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7 11:27: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今是社会化媒体的时代,形式多样的网络媒体为信息的传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社会化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使其已经不可避免的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阵地。但由于社会化媒体自身开放性、多样性等特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交媒体时代面临着环境的混乱、主题的淡化、思潮的冲击等三重挑战。在分析这些新挑战的基础上,要求我们要准确把握时代特性,探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创新,建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才能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

本文引用格式:魏俊松.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教育现代化,2019,6(67):202-203.

新时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相应要求和部署,并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当今,网络已经成为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载体,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以社会化媒体为背景,不断促进新媒体新技术与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融合,教育工作者们更要因时而进,探寻社会化媒体时代下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一 社会化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抓住网络本质,针对网络影响,利用网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网民施加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和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政治品德和信息素养的虚拟实践活动[2]。这一界定,是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在网络领域的延伸。

(一)平台互补效应

运用社会化媒体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作为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补充,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性。因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在于与社交平台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社会化媒体极大地丰富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社会化媒体突破了印刷载体、电子载体对于信息传播的限制,提高了信息传播时效性,让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深入、全面的开展。其次,社会化媒体的发展增大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受众覆盖率,真正让更多的人随时随地的接触、了解、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魅力。

(二)教育话语的把控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推动无法离开对话语权把控。在实际生活中,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通过宣传会或者是影视节目、歌曲,群众只能被动接受,无法形成实时反馈效果机制。但在社会化媒体主导的网络社交圈内,社会化媒体平等的给予了每个人发起话题的权力,只要新的话题出现,小规模或大规模用户将参与讨论,不同的话题形成话题群,同一话题在不同媒体之间传播并成为新的话题群。

(三)优质资源整合

社会化媒体是众多自媒体的合集,其中包含着空前巨大信息量。这些信息资源绝大多数来源于政府机构、主流媒体、公众号等,这些资源信息多为具有丰富的社会内涵和现实意义,且源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代表不同阶层、年龄人民的诉求和声音。首先,这些信息在传播中具有竞争优势,根据受众对象的不同定位,能够准确快速获得网络上的各种关注,因其大多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及其升华,而非空有其表的垃圾信息,这也是网络信息自我价值的体现。其次,符合新时代下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要求和规范,能够弘扬和传播时代价值理念。最后,合乎广大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发展需要。

\

 
二 社会化媒体时代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来,各大网络机构和运营商都不断扩展业务范围,试图在新时代的网络竞争中占得先机,谋求更多的利润。但正因社会化媒体在短时间内的高速发展,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让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和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

(一)社会化媒体监管体制不够完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冲击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指通过各种网络传播载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并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发挥影响的外部因素总和[3]。目前市面上可供用户下载的社交软件有几百上千种之多,但是其中很多均是空有其表,没有实质性的功能。市场鱼龙混杂,浑水摸鱼者数不胜数。这就使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面临冲击,制约其功能的实现和更好的发展。究其原因,即是当前我国对于社交媒体的监管体制不够完善,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更不用说可供参考的法律法规。

(二)媒体信息内容鱼龙混杂,冲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题

由于监管体制的完善度不够,导致各类软件均可向用户随时随地的传播各种信息。换句话说,亦是“绑架”了用户,强制性的向用户传播,但其中质量层次不齐,高雅与低俗并存。一些不法软件为从传播信息中取得利益,不惜抛弃道德底线,放弃自身监管审查,向用户传递低俗的思想和信息,例如黄色、暴力、反动等等。

(三)社交媒体的开放性给错误社会思潮提供了可乘之机

目前我国十分重视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建设,社会思潮作为意识形态建设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建设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但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差异性以及历史遗留问题,涌现出一些错误的社会思潮,如:历史虚无主义、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等等。特别是近些年网络高度发达以后,这些错误的社会思潮仿佛找了新的传播途径,而社会化媒体作为网络信息传播的主力军,更是成了错误社会思潮的新的阵地,这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三 社会化媒体时代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及其路径选择

社会化媒体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两者之间的联系紧密。在党中央要求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的要求下,结合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情况,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思想对于个人和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向符合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注重良好网络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思想道德水平提高更是重中之重。

(一)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结合,加强社交媒体的监管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体现在遵循社会思想行为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规则,价值性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抢占网络阵地。所以,在通过社会化媒体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坚持按客观规律与正确目标相结合的要求来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这就需要加强对社会化媒体的监督力度。在一款社会化媒体软件推出之时,有关部门要对其推向市场的可行性,价值性,产生的影响和作用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二)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结合,优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信息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者主体性、网络受众主体性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主体性的总称。主导性是指流动性和指向性。坚持主体性和主导性相结合即在坚持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前提下,巩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同时,在坚持主导性的原则下,保证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在社会化媒体中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教育者要认识到自身所处的教育主体位置,担当传递信息的重任,同时兼具主导性,选择优质信息向大众传播,过滤有害、低俗信息,将它们拒之门外。

(三)坚持主动传播与引导选择相结合,合理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主动传播,要求有关部门根据网络时代发展特点和群众的切实需要,主动在社会化媒体中传播先进文化。引导选择,就是培养群体的自主判断能力与意识,选择有益信息,并自觉实现外化和内化[4]。坚持主动传播和引导选择相结合,即在社会化媒体中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时,运用主动引导,趋利避害的大方向开展相关活动。有关部门作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者和教育者,应密切关注主流社交媒体的思想动态和热点内容,并进驻其中,成为主流社交媒体有效信息传播的领导者,特别是传播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文化和信息,努力扩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覆盖面[5]。

四 结语

在当今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用社会化媒体来正确的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符合国家利益的根本选择。新时期下,中国正处在高速发展的深水期和攻坚期,在这一关键阶段,我们要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实现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坚决抵制敌对势力的思想入侵,投身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参考文献

[1]薛敏霞,舒曼.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和方法创新性思考[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9,40(02):32-35.
[2]曾令辉.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9):84-87.
[3]张霞,乔维新,李晓峰.关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7(21):50-51.
[4]郭媛媛.新常态下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化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33):213-215.
[5]景星维.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网络认同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84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