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大数据时代技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初探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8 17:41: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适合社会发展的大数据时代。近年来,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猛,大数据技术也开始应用到电子商务中来,大大提高了企业营销的精确性,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但是,目前各地院校电子商务的专业建设也存在一些与大数据时代不相匹配的问题,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技校要做好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规划与建设工作,以便更好的迎合大数据时代的需要。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课程改革

本文引用格式:林丹霞,陈层.大数据时代技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9,6(64):252-253.

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快速、便捷的电子商务交易成为越来越多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9年《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2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9.6%;手机网民规模达8.17亿,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6.10亿,网民使用率达到为73.6%。可以预计,随着未来5G网络的建设以及大数据的广泛应用,电子商务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 大数据时代的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当前,一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开始运用大数据对用户在电商活动中产生的购买行为、搜索信息、使用习惯等进行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并提升至应用层次,实现数据的“增值”。这为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技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大数据时代,企业对于掌握大数据技术、综合素质较强的实践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空前旺盛,所以技校在对电商人才的培养中,也要充分认识到这种变化,在专业建设、课程设计方面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以满足大数据时代的需求[1]。

二 当前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融合度不高,教学缺乏创新思维


大数据体现的是一种数据分析、融合发展的理念。而电子商务专业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其涉及到计算机、大数据、商务营销、物流管理等等,其专业知识架构也体现了“融合发展”。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作为应用前沿的电子商务对于各种学科的融合和知识的交叉需求也越来越高。而一直以来,很多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课程设计虽然各有特点,但专业建设模块化程度不高,没有体现“融合发展”的理念,基本上什么都学,什么课程都有涉猎,想把学生培养成“万金油”,结果学生却学而不精,缺乏核心竞争力。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多媒体、云课程等方式也逐步引入到电子商务教学中,教育教学手段有所革新。但就总体而言,目前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方式还是采用老师课堂讲课的学习模式,传统的教学方式没有改变,教学缺乏创新思维,难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难以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2]。

\

 
(二)课程适应性不高,法律、道德课程不受重视

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子商务专业的课程更新是很频繁的,知识点的更新更是日新月异。因此,对学校而言,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计划、课程设计需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和预见性,但这种前瞻性和预见性往往受到教师专业水平、信息传递等方面较大的限制。另一方面,目前大多数院校对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于侧重于专业课的学习,对于学生的法律、道德、文化培养不够重视。据有关数据显示,近年来电子商务犯罪率不断增长、电子商务犯罪年龄日趋年轻化,这跟当前很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法律、道德、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缺失是分不开。

(三)缺乏专业教师的引入渠道和再教育机制

2019年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这无疑对当前教师专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要提升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水平,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专业的教师指导和全面的师资力量。但是当前很多学校在招聘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时缺乏一套有效的考核标准,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引入机制,一些院校的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甚至不是电子商务专业的科班出生[3]。另一方面,教育大数据提倡的是“从集中教育扩展到碎片化教育、终生教育”。而当前很多学校对现有电子商务专业教师的培养,其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足,以至于很多专业教师无法掌握电子商务行业发展的态势,不能全面的理解电子商务专业的发展方向,不能很好的胜任日新月异的电子商务教学工作,这极大的制约着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 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专业课程建设与发展方向

(一)模块化融合学科,重构学习流程


根据CNNIC对2018年度电子商务企业的岗位设置和人才需求情况的调研,当前电子商务人才定位可划分为:一是从事电商平台下商品管理、物流配送、互联网营销的偏商务类人才;二是从事电子商务系统整体运营的偏管理类人才;三是从事电商系统开发、网站建设和维护的偏技术类人才。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电子商务专业按商务类、管理类、技术类分为三个方向。对此,可以通过模块化将相关学科进行融合设计:首先,以电子商务概论为专业课程的总领,它的所有实践课程如电子商务网站推广、电子商务系统设计、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等设置成基础类课程。其次,把电子商务管理实务、ERP与客户关系管理、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客户服务等课程归纳成管理类课程,它们的实践环节设置在基础类课程的实践基础上进行。最后,把数据结构、html、Java语言、UI设计等课程归纳为技术类课程,它们所有的实践环节设置在基础类课程和管理类课程上开展[4]。通过模块化划分,在进行授课和实践时就能有条理地、系统地安排整个课程环节,学生也能对实践内容、每一门课程的侧重点、电子商务的专业定位更加明确。而在教学方式上,应重构学习流程。一方面,在传统讲授的基础上引入“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技术。老师通过提供视频、在线辅导,让学生在上课前就完成“信息传递”过程,课堂上则主要通过互动来引导学生“吸收内化”课堂前学到的知识,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是引入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动态云教学课程。通过搭建云教学平台,降低教师的劳动强度,实现师生间的充分互动,同时利用平台的数据挖掘和分析功能,也可以实现对教师和学生的教学成效进行数据分析,进而对课程教学进行反思和改进,从而真正实现让教学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科学轨道上来。

(二)动态增设大数据技术等应用类相关课程

知识的更新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大特点。为此,应当“动态”设置与之相关的动态课程,例如“互联网+”应用、大数据技术等等。通过动态课程教授学生相关的前沿知识点。同时,大数据时代,电子商务无序竞争、虚假促销、监管乏力等方面问题逐渐暴露。2019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法律建设迈出了重要一步。可以预见,这部法律将对今后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对此,我们在加强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同时,也要将此类相关的法律法规、道德等内容引入,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5]。

(三)提高教师数据素养,提升整体教学水平

大数据时代,要全面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TPACK(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被称为是教育大数据环境下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发展的核心能力。TPACK框架包含三个核心要素(CK、PK、TK)和四个复合要素(PCK、TCK、TPK、TPACK)。与其他教师专业理论框架相区别的是,TPACK强调了技术知识(TK)的重要性,将其提升到与学科内容知识(CK)和教学法知识(PK)同等的地位,这与“大数据时代的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互联网相关知识技能,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与数据素养,实现技术与教育的融合”的电商教师培养理念不谋而合。另外也需要教师在教学教育过程中主动利用大数据来进行教学改革和决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进行数据的收集、管理、统计、分析、挖掘等,这些都是提升教师数据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关键环节。

四 结语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改革和专业建设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对此,我们应该立足实际,直面存在问题,积极探索适应大数据时代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此为社会、为企业培养具备时代特点的专业化、高素质、高技能电子商务人才。

\

 
参考文献

[1]胡水星.教师TPACK专业发展研究:基于教育大数据的视角[J].教育研究,2016(5):110-116.
[2]侯英杰.大数据时代下计算机电子商务安全问题探析[J].电子商务,2018(6):57-58.
[3]周陶然.电子商务教学改革路径的创新研究[J].电子世界,2018(15):51+53.
[4]李小文,夏建国.应用型本科院校课程改革的若干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1):107-110.
[5]汤飞飞.探析新形势下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6,3(40):85-8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716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