通过手机端收到实时信息提醒,扫描二维码进入在线课堂开始上课。在教师课堂讲授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收藏”“不懂”按钮同步对知识点进行标记。教师可以根据现场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授课内容。通过雨课堂实时的在线教学互动,可以使教师更清楚地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授课内容及时调整,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讲授杂化轨道理论内容相对抽象,学习难度大,尤其是杂化的过程及判断分子构型部分可以在制作课件时多使用动画,通过杂化过程的动画演示,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杂化及分子的形成。同时,在播放课件时,借助雨课堂的“弹幕”功能,在视频中弹入深层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设定来实现更好地师生互动(见表2)。另外,互动采用看不见匿名的方式,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也是一种学习交流与提升的方式。
(3)课堂练习教师将练习题或思考题提前插入课件,雨课堂可以使用单选题、多选题和主观题等多个题型。学生可以在手机上即时答题,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统计结果针对性地讲解。从操作上来讲,尽量多出选择题,主观题可以在授课过程中以“弹幕”的形式出现。此环节也是对教师教学效果的测评,根据统计结果,衡量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同时也可以作为课程考核的一个环节,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课后反馈“雨课堂”可以在课后通过评分高低选出本节课表现优秀的学生和得分最低的学生,另外还可以记录学生的请假、旷课及其它情况,使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一目了然。教师也可以推送给学生复习资料及练习题,加强学生巩固练习。另外,教师还可以增加知识拓展部分,通过阅读资料使学生了解科学家鲍林的生平、学术成就、及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情况。拓展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物质结构部分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投身科学研究的远大理想。
二 雨课堂的教学效果及局限性
“雨课堂”的使用可以涵盖教学的每个环节,大大缩短了传统教学中的点名、提问、统计课堂表现等的时间。尤其是实时互动环节可以采取“弹幕”“测试”等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可以使教师在最短时间全面了解授课情况及学生动态,提高了教学效率。
在杂化轨道课程教学中应用“雨课堂”,解决了课程内容抽象、课堂评价标准单一、师生互动欠缺、学生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随着信息化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普遍运用,“雨课堂”在教学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雨课堂”中弹幕的设置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一方面也不能防止学生乱发弹幕,扰乱教学秩序。“雨课堂”的答题功能适合选择题的设置,不太适合没有统一答案的主观题,也无法进行数据分析。同时,“雨课堂”通过微信作为平台也容易使学生对手机过分依赖,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目前,与“雨课堂”功能相似的以微信为平台的教学新技术很多,这些技术的使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操作简单,方便使用,提高了教学效率。同时,新得教学手段教学技术的使用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说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雨课堂”等新技术在教与学中的辅助作用,提高教学效率,构建新的信息技术下高效的教与学的模式,使其为课堂更好地服务,需要我们每一个一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学习,也是今后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
参考文献
[1]王光荣,常帅等.基于移动教学的无机及分析化学课堂教学设计与实践[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39(20):73-77.
[2]焦健侠,张小燕.“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食品类专业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6,9(27):34-35.
[3]许妙琼,解庆范,黄妙龄,等.雨课堂”在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J].信息素养,2018,1,128-129.
[4]姚洁,王伟力.微信雨课堂混合学习模式应用于高校教学的实证研究[J].高教探索,2017(9):50-54.
[5]陈海玲.雨课堂+PPT教学在物理化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7,45(20):163-164.
[6]柯兵.微课在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论坛,2017,4,53-54.
[7]秦秀英,马献力.翻转课堂与PBL教学法相结合在杂化轨道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广州化工,2018,45(4):181-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