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现阶段循证护理教育的发展,提升临床护士与护生的实践能力与护理教学质量,培养其思维理念,本文对我国循证护理的临床实践教学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依据存在着的问题针对性的给予相关意见策略,以此来促进我国循证护理教学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循证护理;教学现状;思考
本文引用格式:徐国莲.循证护理临床实践教学发展现状与思考[J].教育现代化,2019,6(67):93-94.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在临床实践教学中主要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护理模式与理念。自循证护理传入我国以来,它的科学性与先进性受到了护理人员的的重点关注,目前已成为现阶段护理实践的重要标准。但是,循证护理在我国的护理教育方面还比较落后,在护理教学中很少会引入EBN的理论,且并未对学生进行循证相关的技能培养[1]。作为一名护理教师首先应教会学生EBN的思维方式与理念,培养学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使用EBN的理论,构建EBN的教育标准。EBN的应用对传统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是培养学生的EBN能力与护理中临床实践能力是高层次护理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也是现阶段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
一 临床循证护理实践教学发展现状
(一)EBN引入临床护理教学
李云明等研究发现,在临床带教的学习中使用循证护理的教学方式,对实习生的学习可以调动其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而何其等在带教过程中针对肿瘤放疗科中实施循证护理等方式进行教学发现,循证护理等教学方式在提升实习生的理论与实践等各方面能力获得了显著的效果,再者还能提升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包茂雨等学者指出,采用循证护理的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护生带教中,对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十分重大的帮助[2]。刘旭云等学者认为EBN在临床教学实践中有利于促进实习生对护理程序的应用能力,还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护生的以实证为基础的理念,促进带教老师的自我完善,提升护生使用科技或者是信息与科研等能力,提高临床实习的最终效果。除了以上之外,在护理教学查房或者是其他教学研究方法中,循证护理实践教学都取得显著效果,其中胡定伟与孟清等学者通过对查房应用EBN进行深入研究,在查房中采取循证护理教学等方式,可有效的提升护生本身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创新与沟通、合作、语言能力、评判性思维等),还有助于临床实践教学与临床护理质量。刘丽云等学者将循证护理理念与PBL教学法同时应用至外科护理教学中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还对实习护生、带教老师等具有双重的促进作用。
(二)循证实践的方式
循证等实践的教学方式是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其中比较常见的有三步法、四步法以及五步法这三种方式。三步法,首先是对循证问题的提出,随后获取循证的有力支持,再进行对比与分析取最佳的实践方式与相关指导;四步法则是通过提出相关问题,经检索文献,对证据进行有效的评价,再依据循证护理等给予充分的评估;五步法主要是先对循证问题进行构建,再利用实证来进行查找,并对证据进行有效的评价,循证实施评价效果。何清光等学者认为,EBN的实践步骤主要包含了对临床问题的确定,对文献资料进行检索,是原始研究质量进行有效评价,开展系统的评价,并将证据进行传播,并对其进行引用与引入证据[3]。
二 EBN实践教学中存在着的问题与分析
(一)护生对EBN知识不足
由于我国的EBN起步比较晚,发展的时间较短,且EBN在校开展的对象是本科学历或者是以上的护生,但是本科以上的护理人员相对来说较少,多数护理人员都是中专或者是大专等学历;但是中专与大专等护理人员又没有接触过EBN,所以在对EBN的认知方面比较少,只有部分人员在工作期间或者是进行继续教育期间接触过一些EBN知识,但是由于工作比较繁忙或者是时间比较少,对其重视度明显不够,所以在循证护理等知识方面比较浅显,所以认知程度并不是很高。再者,在临床带教中,教师无法通过循证的理念等来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指导,这就使得临床护理教学方面受到一定的阻碍。
(二)带教教师缺乏EBN实践教学技能
虽然伴随着我国发展,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已经进入了发展的阶段,但是在教师资源这一块明显不足,尤其是欠缺EBN带教教师临床EBN教学方面能力的教师比较少,且教师的分布情况还不够均匀,再者,这些教师的多数EBN知识均是通过持续教育或者是其他各种途径获取的,比如:网上的期刊,百度学术网等等,这就显得教师的循证护理教学能力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EBN内涵与方法存在着偏差。由于EBN主要以“实证”作为基础,同时也是专家经验与科研结果、患者的意见等综合体[4]。可见,在概念方面出现了混淆,使得研究方式与步骤等偏离的方向。第二,考核方式单一。黄燕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采用思维能力测评分数来对护理人员进行评判性,这也是进一步提升EBN教育中的一项客观指标,但是,从整体方面来看还是缺乏了较为针对性的能力测试;其中胡杨等学者采用小组的方式来进行调研,发现循证护理实践教学中采取小组课题等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有效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各方面的护理技能,还能提升组员间的团结能力。第三,有待深入了解循证护理模式。不管是那一项临床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的解决临床中存在着的问题,而循证护理模式则是为了更好的提升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的循证实践能力,促进护生临床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等发展。而部分则是对循证过程教学简单的描述,且在证据查找与评价中缺乏一定的科学依据;再者,一些虽然提出了有效的问题,但是确缺乏相应的解决方法,其实际的指导意义并不明确。
(三)行政支持较为缺乏
由于带教老师想要花大量的时间或者是精力来开展EBN实践教学探究,还需要查阅各项资料与需求指导,或者是进行继续教育来学习循证护理,但是医院对循证护理方面的带教并没有倾向性的政策,带教老师除了带教以外,还需要完成自身的工作任务,工作相当繁忙,且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进行研究;假如医院重视程度不高,又缺乏EBN实践教学资源的支持,在带教过程中遇到问题又无法解决,这就为循证护理实践教学带来一定的阻碍。
三 循证护理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考
(一)提升护理人员EBN的知识水平
EBN是促进护理专业发展,也是为患者提供优良护理服务的基础,因此各个管理层应对循证护理知识的继续教育引起重视,鼓励护理人员积极参与EBN培训,不断寻找提升护理人员对EBN认知的方式,加快循证知识的普及范围;增加继续教育与在职培训的机会,使用多种培训的效果,针对接受能力加强的护理人员给予重点培养,科学合理的配置,使其发挥出积极地带头作用。
(二)提高带教老师的EBN实践教学的能力
EBN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带教老师想要具备较强且丰富的临床经验与循证实践技能,实践教学能力不足是目前EBN开展中存在着的问题,由此可见最大化的提升临床教师的EBN实践教学的各方面的能力显得比较重要,同时也是值得临床探究与思考的。相关管理人员也可以组织带教老师进行外出学习,或者是组织开办相关交流会,也可以引进一些经验比较丰富的循证护理教师,以此来构建EBN小组,对各个科室来进行合理的师资力量配置,采取“传帮带”等方式来进行学习,构建良好的工作氛围,也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循证护理技术与模式实时更新我国的教学方式与观念。
(三)重视EBN实践效果,给予行政的支持
医院可以构建相关EBN的教学制度与规范,在规范性的循证护理实践教学中,应重视EBN的教学效果,并给予政策上的一些支持,例如,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学习机会,降低带教老师的工作量,为其提供EBN的相关资源,给予精神上、财政、物力等方面的支持[5]。目前,我国的EBN实践教学研究发展趋势明显提升,但是在实习护生中的EBN实践技能方面的应用比较少,究其因是相关研究只是简单对教学内容进行描述,因此进一步提升与重视EBN实践效果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结语
可见,我国对EBN的重视度比较高,同时还将循证护理模式逐渐应用到临床护理实践过程中,促进了循证护理研究的上升趋势,虽然循证护理中尚且不够完善,但是伴随着循证护理实践技能的培训,护理人员在循证实践中只有不断进行探索,才能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尹红梅.循证护理临床实践教学发展现状与思考[J].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2018(01):162-165.
[2]朱莉.护理教学中融入循证护理的理性思考与对策[J].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3.
[3]朱蓉.循证护理在培养护理本科学生评判性思维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6,2(04):215-218.
[4]刘松.我国中职护理学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6(4):195-196.
[5]谢志权,邹立琴,银杏,基于微课教学法的综合评价在《成人护理》实训考核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6-6(5):198-1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