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11-23 14:21: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先进理念是当前教育的必然趋势,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素质教育的应用有利于培养其科学精神,与物理学科本身的科学性相一致,互相促进,相辅相成。本文旨在探讨素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科学性及实施看法。

关键词:素质教育;物理教学;教学理念;科学素养;教育教学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周丽君.浅谈素质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J].教育现代化,2019,6(66):133-134.

一 素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而素质教育是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重视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是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社会培养输送高素质人才,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要求和时代发展要求的一项措施。众所周知,现代社会需要的是不仅仅具有扎实的理论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个人综合素质的人才,这些综合素质是人类不断发展进步的前提,是个人理论知识得以不断提升和提高的先决条件,没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再扎实的理论知识都很难完全派上用场,发挥出它本应具有的价值。

因此,为了响应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公民素质的号召,在这样的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将素质教育的理论融会贯通,是一个重要且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当今教育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各方面均衡发展的优质人才,而不仅仅是高分的人才,这给广大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问题及挑战,也给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中学物理教师,积极应对各种新形势下的挑战,对教师来说,也是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发展的一项任务,同时对教师的思维也是一种新的升华和提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思想、心理也得到了锻炼,促进了教师的不断完善,同时也促进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学习。素质教育实质是师生双方都能得到可持续发展的思维教育模式,师生双方在这一教学模式下,都能从中获得知识理论的提升,思维品质的提升,思维方法的提高,思维角度的转换等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获取到了宝贵的教学体验,为教学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

随着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的思想、教育的观念都在改变和发展,初中物理教学改革已经进行了几轮试验,物理课的教学目标已经在知识与技能的基础上明确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了素质教育的部分,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重视传统的物理基础知识的传授,轻视过程与方法的体验,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忽视素质教育在初中物理教育中的实施,课堂中仍然是教师占主导地位,把大量时间用于知识理论的传导,重视知识理论的传输,忽视过程与方法,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成为知识的“接收容器”。而初中物理课程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实施,如教学多媒体的使用、相关实验的开展、学生间的交流探讨活动等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科学思想方法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

 
二 关于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这一课题

在作者看来,首先,素质教育应该以课堂教育为主,课堂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该贯穿在整个中学物理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无论从传统的学习成绩看是优生、差生、还是中等生,都要积极实现合格加特长的目标,教师既要做到合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做到合理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做人,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方法渗透,淡化“应试教育”的导向,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素质教育导向,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使学生在学习探索的道路上形成可持续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既向学生传授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能力,做到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理想的播种者,还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其次,素质教育应该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为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的,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明确这一主要目的。在物理教学中,使全体学生能够在合格的基础上,对其情感进行合理地引导,使其与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教与学沟通渠道,同时对其态度及时引导并及时纠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态度,使学生学会做人,进行价值观的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既充当传授知识的教育者又充当培养能力的育人者。

另外,素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以学生为主体,变学生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变知识的接收者为知识的探索者,真正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师生互动交流学习氛围,使教师和学生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理论知识,获得良好的教学感受,使学生能在科学而民主的氛围中全面而准确的理解理论知识,也能在融洽的教学氛围中得到思想的熏陶、思维的锻炼、提升思维的品质,从而推动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

在进行物理教学的时候,要指导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在探索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在整合所有小结论的基础上用简洁到位的语言得出相对全面、准确、精炼的大结论,在单元或章节复习的基础上把各节知识点融会贯通,进行知识的串联等方法使其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初中物理教师改变学生的物理学习方式,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改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一直贯穿于整个课堂这种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消极、单调的教学环境中的单一教学模式,因为这并不符合新课标的理念,也与素质教育理论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相反,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环节中来,主动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单调为多样性,使学生围绕物理知识的学习展开思维的训练,进行思想地熏陶,能力地提升,使学生通过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理解掌握。

实质上,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可最大限度发挥物理学科教学的积极作用,使学生们对物理学科感兴趣,在兴趣的引领下,在物理的知识海洋中遨游,吸取知识的养分,同时又使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科学精神,使课堂活泼、生动、有趣,使学生学知识的同时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科学的怀疑精神以及独立的见解,从而在学到理论知识的同时也间接培养人的文化素质、思维品质、思想道德、生理和心理素质,使其培养出的人才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

三 结束语

初中物理课堂实施素质教育在当前初中物理教育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物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06(3):52-54.
[2]郭文安,王道俊.试论有关青少年学生素质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1994(4):16-22.
[3]崔相录.素质教育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董钟汉.初中德育工作的构建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7,4(18):248-249+254.
[5]柳斌.柳斌谈素质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6]熊艺.基于新课程标准的高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
[7]龚珊珊.“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观念之辨析[J].基础教育研究,2006(11):3-5.
[8]杨欢欢.浅析初中地理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J].教育现代化,2018,5(08):23-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70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