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基于学生视角的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 ——以河套学院为例论文

发布时间:2020-12-30 08:57:2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关注课堂教学质量,研究高校课堂教学现状,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最重要的环节。本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地方高校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以学生视角反观教学质量,并提出改进的对策与思路。

关键词:学生视角;课堂教学;调查问卷;地方本科院校

本文引用格式:明慰等.基于学生视角的地方高校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与思考——以河套学院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72):178-181.

教育的发展必须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前提,其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基础与核心部分是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大学中知识传授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它是教学工作的主要组织形式,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整体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价值。

一组织问卷调查的背景

河套学院是2012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晋升为普通本科院校,属于典型的新建地方本科高校,与其他新建本科高校一样,河套学院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人才的引进,要求新进教师必须具备硕士及以上学位,发展步伐很快,在较短的几年时间学院硕士数量增加迅速,师资队伍和学历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新建地方高校的功能定位应侧重于教学,然而对于新建本科院校而言,教师学历高,并不等于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一定好,普遍存在着教学经验不足等情况;而经验丰富的教师也存在一些课堂教学问题,最为突出的问题是从事并适应了专科层次水平的教学工作的教师,学院升本后,部分教师未能尽快调整心态、优化知识结构、吸收最新的现代教学理念、采用更为灵活的线上线下教学方法,从而不能很好地适应本科教学工作,继而满足学生的需求。高校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专业知识、锻炼思维、提高综合能力的主要渠道。因此,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高校教师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一定的课堂教学技能,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在转型和发展工作的重中之重。已有的研究路径大多数是从教师立场进行自评,而从学生视角反观新建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河套学院为例,以学生视角为切入点,对教师的课堂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全面了解学生视角下高校教师的教学现状,为改进转型发展背景下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与启示。

\

 
二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与调查对象


本文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河套学院全日制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本次问卷选择样本主要为河套学院13个学科门类的专职教师以及14个本科专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调查问卷采用在线问卷“问卷星”进行调查,教师卷共计295份,学生卷共计2111份。调查对象的性别及年级分布见表1;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见表2。

表1反映了参与调查问卷的学生的基本信息,男生人数占30.93%,女生人数占69.07%,年级分布为大一学生占36.14%,大二占40.74%,大三占23.12%。

表2反映了接受调查的来自13个学科的295名专职教师,学科背景涵盖文、理、工学、农学、经济、历史、管理和教育,其中青年教师占71.86%,67.12%的教师有5年以上教龄,中高级职称教师占78.98%,51.52%的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


\


(二)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从理论到实际,综合分析制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调查问卷”,包括教师卷和学生卷,本文仅抽取问卷调查法中的高校课堂教学问题进行研究。

(三)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三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评价


教学满意度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与期望值的对比后呈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倾向。总体满意度分为四个层次,从全部满意到全部不满意。调查结果表明(见表3),学生对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满意度为:17.86%的学生认为全部满意,67.93%的学生认为大部分满意,13.69%的学生认为少部分满意,0.52%的学生认为全部不满意。这说明学生对河套学院目前的本科课堂教学基本上满意,持肯定态度。


\

\
 

表4是通过问卷调查提取的不同性别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于教师课堂满意程度的评价。自变量性别和年级为二分类别变量,因变量为课堂教学满意度,因而可采用卡方检验和年级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来探究不同性别和年级的学生对目前高校课堂教学满意度是否一致。检验性别的显著性概率值为P=1.000>0.05,检验年级的显著性概率值为0.074>0.05,都未达0.05显著水平,表示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的评价没有性别和年级的差异,说明男生女生和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满意度的评价较为一致。

(三)学生对教师不同层面的课堂行为产生的学习兴趣差异比较

表5是学生对教师课堂行为产生的学习兴趣差异的看法,这直接体现到教师的教学能力的高低,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

 
从表5我们发现,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指标是教师的授课内容丰富生动,占46.23%,其次是教师的个人魅力,占20.13%。中小学教师上岗前经受过较为严格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高校教师则有所不同,我国高校非师范类教师基本上没有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的系统学习,没有经过严格的教师职业能力训练,未能规范地掌握各种基本的教学方法,更多的是通过“传帮带”来实现。更多的教师都是在拿到硕士学位、博士学位后直接走上讲台,他们更多的是通过师承、自我摸索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如何备课、如何做教学设计、运用多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和高效教学完全靠自己去摸索。这就体现在教师自身的学习能力就至关重要了。

(四)教师教学能力

1.教师每学期到图书馆学习和阅读纸质资料的时间统计


\

由表6可见,教师每学期到图书馆学习和阅读纸质资料的时间少于10小时的占40%,可见河套学院教师自身拓展性学习时间不容乐观,这可能与教师自身学习能力及时间有关,也可能与自身承担课程的多少以及授课时数有关,也可能与教师更倾向于上网查阅资料有关。

2.教师阅读本学科最前沿刊物情况


\

由表7可见,仅有21.02%的教师定期阅读本学科最前沿刊物,71.86%的教师有时阅读,可见河套学院教师在获取最新、最前沿的资料有所欠缺。

3.教师平均每周授课时数


\

由表8可见,教师平均每周的授课时数在12学时以下的占75.94%,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的时间还是比较充裕的,但从表5和表6看,教师自身的学习并不是很理想,这说明教师对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把握得不是很到位。从表5可见,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的是丰富生动的知识,由此可见,丰富生动的知识是要靠教师通过深度把握教材知识,内化后讲授给学生,并融入自身经验以及本学科最新、最前沿的讯息,再结合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使得课堂丰富生动。

(五) 学生学习能力

1.学生自身认为最有待提高的是自学能力


教师的教学离不开学生的学习,更离不开学生的自学,经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自身认为最有待提高的是自学能力(表9)。


\


从表9可见,80.1%的学生认为自身的自学能力还有待提升。课堂教学中,最核心的问题是要引导并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学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不断汲取新知识的能力。随着媒体的普及与发展、科技与网络兴起,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本应越来越广泛,而基于问卷调查得到的数据,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自学能力是最有待提高的,但多数未能付诸实际行动。原因可能有:1.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兴趣2.学生过于依附于教师,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只是接收,并未给予回馈或思考2.教师未能正确引导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思考,从而促进其学习。

2.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认识


\


由表10可见,55.25%的教师认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38.31%的教师认为重要,仅有6.44%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自学能力一般或不重要。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教师而言,更要改变教学思想、改变思维模式,大学的课堂教学在承担传承知识的同时,传授的知识不仅仅是课本的知识,更要引导学生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并提升其探究能力,继而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也应该是最受学生推崇的教师。

四 对策思考

高校的课堂教学是本科教学最重要最核心最本质的部分,也是人才培养的基地。本次调查给我们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同时也彰显了统计数据的魅力,它能准确把握当下的课堂教学状态,同时又能揭示一些被忽略的深层次问题,提示我们关注与思考。此次问卷反映的问题较多,本文仅仅是围绕学生视角的课堂教学状态的研究与思考,针对本文的调查结论,为我院教师提供借鉴,我们应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努力:

(一)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姚利民曾如此定义“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有效益的教学、有效率的教学,是以最少教学投入成功促进学生学习与进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1]在目前的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学有效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多年的改革呼声中现状仍然堪忧。在教学方面,更多偏向知识的单向传授,而较少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随着国家本科教育质量工程的启动,在“效果、效益、效率”等几个关键词的主导下,高校课堂必须关注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反馈,才可能提高大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真正构建高校高效课堂。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尤其是我院40岁以下青年教师(占71.86%)的技能,这部分青年教师占大部分比重,有思想、有精力、有热情,提升空间较大。教师更应加强自身知识的储备及拓展,使教学内容丰富生动,加强自身的教学能力,但学院不能寄希望于青年教师的自我摸索、自我提高,必须依靠高校有组织、有计划的培训,虽然很多高校都在青年教师上岗前进行了岗前培训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培训学习,但这些培训针对课堂教学技能的培训较少,而且时间较短,多为集体授课,对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较有限,须采取多样化的培训方式,分步骤分阶段进行,要注重培训的实效,而不拘泥于形式。

(二) 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2]。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应重点引导学生。高校本科生的学习方法常常表现为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行为,如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订学习计划、课前进行预习、课后完成复习、经常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等,这些行为都可以有效地改善学习成绩,而我们调查的结果显示,80.1%的学生认为自身最欠缺的就是自学能力,说明学生没有学会如何在高校完成自主、主动地学习,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学生尽快进入自主学习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通过以下途径实现:1.邀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给学生介绍学习方法,对学生进行研究性的指导。2.通过青年教师的自身经历传授给学生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因为青年教师步入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可根据自身学生时代的亲身感受感染学生,可能更有说服力。3.组织高年级有良好业绩的学生给低年级学生传授良好有效的学习方法。

五研究的不足

本文是基于学生视角下,学生对高校课堂教学现状的初步探索性研究,但学生眼中的教学现状的特征是否都是合理有效,还需今后做进一步的研究,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和尚需继续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秦翠红,朱智武.中国文化概论课与大学人文素质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23(01):109-112.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中国网,2010-03-01.
[3]Theodore W.Frick,Rajat Chadha,Carol Watson,et al.College student percep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quality[J].Education Tech Research,2009,12(57):705-7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37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