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对医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袭医伤医快速反应防控机制教育的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1-01-13 09:04:4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袭医伤医是多种医患矛盾因素作用的结果,防控袭医伤医是一项系统工程。医学生作为未来的主流医生群体,更应该结合时代发展和社会现状对医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袭医伤医快速反应防控机制的教育。对袭医伤医进行防控,可利用互联网迅速、准确的特点建立起一个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针对袭医伤医事件能够快速反应的事前、事中及事后的三级防控机制。

关键词:医学生;教育;网络环境;袭医伤医;医患纠纷;防控机制

本文引用格式:杨慧玲,等.对医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袭医伤医快速反应防控机制教育的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4):211-212.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疗纠纷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医学科学进步所带来的民众健康需求增加、权利意识增强、有创治疗广为应用等客观原因有关[1],同时也与医疗安全制度不健全,部分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态度差以及医患沟通障碍等原因有关,各种错综复杂的因素导致医患双方时常发生尖锐的矛盾对立,甚至出现恶性事件。该机制能够最大程度保护医务人员的安全,但很多医务人员及医学生并不了解该机制的作用,因此对医学生开展网络环境下袭医伤医快速反应防控机制的教育很有必要。防控袭医伤医恶性事件是一项系统工程,医学生既要学习如何利用互联网促进医生与患者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包容以及有效预判恶性事件发生的可能并作出正确应对,又要掌握在袭医伤医事件中如何快速、尽力保障医务人员和无辜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同时还要了解如何解决事件后期对受伤人员的安抚及赔偿、对犯罪分子处理结果跟进和公布、对该快速反应机制的完善等工作。

一医患矛盾的现状

近日,发改委、人民银行、卫健委、公安部、人社部、商务部、最高人民法院等2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对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责任人实施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的通知,对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等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

二 存在问题分析

1.患者对于自身的疾病感到担心和焦虑,在就医过程中,与医务人员产生误会并且没有妥善沟通化解,当对医治结果不满意时,更会对医生、对社会产生憎恶的情绪,一时冲动,将心中的怨愤迁至医务人员,作出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

2.部分医务人员的素质与技术水平不匹配,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知识薄弱,沟通技巧不足,易与病人发生矛盾冲突。

3.部分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医院对医务人员的保护措施和自我保护培训缺乏。

4.部分医院对于突发事件的处理混乱、不成熟、不完整,不能快速有效地作出正确应对,保护医务人员及无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5.医院对于恶性事件的后续处理不能及时跟进,不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选择息事宁人,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犯罪嫌疑人得不到惩罚,受害的医务人员得不到赔偿。

\

 
三 医患矛盾应对策略

(一)构建早期预警、事前预警机制


1.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在医院大厅播放医患和谐共处的宣传视频;在患者进行网上挂号之前跳出温馨提醒,用言语安抚病人焦急的情绪;制作法律宣传手册,教导患者和医务人员如何正确利用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2.强化对医疗服务质量评价反馈的功能。在平台上开辟公开透明的通道,该平台部分面向患者,完成实名制注册后可以在该平台上对医疗工作者进行评价,对医院工作提出建议,由卫生监管部门予以审核检察并作出答复,使患者感恩有路,投诉有门。医院应定期对医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培训,并把培训后的测试成绩与平时患者的评价得分计入绩效考核中,成为评奖评优的重要材料依据,最终结果公示于网络平台上。

3.提高医务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沟通交流水平。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与管理,提高医护工作者的业务素质与医疗技术,从根本上取得患者的信任。尽力提升各方面的修养与内涵,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面对不同背景的病患主动沟通,让他们产生亲切感。将医护工作者的书写夹板更换成金属制,加固房间门窗,并在房间内暗处配备必要的自卫武器,如警棍等。

4.建立医院安保巡逻队。医院聘请安保队伍或自己组织人员在医院的各楼层分派适量的安保人员(配备武器),所有人员的移动终端设备(手机等)安装平台APP,实现实时通信[2];并且负责医生自卫武器的发放、回收与定期检查;负责安检装置的定期检测与更新。

5.建立安检机制。在医院入口处设置安检门,用以检测危险金属制品及易燃易爆物品。在医院人流量大的地方安装可探测金属的无线网络WIFI,主要用来检测管制刀具、斧头和菜刀等中大体积金属[3]。一旦探测出有类似危险金属的存在,传感器将会通过网络平台立即把警报传输至医院安全保卫处和各医生办公室,安全保卫处将利用远程视频监控对该类人员进行重点监控。

6.医院与公安个人信息系统进行共享,对曾经有暴力伤人、暴力犯罪记录的病患在入院诊疗办理诊疗卡时进行记录,设为重点关注对象,在不泄露个人隐私的情况下,当病患在科室就诊刷卡时,医生的电脑上会出现适当提醒。

(二)建立起医院的过程监控及快速报警机制

1.医院监控报警系统管理平台。建立利用图像采集、传输、控制、显示、报警等设备和控制软件组成对一定区域进行监视、控制、报警和信息记录的安全管理监控系统。利用远程监控,将医院大厅、医务人员值班室、医务室、病房等区域的监控图像、音频、报警等信息,通过专用网络线路传至监控中心。当安检机制被触发时,所布置的监控警报系统就会立即启动。监控器将会时刻监视可疑人员,并以警报告知医院内所有连入平台的设备。为防止出现系统误判,安检机制所引发的警报仅传输于医院内部[4]。

2.安装一键报警按钮。在医务人员的值班室、急症室、医务室、病房等人流量大、医务人员频繁经过的区域安装一键快速报警按钮,一旦确认有恶性伤医事件的发生,医务人员或保安队员只需要按下报警按钮,系统就会利用网络平台将报警信号向公安110报警服务台、本院监控中心等部门同时多路传输,将事件发生具体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传输到公安系统,在最短时间内派出人员到达事发地点[5]。

3.组织救援小组。警报系统启动,全院各平台接收到警报信号,立即组织起一支急救队伍,对受伤者进行及时治疗。

(三)建立起事件后期处理小组

1.监控录像资料调阅和保存。本院的视频监控录像调阅,实行医院统一管理,应指定专人负责调阅操作工作。调阅录像时,必须严格按照《安全保卫档案管理细则》相关规定做好登记手续。本院监控录像保存不得擅自增删监,不得擅自携带监控录像资料外出。因工作需要复制监控录像资料的,应征得安全保卫部门同意;由安全保卫部门报经医院领导审批同意,并做好登记。监控录像资料的销毁,由安全保卫部门统一负责。

2.建立事件后续处理小组。小组分为三部分,分别为:安抚工作小组、案件跟进小组、机制完善小组。安抚工作小组负责对被伤医生及其家属的安抚及赔偿工作;案件跟进小组负责对伤医者处理结果的跟进及对外公布;机制完善小组负责对该机制在本次事件中起到的作用进行分析,并对本次事件进行总结反思,找该机制出不足并进行改善。

3.对于恶意伤医者进行档案记录,与各大医院进行平台共享,设置为重点关注对象,对暴力杀医伤医以及在医疗机构寻衅滋事等严重危害正常医疗秩序的失信行为,建立健全失信联合惩戒机制,限制失信人的高档消费、高铁乘车等,当其去医院就诊时更应高度关注。

\

 
四 展望

该机制旨在利用网络平台最大程度地保护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从而达到降低袭医伤医事件的发生率与严重度,给医务人员提供安全和谐工作环境,提高医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一旦突发恶性事件,该机制能够快速运作,利用网络平台传输数据快速、准确的特点立刻召集人员力量控制事态,为被伤医务人员提供逃生时间,并对受伤者及时救援,也保证了其他无辜人员的生命安全。医学生应熟悉掌握该机制的内容,在面对病人、处理医患纠纷的时候能够派上用场,维护自身权益和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吴兴海,刘秋兰.新医改背景下医疗纠纷综合防控机制研究[J].中国医院,2018,22(12):1-3.
[2]曹小平,陈印.基于移动终端的消息推送模式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5):16-17.
[3]安远超.基于无线网络的金属探测[D].深圳.深圳大学.2015.
[4]车军,骆菲郭,锡斌.实行一体化网络监控打造“平安医院”[J].现代医院管理,2012,10(1):71-72.
[5]邹杰洪.一键式视频报警系统的设计及实现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7,(5):13-15.
[6]张秋月,杨洋.加强医患沟通教育,构建和谐医患关系[J].教育现代化,2016,3(32):193-19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5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