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OBE的“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混合教学模式探索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14 10:41:0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混合教学模式的研究成为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OBE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以持续改进为原则,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文章针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的现状,基于OBE理论对该课程进行混合教学模式探索,从课程准备、课程设计以及课程实践和评价出发,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成果为导向,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相长持续发展的教学生态链。

关键词:混合教学模式;OBE理论;教学设计

本文引用格式:李梅,等.基于OBE的“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混合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74):34-36.

一 引言

“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是讲授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在商务决策中的应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商务实施过程的优化与决策,从而体现商业价值和管理融合的一门课程[1]。为学生将来从事该方面理论研究或实际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前,“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这一课程是我校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软件工程,以及信息管理四个专业的学科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强调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复习,实验课对所授知识进行验证,这样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难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而且该门课程涉及分类、关联规则挖掘、聚类等,教学内容复杂,并且该门课程与多个学科,比如数据库、智能计算、机器学习等存在知识交叉;同时学生来自不同学科,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即分层次和差异化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创新性不足,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对于该课程的教学亟需改革。

\

 
二 OBE理论与混合教学模式

OBE(Outcomes-based Education)即成果导向教育,是由美国学者Spady在1981年提出的[2],现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至今仍被认为是追求卓越教育的正确方向。OBE理论强调4个问题即:

(1)我们想让学生取得的学习成果是什么?(2)我们为什么要让学生取得这样的成果?(3)我们如何有效地帮助学生取得这些成果?(4)我们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样学习成果?这里的成果即学生通过某一阶段的学习所能达到的最大的能力。因此,在这个理论体系中,一切都围绕着学习的成果展开。

首先在OBE实施前,需要先确定最终学习成果,这是OBE理论实施的起点也是终点。确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要充分考虑政府、学校和用人单位、以及教师、学生、家长等学习相关者的要求与期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将其转换成考核指标[3]。然后根据学习成果制定实施策略。OBE强调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学了什么,而不是教师教了什么,即注重教学的输出而不是教学的输入,因此,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根据每个学生个体差异,展开多元化的个性教学,让学生通过学习过程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因此个性化教学需要教师能够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轨迹以及学习状态,按照学生的各个阶段要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实现有选择的根据自我能力有区别的学习。最后根据各个阶段的学习目标或者是学习成果要求进行多元化的考核,对于学生达到的不同学习程度,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并且及时调整教学,即评价-反馈-改进,进而实现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提升教学实施效果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三 OBE理念下的“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混合教学模式

(一)课程准备


“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设计该课程涉及四个专业,学生专业基础和学科基础不同,而该门课程又是一门交叉很强的课程,因此根据OBE理论,首先制定该课程的最终成果导向,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我们知道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各个行业对信息类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人才培养需要适应时代发展对信息类人才的多维能力的需求。因此对于滞后的专业知识,需要重构知识结构,同时该课程在能力培养上欠缺,需要在这方面加强,拓展学生多维能力,同时融合研学过程,需要学生能够对商务智能系统进行分析,能够进行简单评价和预测;能够设计和开发基于数据挖掘的电子商务系统的能力;并且拥有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

(二)课程设计

课前,重点研究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内研究如何有效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讨论、交流;课后如何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拓展,成功完成知识的迁移和应用。同时,考虑课前、课内、课后三个阶段的衔接问题,进行线上与线下的协同教学[4]。

1.课前

教师通过对该课程的知识点进行梳理,调整课程内容,整合细碎知识,制定课前学习任务单。同时设计符合学生个性化学习特点、能充分展示教学内容、具有启发性的多种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多媒体、教学动画、自测习题等,形成教学资源包。对于微视频需要注重理论与案例的有机结合,强调问题的分析过程,巧妙引导学生思考,进而通过课前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来来完成对课程所涉及的基本知识以及概念的学习。

学生根据课前任务单,根据自己的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以及学习风格进行数字化资源的选择,实现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这里学习的过程即虚拟的面对面,一对一教和学,同时进行针对性的自测和操作练习,完成课前教师布置的任务。这个环节可以解决学生专业和学科基础参差不齐的问题。对于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同次数、不同内容的视频和练习来弥补差距。同时,学生将课前自主学习遇到的疑难和问题通过线上各类平台比如微信、QQ等反馈给教师。

2.课中

在这一环节,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学生课前学习反馈的问题,总结出有共性的,有探究和引申价值的问题采用案例导入法、小组研讨、头脑风暴、小组对抗等方式来进行课堂教学,在这个阶段,教师负责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环节,比如对于组内和组间讨论,教学就负责引导学生完成知识内化。对于学生的汇报,引出问题供大家质疑和研讨。对于重难点内容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所涉及的应用系统以及算法等,比如教师也可以在课堂实时布置测试任务,让学生当堂完成,进而巩固学习成果。可以通过开展学习成果展示环节,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学习经验。在这个环节可以发挥每位学生某个专业课程上的特长,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可以培养学生在课前在线学习不能培养的能力比如团队合作,人际交往等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信心。

3.课后

在这个环节,教师根据收集到的学生的学习状态信息,包括看视频情况、自测情况、讨论情况等等,根据这些实时的反馈进行教学总结,将本阶段共性的问题和需要补充的拓展内容以微视频或者文稿的形式反馈给学生,引导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和拓展,以及知识的迁移。学生方面,也要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表现进行反思,发现问题,提出下一步调整措施,最后撰写总结报告,同时积极的跟教师沟通和交流。

(三)课程考核和评价

在这个阶段主要完成OBE理论中如何知道学生已经取得了这样学习成果。该门课程基于OBE理论在混合教学模式下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有效评价。在该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对每位学生学习过程分三部分进行评价,分别为平时表现成绩、个人成绩以及期末结果评价。对于平时成绩,包括课前测试、课堂讨论、个人汇报等。个人成绩包括小组对抗、小组作业以及个人作业等,其中小组对抗和小组作业分为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贡献度评价。期末的结果评价包括考试成绩、教师对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的表现的评价,以及团队评价。整个评价体系综合考虑课程目标在各个环节的达成度,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因此,最终的成绩由平时考核的各部分组成,对于各个环节设立相应权重,并且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线性加权综合,建立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根据学生在每个章节的每个环节的反馈意见,进一步调整后学的教学内容以及修正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案。

四 结语

基于OBE的混合教学模式应用于“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在2015级和2016级学生中都分别进行了教学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笔者对学习者进行了问卷调查,90%以上的学生能够适应该模式,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只有个别的学生因为自控性和自觉性较差,提出课前学习需要教师引导和督促。89%以上的学生认为该模式的探索和实施,能够提高自己对该门课程的兴趣,进而提高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91%的学生对自己能力的提升的表示比较满意,认为自主的探究性学习能帮助自己发现问题,敢于质疑的同时提出问题,进而积极地解决问题。9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课堂参与度显著提高,自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跟同学交流体会,交流情感,有强烈的主动求知欲望。基于OBE的“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混合教学模式探索,在以学习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相长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摸索,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了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

 
参考文献

[1]朱卫平,陈佳玲.大数据时代下的“商务智能与数据挖掘”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7(10):33-36.
[2]吕帅,朱泓,赵磊.基于成果导向理念的教育改革实践与探索——以英国邓迪大学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7,5(02):101-106.
[3]李志义,朱泓,刘志军,等.用成果导向教育理念引导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2):29-34.
[4]李梅,张晶.基于混合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342(52):162-1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59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