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当前高校的课程体系面临着来自高校制度管理水平和教学实践层面的诸多困难,如何化解这种困境也就成为许多教育研究者关心的课题。通过对OBE教育理念的概念进行界定,分析OBE教育模式的特点,以及OBE教育模式与大学教育课程体系的关系,对构建基于“OBE”理念下的高校教育课程体系改革进行探索,并提出相关实施策略。
关键词:OBE教育模式;高校课程;课程体系
本文引用格式:韩婧.基于OBE教育模式的高校课程体系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5):97-98.
一OBE教育模式概述
OBE教育模式主要是将学生的学习作为核心目标,是以层层递进的教学观念为主要教学思想。将每个学生的理想学习产出为衡量基准,教师主要利用逆向思维为不同的学生构建不同的教学框架和学习评测机制,以促进递进式教学的开展和实施,同时通过评测机制还可以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各个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以此来实现提升教学质量的最终目的。OBE教学模式主要强调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当中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们应通过自主互动的学习方式以及自我和彼此互相评价完成教学目标,而教师只是起到管理、监督、引导和评价的作用。
二OBE教育模式的特点
(一)明确的学习成果预期
OBE教学模式是以成果为导向进行教学的一种模式,因此,在教学前要明确预期所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和成果,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案。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预期目标,进而根据学习目标来进行课程和教学安排,并对学生每个阶段的学习状况进行实时监督和评测,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教学计划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同时,通过这种教学模式,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明确自身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使学生们的主体意识增强,从而激发其自主学习的动力,不仅确保了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有利于预期学习目标的达成。
(二)反向的课程设计
OBE教学模式下的课程设计,应立足于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来进行培养方案的制定,以预期学习成果为基准,对学生所需要提升和增强的知识、能力及素养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以达到毕业要求。所以,教育者在进行课程设计时,首先需要明确掌握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获得什么样的能力。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承担什么类型的工作,对接用人单位的什么岗位。从而以明确的教学目标为基础,反向进行课程设计,这样才能够使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真正符合毕业要求,以确保教学质量。这种反向式课程设计和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以社会对于人才的实际需求和所需达到的预期成果为基准来进行教学体系的构建,从而能够确保对学生每个阶段学习成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测,使教学产出能够贴合社会的实际需求,这种教学体系更加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
(三)灵活的教学设计
OBE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学生最终能够达成预期成果为目标,但是,每个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需要灵活性的教学方式以实现因材施教。所以,OBE教学模式并没有固定的教学体系,教育者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综合能力水平来设计教学方案,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相应的调整,使教学方案能够真正适用于每一位学生,确保在教学结束之后,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并可以熟练掌握自身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四)精确的学习成果评估
根据预期的学习目标和所需达到的学习成果进行相应的教学方案的设计之后,为了确保教学效果,还需要构建系统完善的学习成果评测体系,不仅可以让学生们通过评测结果来进行查缺补漏,而且,通过学习成果的测评可以掌握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从而基于达成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教学优化,持续改进,以保证教学质量的螺旋式上升。此外,优异的评测结果对于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肯定,能够使学生们的自信心得到不断的提升,以此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除此之外,通过不定时的评测还能够起到一定的鞭策作用,使学生们可以时刻具备危机意识,从而能够增强学生们的学习自主性,最终确保学生在毕业之后具备职场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达到自身的预期目标。
三课程体系引入OBE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现阶段,我国大部分高校的文化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实施都面临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首先,对于学校管理来说,课程体系过于庞杂,缺乏充实实用的课程内容,没有完善的制度体系为教学管理提供保障;其次,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许多学生为了学分而去选择较为容易通过和取得高分的选修课程,从而导致学生们对于课程的参与度偏低,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同时,学校对于教师的激励机制也不够完善,使部分教师并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当中,导致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最后,还缺乏完善系统的考核评测机制,对于成绩的评定并没有准确的标准可供参考,因此,使学生们产生了懈怠心理。除此之外,我国各大高校也需意识到高质量的本科教育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基础,应该高度重视本科教育。
因此,便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和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要将办学理念由以学科为基础逐渐转化为以学生为基础。其次,教学方式也需要由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逐渐转变为讲授为辅,自主为主的教学理念。最后,教学内容也应从以知识传授为重点逐渐转变为侧重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我国诸多学者对培养国际型的跨文化人才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和被广泛认同的则是曹德明提出的观点,他指出:为了能够培养国际化的人才,需要把教育工作中心放在学生的发展上,大力培养能够具备国际型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外语型人才;因此,在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方面,应与国际接轨,不断创新和完善教育方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提高师资力量,加强与国际的交流,打造具有国际意识的师资队伍。”所以,虽然这项工作十分艰巨,但是各个地方的高校仍然需要大力培养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型外语人才。在这种背景下,纯文学式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然而将学习产出作为核心目标的OBE教学理念和曹德明所提出的观点相契合,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在培养国际型人才当中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在近几年,OBE教学模式在我国各大高校的英语教学改革当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OBE教育模式引入课程体系的建议
OBE教学理念恰巧贴合于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以“人的完整性”为中心思想的设计选择,促使了人本旨归的文化素质教育的实现,因此,基于OBE教育模式,我国各大高校对于教学体系应进行如下改革。
首先需要在课程内容方面进行优化,构建宽口径,灵活性的教学模式方案和计划,以促进综合素质提升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从而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合理的多层次课程标准以及内容的制定。
其次需要对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我国各大高校应以OBE教育理念为基础,构建更加开放和动态的课程体系,将课程划分为工程与科技、创新和创业、自然与人类、人文与历史、心理和生理以及经济与社会六大类课程板块,以确保自身的课程体系不仅能够符合文化素质教育中的普遍特征,而且还能够满足综合性大学多学科的特殊需求。
另外要注重社会内部,行业企业和高校三者间的协同作用的发挥,它们作为互相独立而又相互联系、作用的社会核心机构,形成了一种三螺旋的交叉关系。因此,学校应加强与社会合个行业、企业以及不同地区的高校间的沟通和协作,打破传统的以同地区内相同行业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充分发挥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效果。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机制,形成学校、企业、社会全方位育人的体制机制,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
最后,学校应利用在线课程平台进行共享资源的开发。首先,各大高校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学科,以教学目标和知识点为基础,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从而构建符合在线共享课程的碎片化以及结构化特征的在线课程内容,以便于开发能够进行网络互动和在线学习的共享课程。同时,还需要将“课程共享计划”进行全面落实,不仅需要构建专业必修方面的在线共享课程,而且还需要注重通识类选修课的引进和建设,并且,还需要对在线学习和“翻转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曹德明.高等外语院校国际化外语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1,(3);1-5.
[2]Spady,W.D.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 and Answers[M].Arlington,V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
[3]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OBE)[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
[4]周洪波,周平,黄贤立.基于OBE理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8,(14):29-30.
[5]宋歌.OBE教育模式下的学习成果评价[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05):56-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