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企业网设计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其中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本文主要介绍采用教学做一体、模拟教学和真实教学相结合、分组教学等多种方法实施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网络实践技能,使之成为网络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员。
关键词:企业网设计与管理;实践教学;教学做一体;模拟教学;分层教学
本文引用格式:李若兰.浅谈《企业网设计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设计[J].教育现代化,2019,6(74):184-186.
《企业网设计与管理》是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要求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全面学习从基础到高级应用和服务的网络知识,熟练掌握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小型网络到中型网络的技能,提高学生在企业网络中的管理应用及故障排除的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都能得到共同发展,最终具备初级网络技术人员必须掌握的技能。
从教学目标中可以看出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主要途径,是高职教育的主体教学。实践教学强调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操作、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企业网设计与管理》课程中,要求必须教授学生掌握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小型网络到中型网络的实践技能。然而学校当前的实践教学条件往往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实训室不足,实训设备不足),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教学条件有限的情况下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网络实践技能。
有关实践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人从事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关课程教学多年,逐步摸索出一些实践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本文主要介绍采用教学做一体、模拟教学+真实教学相结合、分组教学等多种方法实施实践教学,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网络实践技能,使之成为网络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员。
一 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方法
“教学做”源自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论,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上教,做上学。目前“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已经得到普遍发展,“教学做一体”教学模式既能保证理论教学,又能用理论指导实践教学。
根据《企业网设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首先将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解,根据企业网设计与管理所需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等要求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其次将典型工作任务转化成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设计必须体现出一定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要求,最后在课程考核中增加对职业道德、职业习惯等职业素质的考核。
在整个实践教学实施中,要求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完成为中心,以任务驱动与协作学习结合为主要教学策略,遵循“提出——分析——实施——评价”的流程,将教学任务的完成分解为各个子任务,融“教学做”于一体,引导学生逐步完成教学任务。
例如在“测试网络连通性”教学任务中,采用“教学做一体”进行设计,要求学生逐步完成如下学习任务:
1、提出任务:当网络管理员给网络内各个主机分配IP地址后,需要测试各个主机之间是否连通。
2、分析任务:我们可以使用ping命令或tracert命令来测试,其中ping命令是用于测试主机之间连通性的实用程序,tracert命令则可以用于观察这些主机之间的连通路径。
3、实施任务:将教学任务分解成4个子任务。子任务1:ping本地环回地址——测试本地TCP/IP协议簇;子任务2:ping网关——测试本地局域网的连通性;子任务3:ping远程主机——测试与远程网络的连通性;子任务4:tracert远程主机——测试路径。
4、评价任务:根据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的测试响应结果,可以判定网络内主机之间是否连通,并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
二 采用模拟教学和真实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模拟教学是使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环境,让学生扮演某一职业角色进行职业技能训练的一种教学方法。模拟教学可以弥补在实际教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与真实职业环境相类似的教学环节,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目的。有教育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对比模拟教学和传统教学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模拟教学模式下,学生能记住约70%的教
学内容,而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仅能记住约30%的教学内容,模拟教学的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教学。通过模拟教学,学生可以在不需要教师讲授和指导的情况下进行自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企业网设计与管理》课程中安排了大量的实践教学内容,需要使用大量的网络设备和线缆(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双绞线、串行线等等)才能满足教学需要,但网络实训室内仅有的几套网络设备根本满足不了众多学生的实践教学使用。为了让学生掌握网络的实践技能,我采用“模拟教学+真实教学相结合”方法实施实践教学。
首先,在学生开始学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时候,要求学生对网络组成元素、网络通信功能、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网络分层等概念有直观、深入地理解,此时可以使用网络模拟程序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网络模拟程序,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网络设备和线缆组建各种小型实验网络,同时还可以分析网络通信过程中使用的各种网络协议,网络各层的功能和特点。其次,随着学生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不断深入,学生还可以使用网络模拟程序搭建复杂实验网络,完成网络设备的配置、调试和故障排除等操作。
纵然网络模拟程序有诸多优点,但它仍然不能完全取代真实网络设备,所以还得需要使用真实网络设备进行实践教学。一般情况下,要求学生先通过网络模拟程序完成网络原型的搭建、配置和调试后,再使用真实网络设备具体搭建、配置和调试一个实验网络。
例如在实施“测试网络连通性”教学任务中,教师使用网络模拟程序Cisco Packet Tracer组建一个实验网络原型,如图1所示。
在实施“测试网络连通性”实践教学任务中,要求每个学生在课前完成使用网络模拟程序组建的实验网络的练习,然后在课堂上再次使用真实的网络设备搭建、配置和调试网络。课后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模拟程序组建的实验网络进行反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这种采用种“模拟教学和真实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操作技能。
三 采用学生分层教学的方法
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学生对网络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的能力表现出很大不同。作为一名教师,针对学生这种参差不齐的情况感到很苦恼。如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会并学好网络呢?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摸索,我发现采用“学生分组完成实践教学任务”的办法对不同学生学习网络均有帮助,最终使所有学生在学习网络后都能有所收获。
首先,我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了解,把学生大致分为三个层次,目的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使不同的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在学生各自的基础上发挥特长,知识的巩固与个性的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学生具体分层如下。
第一层次的学生:表现出对网络设计和管理有很强的学习兴趣,同时学习能力很强,学习效果很好。
第二层次的学生:虽然对网络学习表示出一定的积极性,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均一般。
第三层次的学生:对网络学习没有任何兴趣,从不用心学习,导致学习能力差,学习效果也差。
根据“优带差”的原则,我将这三个层次学生分成若干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约6名学生,均包含三个层次的学生。同时每个小组选出一名组长,要求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由组长带领,所有小组成员根据“分工合作、团结协作”的原则共同完成实践教学任务。
针对学生对网络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的不同,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对网络的学习表现出较强的兴趣,并能较快地接受理论知识和掌握实践技能的学生,要求必须达到教学任务提出的教学目标外,而且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扩展知识,丰富他的网络知识;对学习网络的兴趣表现一般,能理解网络理论知识但实践技能欠佳的学生,要求完全达到教学任务提出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情况适当增加实践练习,以弥补自身实践能力欠佳的不足;对网络的学习没有任何兴趣,同时学习能力较弱或学习积极性不强的学生,要求在同学或老师的帮助下,能基本达到教学任务提出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实施“测试网络连通性”实践教学任务中,要求学习小组的组长给每个小组成员分配学习任务,大家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然,针对三个层次的学生,学习目标有所不同,具体要求如下。
第三层次的学生:能够完成四个子任务,掌握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的使用,并根据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的测试响应结果,可以判定网络内主机之间是否连通。
第二层次的学生:能够完成四个子任务,掌握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的使用,并根据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的测试响应结果,可以判定网络内主机之间是否连通;如果主机之间不通,能判断出导致网络不通的确切位置和网络不通的原因。
第一层次的学生:能够完成四个子任务,掌握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的使用,并根据ping命令和tracert命令的测试响应结果,可以判定网络内主机之间是否连通;如果主机之间不通,能判断出导致网络不通的确切位置和网络不通的原因;并能排除导致网络不通的故障,使整个网络内所有主机都能连通。
最后,在《企业网设计与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当中,本人通过采用教学做一体,模拟教学和真实设备教学相结合、分层教学等几种方法实施教学,既能弥补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又能达到使学生熟练掌握设计、安装、运行和维护网络的技能,使之成为网络技术方面的应用型专门技术人员。
总之,实践教学的成效是正确的培养理念和灵活的实践教学体系共同作用的结果,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职业人才的关键。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网设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将不断地调整,学校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教学设计的不断改进,仍然需要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提高,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许湘平.浅析仿真教学法在高职《门店营运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神州,2011(26).
[2]张维洲.动态仿真在机械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2012(17):119-120.
[3]王志阳.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7(02):76-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