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新工科以新经济、新产业为依托,在新兴的工科领域中应势而生。在新工科背景下,针对边疆高校传统的教学模拟进行改革和促进专业产学研的融合。本文以石河子大学教学为例,分别从教学、创新、实践和科研四个方面阐述,提出了构建新工科视角下,专业深度融合和探索开放共享的教学新模式,以推进边疆高校教育业的发展。
关键词:新工科;教学模式;企业;创新;实践
本文引用格式:杨广,等.新工科背景下边疆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9,6(65):85-86,92.
一 引言
21世纪是世界经济和科技革命新发展的时代,是实现创新发展新战略的时代,然而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需要人才的推动和贡献。我国教育部于2017年,分别在复旦大学、天津大学和北京举办了高等工程教育战略系列研讨会,形成了新工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和“北京指南”,提出了新工科建设核心思想是服务国家的发展战略,建设新一轮科技发展模式的新型教育体系,梳理出“五新一体”的全新发展理念,推进了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建设,实现了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提高了人才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国家硬实力与国际竞争力[1,2]。
新工科行动计划的提出,引起了工科院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广泛的关注,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思考。如何理解新工科建设的概念、如何构建新工科的培养模式、如何开展新工科建设实践和如何提高新工科的创新能力成为目前工科院校关注的重点议题。本文以石河子大学为例,依据新工科纲领,高校加大“产教研创”融合工作推进力度,改进“产教研创”资源的集聚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建立校内外双重实践基地,培养良好的复合型,创新性和探索性人才,因此,教学模式的改革成为新工科背景下教学中的重要问题。
二 新工科概念
“新工科”是国家为主动应对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战略行动而提出的新型教育改革战略,以“五新一体一产一提”的形式呼唤出的。“新工科”是指工程学科,“工科”是本质,“新”是取向,工科是应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等基础科学的原理,结合生产实践所积累的技术经验而发展起来的学科[3]。那么如何阐释“新”?“新”主要包含了新兴、新型和新生三个方面。“新兴”指应用一些基础学科,孕育、延伸和拓展出来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的学科。“新型”指的是对传统的、现有的学科进行转型、改造和升级。“新生”是传统工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这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但怎样实现“新”?即在传统工程学科的基础上引入了新思路、新元素,并推动该学科的发展,适应新经济的发展需求。“新思路”和“新元素”是重点,用什么样的“新思路”引领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添加什么样的“新元素”?首要任务要明确目前社会的人才缺口是什么[4,5],因此,需要高校对自身应有清楚的认识和定位,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时的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
三基于新工科背景下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导向不明确导致创新思维受到限制
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对于高校学生的培养具有指导性意义,地方性本科院校对人才培养的定位没有明确立足本地方,不明确的教学导向导致学科创新和学生思维创新受到限制。究其原因:(1)地方性高校对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本校的实际情况没有给予清楚地认识,导致工程教育的理念不能够得到深入的理解。(2)地方性高校在大肆地申请新的专业,但是缺乏相关的管理和教育的人才,存在盲目抄袭的现象,所建专业没有创新力。(3)学校由于盲目的跟风主义,存在为了学校而办学的理念,过多地引入和模仿其他高校的教学模式,导致地方性高校教学模式同质化和单一化,不仅丢掉了自己的优势专业,而且不能够形成自己的特色专业。(4)地方院校没有形成结合校情,不能够与国内和国外高校进行细节化的交流和学习,主要依靠传统的教学模式,限制了高校专业的发展。
(二)学科专业设置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和应用性
高校各学科的专业设置对于人才的输出具有决定性作用,但人才输出的质量将直接影响本地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石河子大学开设92个本科专业,其中农学、农业机械和动医学为本地区农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推动了我国西部地区农业节水灌溉和膜下滴灌的发展。但在各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现有教学主要偏重于理论的学习,缺乏实践能力,主要原因有(1)授课体系过多的追求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2)授课老师多为研究型,并无过多实践经验,不能够很好地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现有专业实习存在走形式主义,高校过多地注重人才培养的目标,而偏离了实际的课程体系,对专业实习的认识度不够;(4)现有分散的毕业实习往往因为缺乏监管而不能很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学生通过各自的社会关系找到实习单位,最终以简单的实习鉴定交差。
(三)课程体系过于“标准化”,缺乏研究认识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人才培养的主战场,科研工作能够有效推动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学生对课程的认识仅为对着公式理论解答计算题,做做期末答卷而已,认为毕业仅是上完大学的课程即可。其存在以下问题:
(1)学科课程存在条条框框的“标准化”管理,只是生搬硬套,损失了原有特色和灵活度;(2)教学模式仅限于课堂,课后学生与老师交流较少,对于感兴趣的知识不能够及时与相关专业的老师进行交流;(3)不同学科之间交流过少,对交叉学科不能够有清楚的认识;(4)边疆高校的科研能力与内地和国外的科研能力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边疆高校的建设和发展人需要政府和知名高校提供一定的资金、管理者和人才的资助。
四 新工科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对策
(一)完善创新思维与教学结合度
新工科背景下的教育应更注重于培养学生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的过程中应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因此,(1)学生不能简单地局限于本专业所学到的基本知识,而应着眼于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交叉融合,鼓励不同专业的同学相互交流,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与创新能力。(2)综合创新型实验的开展方式也应区别于传统的实验项目,着重体现实验的新颖性、创新性与多样性,注重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鼓励学生参加结构设计大赛,参加比赛的过程也就是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3)创新学科体制建设,积极向国内外知名高校学习,结合自身实际引入特色专业服务本地方建设。(4)创新教学考核制度,采取双向考核的方式,老师在每一个阶段都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做出评价;学生向老师提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帮助老师改进教学方法。
(二)加强高校与校外合作力度
就新工科而言,不仅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对学生的实践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先后与多家单位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统一派遣学生前往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实现了学校对实习的统一调配,提高了实习质量。(2)利用课余时间邀请企业的工程师到我校为学生讲解课程,将工程师们丰富的实践经验与学校老师优秀的教学能力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够更加贴切实际地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互印证,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3)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各类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与实践能力。
(三)提高教学和科研融合度
目前,高校研究工作主要围绕研究生开展。高校应进一步鼓励本科生走出课堂,走进实验室,加入科研团队;形成“导师-研究生-本科生”互带的人才培养机制。具体应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
(1)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并撰写相应的可行性报告,对于想法新颖而又具有可行性的方案应提供相应的经费支持。(2)利用新兴网络技术建立教研平台,使老师和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在线交流,而不必拘泥于课堂的形式。(3)政府应加强边疆高校和内地知名高校的交流与联系,制定详细的联合培养方案并加强联合培养的力度,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4)提高边疆高校老师的科研能力,对热爱科研且有能力的边疆高校老师提供更多的经费资助,支持他们到国内外顶尖大学继续深造,并将技术带回边疆,造福边疆。
五 结论
新工科背景下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工作,需要对全局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需要政府的全力协助,需要高校通力的配合和企业的大力相助。地方高校教学模式的改革不能急功近利、盲目求成,要对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的变动和政策的导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正确地认识现有地方高校教学模式中出现的问题,结合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使高校教师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能力,高校与企业进行更加紧密对接,学生能够充分得将理论知识投入的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开阔思维能力,促进地区经济和产业的发展,形成“创教研企”新模式,有力地推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为其他高校教育的改革提供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吴爱华,杨秋波,郝杰.以“新工科”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创新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74(1):1-7.
[2]张海生.我国高校“新工科”建设的实践探索与分类发展[J].重庆高教研究,2018,6(1):41-55.
[3]林健,彭林,JESIEK B.普渡大学本科工程教育改革实践及对新工科建设的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174(1):15-26.
[4]陈文琪,张薇“.新工科”建设背景下工科专业内涵建设研究[J].科教导刊,2018,359(35):5-6.
[5]王谦,周小玉,毕大森,等.“新工科”项目促进和科研带动本科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J].模具工业,2018,44(05):72-73+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