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在中职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职教育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本文对多媒体情境教学的特点进行了分析,对多媒体情境教学应用的理论依据和原则进行了研究,结合多媒体情境教学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常用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教学;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本文引用格式:柳林.多媒体情境教学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295-296.
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模式研究,有利于提高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设置情境教学模式,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进而实现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的和效果。
一 多媒体情境教学的特点分析
多媒体情境教学是在学科课堂中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展示,从而达到实现教学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多媒体情境教学中采用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工具,并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来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融入到情境教学中。多媒体情境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多媒体情境教学,采用多样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比如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图片和视频的播放等多媒体情境教学来设置教学的情境,并在文字的描述中插入Flash,这样可以通过多角度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让学生更好的投入到教学的情境中来进行学习。多媒体情境教学通过表演和图片等多种形式,把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运用到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1]。在教学内容中加入相应的教学情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更好的进行学习。多媒体情境教学可以把真实的场景在课堂中进行还原,也可以把未来的情景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在课堂中展现出来,为学生呈现了一个真实的世界,并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的生活进行有效的结合,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 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理论依据分析
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应用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包括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构建主义学习理论。其中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观点是一个人的学习效果,不仅受到自身的主观因素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还取决于自身的知识水平结构。学习是对知识的重新组织的过程,是对情景整体的关系进行了认真的了解之后,而对学习的知识产生了顿悟和理解。学习的最好动力是知识对学生本身引起的兴趣,知识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动力。多媒体情境教学是根据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心理情况,来对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而提高学生对课堂内容的学习质量[2]。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是把学生自身学习的过程和学生所处的教学情境进行有效的关联,在课堂教学的相应多媒体教学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结构,来对学习到的新的知识进行重新的构建。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学生作为信息加工和知识经验构建的主体,通过构建方式来对知识进行获取。在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过程中,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信息的提取和存储,而是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进行相互作用进行构建的。构建主义学习观点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之上来对知识进行构建,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为多媒体情景教学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三 多媒体情境教学模式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原则
多媒体情境教学设计的重要原则是提高中职学生的心理素质,以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为主体,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辅助工具。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通过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情境进行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要依靠多媒体技术,而不是对多媒体技术滥用。在课堂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不能完全取代课堂的教学内容,否则会降低学生自主思考能力,不能真正的实现多媒体情境教学的目的[3]。
在中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多媒体情境教学中,教师要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经验进行积累,要正确的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积极的引导。在课堂上学生要对课堂教学的节奏进行有效的把握,真正的让学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主体。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来对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的教学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在对多媒体情境教学进行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情境教学模式的自然性,这样可以更好的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 在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多媒体情境教学应用分析
(一)采用多媒体视频来创建励志情境和幽默情境
通过对多媒体视频的设计来建立一个符合中职学生心理需求的故事情境,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辅助教学方式。多媒体视频的设计要采用生动的情节,并且要含有一定的寓意,这样可以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通过多媒体视频的设计,为学生创建一个充满情感氛围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情绪。在多媒体视频的设计中要建立可以达到刺激学生视觉感官的效果,吸引学生对多媒体情境教学学习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到主动,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达到了心理健康教育多媒体情境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设置播放励志视频的部分,让学生在观看完视频之后可以对视频的正能量有所领悟,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多媒体视频中播放幽默情境的片段,提高课堂教学的情绪感染力,这样本身枯燥的理论知识可以更愉悦的让学生接受。在活跃的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中,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更好的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4]。
(二)建立图片和文字的多媒体课件来创建问题情境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来对文字和图片进行播放,通过陈述事实和展示图片的描绘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感知认识,让学生深刻全面的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理解和掌握。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对文字和图片进行播放,从而创建教学情境,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并对情境进行探索研究,并发现新问题。提高学生对问题的思考能力,通过质疑和解疑的方式来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训练,通过PPT来展示一些脑筋急转弯的问题,让学生在对问题的思考过程中,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思维定势,更好的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
(三)通过多媒体动画的设计来创建生活情境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动画的方式,来对生活情境进行构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多媒体动画,对现实的生活情境进行还原,这样可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和问题还原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原型中。多媒体动画来创建生活情境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生涯规划栏目内容中播放《理想的服务员》,在动画影片中通过动物的形象对事物进行阐述,从本质上真正的把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心声反应出来,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处于迷茫状态,没有正确的生活目标。在动画中真实的对人们实际的生活状态进行了还原,学生可以从中找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子,对内心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多媒体动画的设计方式来对生活的实际情境进行还原,可以让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更好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5]。
五结语
多媒体情境教学方式在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提升了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提高了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在多媒体情境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好的融入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更好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达到了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应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麻超,吴春艳,张澜.网络多媒体技术结合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3,23(2):42-45.
[2]沈林,黄翔.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类型与原则数学教学中的情境设计:类型与原则[J].中国教育学刊,2011(6):48-51.
[3] 段好宁,童欢欢.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建设--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5):155-157.
[4]罗瑞屏.分析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改进对策[J].教育现代化,2018,5(51):370-371.
[5]何艳冰.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7(2):56-6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