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阅读在人们的生活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化阅读成为了人们生活当中不可分割的部分。大学生处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育和巩固的阶段,他们的数字化阅读素养决定了今后的人生方向。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在数字化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策略
本文引用格式:王艳,等.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71):204-206.
一 数字化阅读概述
阅读是人们习以为常的一种行为方式,成为生活当中不可或缺的内容。“阅”在《辞海》里的解释是“看”,也有“检阅、审视、经历”的意思,“读”是理解书文的意思也作“玩味”理解,因而阅读既包括了看也包括了思考,是眼看和脑思的结合。清代学者王国维提出了读书的三个境界,形象地描绘了读书由浅入深、最终获得思想顿悟的过程。古人的阅读既有改变生活和命运、实现人生理想的鲤鱼跃龙门式的现实目的,也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追求;近代,周恩来同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使命与担当;现代,人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建设社会主义祖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看出阅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特定的目的和意义。总体来说,阅读是心灵的交流、思想的沟通、意志的互助,能够拓宽个体的知识面、提升个体的内涵和品质。
数字化阅读是指依靠各种数字化平台或移动终端,以数字化形式获取信息或传递认知的过程。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迭代,互联网不断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化阅读这一传统的学习方式也受到了数字化浪潮的冲击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以前手不释卷已变成了手不离机。手机、平板电脑、专用阅读器改变了人们的阅读载体,使阅读可以反复地标注和自由地分享,数字阅读内容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阅读对象,为人们的阅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2019年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大会是由国家新闻出版署、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举办的,大会探讨了全媒体时代下的数字阅读理念创新、方式创新与实践创新,大会还发布了《2018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该书呈现了我国数字阅读的发展现状、用户行为习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公布了我国数字阅读的一些重要指标,即全国数字阅读用户总量达4.32亿、人均数字阅读量达12.4本,人均单次阅读时长达71.3分钟。数字阅读整体市场规模已达254.5亿元,同比增长19.6%,用户版权意识基本建立,付费意愿连年提升,2018年达66.4%。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已经空前关注阅读尤其是数字化阅读,并且将其作为日常的行为方式。国家层面也在努力建构“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不断完善和配套相应的学习服务体系,使得学习更加普及化、便利化,从而提升全民的文化素养和知识水平,进而促成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 大学生数字化阅读存在的问题
人才决定未来,教育成就梦想。许多国家认识到数字化阅读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因而大力提倡阅读活动,美国的“优先阅读计划”、澳洲的“国家读写与数学计划”、英国的“全国阅读年”等都将数字化阅读当作国家的教育政策来施行。当今,我国的大学生承担着建设祖国未来的重担,形成优秀的品格、掌握丰富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素养都是至关重要的,数字阅读素养就是其需要培养的素养之一。作为数字原著民,当代的大学生有极强的接受能力,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正处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培育和巩固的阶段,因而养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习惯,形成正确的数字化阅读行为和心理准则,培养良好的数字化阅读素养,能够助力其今后的人生发展。
但是在数字化阅读过程中问题不断涌现,引起人们对数字化阅读这一现象进行重新的审视。目前,大学生在数字化阅读素养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问题一:数字化阅读的迅猛发展,促生了各类阅读工具和软件,面对五花八门的数字化阅读工具和软件,大学生往往显得无所适从,不知道该用哪个,也不知道该怎么用,无法真正发挥数字化阅读的功效,无法实现阅读效率的提升。问题二:大学生阅读习惯不良,主要体现在有的大学生追数字小说,长时间沉迷网络,打发无聊时间,甚至逃课、逃学,有的大学生只选择阅读自身感兴趣的小说、故事等情节曲折的内容,阅读面较为狭窄,有的大学生在阅读上体现了较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阅读的目标不明确,不知道看什么,也不知道该怎么看。问题三:数字化阅读内容涉及盗版、不健康的内容,影响了整个阅读环境,而大学生自制力不强,经常深陷其中,没有意识到已经违反了相应法律法规,也触及了伦理道德问题。因而,纠正大学生在数字化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提升其数字化阅读素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素养的提升策略
(一)应用适当的数字化阅读工具
数字化阅读工具包括了硬件工具和软件工具,硬件包括手机、平板,甚至还出现了专用的阅读工具Kindle等,软件工具包括了各类APP应用软件,例如“学习强国”APP的出现,掀起了全民学习的热潮。阅读工具价格以及上网成本的降低,使得数字化阅读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成为普通受众欣然接纳的阅读方式。数字化阅读只需轻轻点击就可以获取阅读内容,也因为阅读内容短和随时随地可以获取内容而使得人们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学习,为阅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还要以通过分享和点赞的方式实现用户之间的实时互动,形成强烈的群体感,也能实现个体之间的价值认同和情感交流,这是普通的纸质阅读无法实现的。大学生在数字化阅读中接触了不同的阅读工具,要在阅读过程中分辨不同工具的不同特性,使工具发挥最大的支撑效应,促进阅读效率的提升。
“CNKI协同研学平台”可以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助力。这一平台可以方便下载和保存文献,便于对阅读的重点内容进行划线等标注,还可以对自己的所感所悟进行记录形成个人心得笔记,笔记可以在阅读特定文章的时候查看,也可以在“我的笔记”中统一查看笔记及在线创作的内容并与其他同学或者老师分享,从而实现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微信阅读最大的便利是将社交功能与阅读功能合二为一,即在阅读后可以分享给好友一起阅读或者探讨,及时的交互功能使得灵感与思想得到升华,也能够通过安装其他的笔记工具,例如“有道云笔记”、“印象笔记”等工具实现阅读全文的收藏和标注等,不便之处在于微信APP无法实现标注,而要借助第三方软件来实现。
由于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数字阅读也不一定是看着读,也可以是听着读,这一代表性的APP是“喜马拉雅听书”,这类APP解决了用户不方便用眼看的方式来学习,也使得在全媒体时代阅读可以通过多感官的方式来接收信息,也方便了许多不识字或者识字少的用户(例如老人和小孩)学习知识的需要。数字化阅读工具的优势在于可以应用强大的大数据分析功能促进个性化阅读的生成。有些数字化阅读工具可以呈现用户在一年、一个月、一个星期甚至是一天内阅读了多少篇文章、多少本书或者是记了多少个笔记,通过交互式的可视化形式将个体的阅读行为进行数字画像,从而使用户对自己的阅读过程了如指掌,也能够将用户和他人的阅读结果进行比较,从而激发个体的阅读动力,通过良性的竞争使用户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也能为根据用户的喜好推送相应的阅读内容,减少用户查找的麻烦,精准识别用户在阅读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个性化的数字阅读服务。
因而,大学生根据自身的需求和阅读的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数字化阅读工具,可以有效地帮助大学生了解自己的阅读习惯,明确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自身的阅读效率。
(二)养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习惯
首先,大学之“大”不仅包括了大师和宏大的校园,也包括个人的学识和思想,即知识面是否广博、思维是否有深度。大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只是学好自身的专业课程,其他一概不闻不问,那不是大学的真谛。学专学精固然重要,但是了解更多的专业以外的知识、锻炼思维方式对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也很重要,因而要养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习惯先从拓宽阅读面开始,政治军事、人文社科、宗教哲学、传记小说、散文诗歌等等都可以有所涉猎,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提升自身的修养与内涵品质。其次,形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习惯要使阅读过程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长期的阅读不仅使得人身心疲惫,也会诱发颈椎、腰椎各种疾病的发生,而且长时间使用数字化电子设备对眼睛具有一定的伤害,因而养成良好的习惯要从合理调配阅读时间和休息时间入手,使得阅读不以牺牲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为代价,同时也要提高阅读的自控力,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最后,养成“每天读一点、学习不掉线”的好习惯,例如“网易公开课APP”推出的“一万分钟计划”,鼓励大家每天花一些时间在阅读上,制定好计划并持续坚持下去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从而提升阅读的专注性和持续性,提高阅读的效率,也使得阅读成为学习和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三)遵守数字化阅读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
数字化阅读要在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进行,不能逾越这一范畴。大学生在校读书期间没有经济来源,主要是通过父母的支助或者是勤工俭学获得的报酬,而在阅读数字小说或者视频的过程遇到了连载收费的情况时,是付费收看还是找资源、找盗版来追剧呢?现实中很多大学生选择了后者。因而要在大学生的数字化阅读过程中强化法律意识和版权保护意识,不传播、交易盗版内容,主动、自觉地保护阅读对象的数字版权。再者,数字化阅读的互动和分享功能使得大学生可以畅所欲言,但是也要遵守良好的道德规范。虽然在网络上是匿名的,但是大学生也要管束好自己,不能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甚至是出现谩骂等行为,从而减少网络暴力,构建文明的舆论环境。不阅读、不传播不健康的内容,端正数字化阅读动机,培养良好的数字化阅读道德,重视网络安全文明,营造良好的数字化阅读氛围。同时,社会、学校也要加强对大学生阅读内容和阅读方式的管理、引导和服务,增强大学生数字化阅读的甄别能力,积极反思和调整自身在数字化阅读活动中的行为,使其在健康、理性的数字化阅读环境下成长,只有在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的约束下才能建立良好的数字化阅读环境,共享数字文明。
四 结语
数字化阅读具有鲜明的时代内涵,成为社会大众尤其是大学生阅读的重要方式。但是其在数字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容忽视,因而通过应用适当的数字化阅读工具、养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习惯、遵守数字化阅读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策略的施行,有助于大学生提升数字化阅读效率、养成良好的数字化阅读习惯、增强数字化阅读的法律意识,进而从整体上提升其数字化阅读素养,助力其今后的学习与人生发展。
参考文献
[1]夏征农,陈至立.《辞海》(第六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28-31.
[2]王佑镁.国内外数字化阅读发展及阅读服务创新研究[J].中国信息界,2011(12):42-43.
[3]2019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来啦[EB/OL].http://www.sohu.com/a/307535509_610901.2019.04.12
[4]第五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开幕[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9/0413/c1001-31027903.html.2019.04.1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