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针对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进行剖析,结合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现状,通过研究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拓宽口语学习渠道、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创设真实教学环境、设置虚拟沟通环境等策略,目的在于提高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升口语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信;大学英语;口语课堂;预习作业
本文引用格式:王雯心.借助微信辅助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实践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64):279-281.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涌现了大量的社交软件,如微信、微博、QQ等。据最新数据统计,全球每月活跃用户已达10.825亿,微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软件。通过将微信融入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当中,对提高大学生口语应用能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一 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特点
首先,指导性减弱。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单词基础,在进行口语教学时,不需要和高中教学一样,按照既定教学思维进行学习指导[1]。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更多的是进行沟通技巧的培养,对学生的指导性呈现减弱的趋势。其次,注重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大学口语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使学生英语学习能力能够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在口语教学课堂上,会创设相应的交际环境供学生练习,在不断联系过程中,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沟通习惯,为后续大学生从事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对学生进行有效评价。大学口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高校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评价,使学生可以及时发现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在下阶段口语学习中能够有目的的进行改进,借此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教学现状
(一)课前没有预习习惯
大学处于新的学习阶段,对学生的学习管制相对较小[2]。与此同时,大学知识内容难度更大,如果学生没有进行提前预习,那么课堂教学效果将急剧下降,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在进行英语口语学习时,几乎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部分教师会预留时间供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受到课堂时间长度的限制,可以预习的时间非常短,使学生只能简单浏览课程内容,对于大多数知识点印象较浅,使其在教学过程中,只能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若长期处于此类情况,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丧失课程学习的动力。
(二)口语学习途径较少
口语练习的基础是具备扎实的单词储备,部分教师在讲解单词词汇时,对词汇用法、属性、情境讲解较少,更多的是让学生死记硬背词汇意思。该记忆方式虽然可以帮助学生短时间内记忆词汇意思,但是该模式记忆的单词持续时间较短,在一段时间后便会被学生忘记。重复多次后,会增加学生的厌恶感,开始排斥英语课程学习。在学生进行口语练习时,因为词汇量积累较少,很难达到教师的教学要求,此类挫败感会扩大学生的厌恶情绪,使其陷入恶性循环,降低口语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学形式比较单一
很多高校教师在进行口语知识教学时,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即教师将课程所有知识点一次性灌输给学生,然后安排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较少,于是会增加学生课堂分神几率,降低课堂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口语练习前,会进行口语示范,但口语中部分词汇所含意义较多,会让大学生误认为此类单词的含义,只有语句中所表达的意思,导致学生对基本词汇含义掌握不全面,在实际应用中,造成语句意思理解偏差,影响口语教学的实用性。
(四)教学环境真实度较差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英语口语教师,都是本国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用汉语去讲解口语知识点内容。即使的外语学院教师,在教学中也无法实现“全英语”教学,学生在汉语的帮助下,能够暂时性理解口语知识点的含义,但由于缺乏文化环境熏陶,学生对口语知识点的理解仍处于“概念性”阶段,在实际应用中交流飞比较生硬,很难实现灵活的英语沟通,使学生学习英语的动力逐渐下降。
(五)沟通环境相对较少
教师在完成口语知识点教学后,虽然会组建口语情境供学生练习,但情境大多数集中在课堂之中,在课下很少有时间进行练习。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大学生逐渐淡忘了重要词汇的用法,在口语练习时,需要重新进行学习,使学生口语学习的时间成本增加。另外,同一词汇在不同口语环境中代表不同的含义,由于学生实践应用时间较少,使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仍停留在表面,导致高校口语课堂教学效果下降,无法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 借助微信辅助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布置课前预习作业
高校教师进行英语口语教师时,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口语知识点进行分层,将常用口语、中等难度口语作为课前预习作业,利用微信构建讨论组,将预习作业下发。同时借助微信对预习效果进行抽查,使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课堂口语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3]。例如,某高校英语教师结合课程教学难度,将课程词汇用法较少、句式较为简单的内容作为预习作业。教师利用微信组建讨论组,在口语课前一天晚上六点半,以图片形式上传至讨论组中,由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自主完成课程预习。在学生自主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对较难知识点进行标注,在教师正式授课过程中,学生可以有目的的进行学习,有效提升课堂学习效果。该校教师留给学生两个小时的时间进行预习,在晚上八点准时对学生预习效果进行检查。教师利用微信的语音功能发送课程问题,被点名学生拥有十秒时间进行作答,同样利用语音进行回复。所提问的问题可以是词汇含义,也可以是简单的语句练习,全程教师都是用英语进行提问,有效锻炼学生的听力能力。该校教师将抽查时间控制在15到20分钟,避免抽查时间过长,引起学生反感。在完成抽查任务后,学生可以在讨论组或以私聊的方式向教师咨询课程问题。教师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记录下比较难的知识点问题,在次日课堂上进行再次强调,借此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拓宽口语学习渠道
传统口语课堂练习,教师通常会根据课程知识点设计场景供学生练习,学生的参与热情较低[4]。通过将微信融入口语课堂教学,可以拓宽学生的口语学习渠道,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进而延长学生对口语知识点的记忆时间。例如,某高校教师进行口语词汇讲解时,根据该知识点的主要应用场景,在网络上找寻课程相关的电影视频,将该片段进行截取,上传至讨论组当中,班级学生划分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不同的口语片段。在教师完成常规课程教学后,由小组成员上台进行电影片段演绎,在表演结束后,由教师对表演内容进行客观评价,指出学生口语表达存在的优点和不足,使学生可以针对性进行改进,使自身的口语水平逐步提高。该校教师利用微信游戏、公众号、讨论区等传播途径,在完成口语教学后,可以提示学生在游戏娱乐的过程中,注意人物间对话,是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视觉记忆,提高大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
(三)丰富课堂教学模式
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单一,可以利用视频、图片、音频等方式进行课程学习。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将课程知识点融入视频或音频当中,将内容上传到微信讨论组当中,学生可以在群组中自主下载,以弥补学生上课分神,错过重要知识点的学习。并且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在微信中与学生讨论一些奇闻趣事,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缩小师生之间的等级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适当引进新型教学方式,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某高校教师在口语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知识难度,将问题引领式、微课、小组合作探究等教学模式融入课堂教学当中。问题引领式是将课程知识点由易到难的设置若干问题,使学生可以根据问题逐步完成知识点学习,在享受问题探究乐趣的同时,提高自身的逻辑思维能力。微课是教师将较难知识制作成短小的视频,利用视觉和听觉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小组合作探究模式是教师设置口语课题,由小组进行讨论,同时教师提出相关要求,使学生在规则允许范围内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以上三种教学方法都是该校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而且能够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高校口语课堂的教学效果。另外,教师可以将课堂作业的上交方式进行更改,利用微信进行语音上交,增加课堂口语学习的有效性[5]。
(四)创设真实教学环境
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离不开文化环境的熏陶,若学生长时间处于英语交流环境当中,那么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将得到快速提升,增加口语课堂教学的应用价值。例如,某高校投入资金聘请外教进行口语知识教学,为了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该校在口语教学初期,会在某个学习阶段穿插纯英语教学课堂,让学生了解自身学习能力存在的不足。虽然一开始很多学生都不能完全理解外交讲授的内容,但此类课程安排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在课余时间学生可以借助微信与教师进行沟通,使学生逐渐提升自身口语能力,在后续课程中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直到适应全英语教学模式。
(五)设置虚拟沟通环境
在传统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学生更多的是进行知识储备,很少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情况,处于“只有输入没有输出”的学习模式当中。微信社交软件的推广,能够为学生搭建虚拟的沟通环境,为学生提供输出知识的平台,使学生的成就感得到满足,提高自身的英语学习水平。例如,某高校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在微信中推出口语大赛的小程序,口语大赛由口语发音、口语语气两部分比赛内容组成,学生可以在口语大赛中尽情的表达,对于学生发音有误的词语或应用语法,小程序会自动帮助学生记录,使学生在完成竞赛后能够通过比赛记录了解出错的地方,针对性进行改进。学生通过微信上口语大赛小程序,不仅可以检验自己的口语水平,而且在小程序中获得比较高的分数,能够满足学生的虚荣心,为学生下阶段英语学习提供动力。另外,学生还可以借助微信与其他人进行在线英语对话,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单词储备,提升自身口语水平。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布置课前预习作业可以增加课堂互动时间,拓宽口语学习渠道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丰富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真实教学环境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设置虚拟沟通环境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口语应用能力。通过借助微信进行大学口语课堂教学,对提高学生口语学习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希林.借助微信辅助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01):64-67.
[2]赵倩.面向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优学院”翻转课堂实践探索[J].疯狂英语(理论版),2018(04):42-44+57.
[3]赵希林.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中使用学生展示评价表的教学实践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8,34(10):99-102.
[4]杨虹.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分析[J].智库时代,2018(42):60+62.
[5]买宁.微信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实践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8,5(03):167-1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