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合作办学是当前开放大学寻求自身发展方向的必然趋势。本文以北京开放大学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目前该专业对外合作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依托政府职能、多元合作互动、加强学校内部业务管理等政策,推进学校特色专业合作办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开放大学;合作办学;酒店管理专业;路径
本文引用格式:于辛嫱,蒋明蓉.开放大学合作办学路径初探——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4):103-104.
2016年1月教育部在颁布《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中关于合作办学方面提到,积极开展多方合作,汇聚优质教育资源,着力体制机制创新,鼓励开放大学通过联盟、共建等形式,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办学,引进课程、专业、师资、技术等方面的优质资源,形成社会广泛参与、资源共建共享、与行业企业紧密联系的办学模式。
一 开放大学合作办学现状
自北京开放大学转型并挂牌以来,在合作办学方面逐渐进行了自上而下全方位的策略部署。学校专门设置了合作办学处,在教育资源配置、专业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整合优化,更加突出了合作办学作为学校长远战略规划目标,在原有广播电视大学合作办学的基础上,将办学模式进行了拓宽与突破,与政府部门、职业院校、企业行业等开展更为深入的多元化合作办学实践探索[1]。
其一,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形式主要建立在,当地政府为学校和企业行业或院校的合作搭建平台,结合当地区域发展方向与产业升级需求来设定人才培养目标,从而促进教育与区域产业发展的有机融合,政府在此过程转变了角色,在合作办学过程中起到监督、推动、评价的作用。
其二,近年来,北京开放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积极探索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相融通,“生源与就业”、“培训与学历”相结合的开放式贯通人才培养方案,力图创新教学与教育管理的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
其三,校企合作指的是学校与企业在资源、技术、师资培养、岗位培训、学生就业、科研活动等方面的合作,利用学校与企业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 开放大学合作办学面临的问题
虽然广播电视大学时期为开放大学开展各项业务奠定了丰厚的基础并积累了大量的资源,但开放大学的合作办学仍处于起步阶段,顶层设计上还没有建立起长期有效地运行体系,前期合作中存在一些因素对项目的顺利开展起到限制作用,现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开放大学合作办学内涵理解不到位
合作办学是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战略发展的重要途径。开放大学与外界合作需要有全面系统的规划与顶层设计。合作办学的内涵在于,以学校的名义,利用学校资质和资源与外界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行为。北京开放大学对合作办学虽然很重视,但是还是缺乏系统规划,尤其是与企业合作,有时会出现办学主体混淆的问题,开放大学具有办学资质与学历授予权,如果合作方为企业,是不具备办学权,所以合作中所涉及的课程建设和教学实施主导权应在学校[2]。
(二)校企合作中企业方的积极性不高
企业和学校本身的社会价值与目标具有本质区别。学校是为社会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为办学目标的,更加注重社会效益;而企业是以盈利为主要目标,注重经济效益。在企业的运转过程中,市场会初选缺少技术型应用人才的现象;另一方面,学校通常满怀热情的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但企业对学校所提供的课程与专业往往不认可,无法满足其需求,导致双方无法形成互动,达不到预期效果,大多数情况不了了之。这导致了校企合作很难形成良性常态运转。比如,开放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需要与首都各大酒店建立合作关系,从而实现教学与实践的一体化。但在执行过程中,大多数酒店却表现出被动的局面,不愿意在合作过程中投入太大的精力,进而导致“剃头挑子一头热”[3]。
三 开放大学专业发展与合作办学发展策略
(一)机制保障
一方面,就北京开放大学而言,应加强与北京市教委联系,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的大力支持。相关管理部门出台相应的机制保障能够避免合作办学建设与发展行为上可能出现的短期化倾向,保证合作办学实践探索的持续长效发展。酒店管理专业政府应牵头酒店或旅游管理的行业协会或委办局,实现资源融合,为学校和企业搭建业务平台。
另一方面,就酒店管理专业而言,学校应就各特色专业合作办学业务的发展从顶层目标、制度建立、机制完善、实施流程以及过程和终结评估等方面均应呈闭环状态。学校应强化合作办学制度设计,合作中的各个环节由校级主管领导统筹,比如,招生、合作项目开发、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4]。
(二)与学校、企业、行业共建多元化合作办学形式
推动酒店管理专业全方位合作,是开放大学融入地方经济、科技、文化的途径之一,有利于提升酒店管理专业合作办学创新能力,以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多元化合作办学形式主要体现在双方全方位的合作上。校校合作方面,由于开放大学与职业院校办学特点方面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将酒店管理专业与相关特色职业院校相结合,实现与职业院校在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测评的一体化网络课程建设。校企业、行业合作方面,注重与酒店关系的契合度,面对与大型酒店合作一头热的状况,不过于强求与其之间的合作;相反,学校策略性的将目光投入到中小型酒店的孕育和孵化期,动用学校所有能利用的资源,包括学校的服务、学生、教师、实验室、设备以及空间等资源开展与企业的全方位合作,真正做到产学一体化合作。
(三)加强学校内部对合作办学业务的管理
加强学校对合作办学的顶层设计,优化专业课程建设。学校层面管理制度的建立需要在充分理解国家和地区政府给予开放大学政策的基础上进行探索,深入剖析政策的指向性,对市场上所需专业进行精准化分析,进一步优化专业与课程建设。建立有效教学质量管理与效果评价体系,及时总结、反思并调优,保障教学质量为提高合作办学信任度和社会、企业、行业的满意度,同时也作为提高合作办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发展战略。建立以社会为主体,市场机制为核心的监控体系,让社会参与监督,引入第三方开展教学评估,对教学质量、服务质量、项目管理质量予以全面的评价,推动效果评估的实效性,提高系统调适机能,加强合作办学项目过程化的动态监督与改进机制,最终形成开放、健康、有效的合作办学模式,对合作办学教学质量切实保障[5]。
(四)合作办学法律风险控制防范措施
一是选择优质合作伙伴。合作办学的法律属性类似于普通合伙,即合作各方对合作办学过程中发生的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再加上教育的公益性,需要合作各方充分的信任与了解。因此,除了考虑对方的经济实力之外,还要重点考虑对方的社会信用和管理水平,选择优质的合作伙伴,才能确保良好的教育教学运营管理,发挥既有办学品牌的社会影响。
二是有效监管履约过程。合作办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引进社会力量,保证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要定期监督、总结合作各方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及时关注合同中明确的资金、人员、科研支持等投入的到位情况,保证良好的教学条件。要严格规范招生工作,杜绝虚假宣传和盲目招生,避免信任危机。
三是要明确善后工作中的义务。由于教育过程具有延续性,合作关系结束后,教育教学往往延后结束,这就涉及到合作办学终止的善后工作。由于合作方往往有营利要求,为避免在后续教学、师生安置等善后工作中的责任推诿,必须未雨绸缪,在合作之初就明确善后工作中各方的责任,并在终止合作之时通过解约协议的形式对具体工作中各方义务予以明确。
四 结语
因此,学校应持续探寻合作办学发展路径,推动特色专业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姚达.开放大学合作办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7(01):5-8.
[2]金琰.成人高校学历与非学历互促融通的研究——以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为例[J].当代继续教育,2015,33(04):44-48.
[3]丁振华,谢蓉蓉.开放教育视角下校企合作办学模式、问题与对策研究——以宁波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04):106-112.
[4]王东升.公立高校合作办学模式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02):21-25.
[5]胡斯嘉.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现状及发展举措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10):131-1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