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论文 > 正文

构建学习型社会:高职院校的社区教育功能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10-24 11:25: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社区教育是构建学习型社会的重要工作之一,对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终身教育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相同之处,出于建成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弥补社区教育资源短缺以及高职教育生源数量萎缩等三个主要原因,高职院校应当从理念、制度以及资源共享等三大方面做出努力,挖掘并发挥自身的社区教育功能。

关键词:高职院校;社区教育;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孙玲,白宇.构建学习型社会:高职院校的社区教育功能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64):142-143.

国家的教育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众的整体素质和生活品质,教育的发展不仅包括学龄阶段教育,高职教育亦是提高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组成,社区教育也应承担起教育民众的责任。但目前中国的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着种种壁垒,资源稀缺、师资薄弱、教育内容单一等因素都制约着社区教育的发展。目前中国的部分高等职业学院校也兼具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社区教育等多种功能。高职院校理应更多地承担起社区教育的重责,弥补社区教育的不足,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成。

一 高职院校发挥社区教育功能的缘起

(一)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需求


20世纪60年代出版的《学会生存》中,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被重点强调,这两个概念便成为教育发展主流理念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开来。许多国家和地区便将建成学习型社会作为社会未来发展的最终目标,并基于此进行了大量的教育改革实践活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则强调:“终身教育概念看来是进入21世纪的一把钥匙”[1]。由此可见,学习型社会建设既是历史的选择,也是发展的必经之路。国内关于“终身教育”的论述则要追溯到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此概念提出后,引起学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多年探索努力,终身教育理念已经根植于中国教育发展事业中。此后的多项政策中也都再三强调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可以说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已经从一种全球性的发展思想演变为了具体的实践活动。而提及终身教育,便不得不说社区教育。因此,社区教育发展与研究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引起了学界和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

\

 
(二)社区教育发展的需求

随着政治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社会结构变化,衍生出一大批体制外的群体,这部分人需要一定的组织来进行管理和教育,这就要求社区由原本的单一居住场所转变为需要具备教育、服务以及文化娱乐功能于一身的载体。而社区教育要谋求发展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整合整个社区内的所有资源。资源匮乏、师资短缺以及教育内容单一等问题要求社区教育必须借助社区内学校这样的实体机构来谋求更好的发展。而相比较而言,高职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中极具终身教育意味的教育类型,并且经过常年的发展,高职院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管理机制,拥有专业而又丰富的教学资源,配备了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因此,社区教育的发展亟需高职院校发挥作用[2]。

(三)高职院校发展的内在需求

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源于1978年,经历过十年文革后成人教育迅速恢复发展。现阶段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飞速发展,各类高校不断扩招,高职院校在生源和发展方面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职院校想要持续发展并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贡献,就必须做出调整和改变。而首先要转变的便是调整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增加办学开放性,积极进行社区教育、职业培训等多种形式教育的探索。其中社区教育恰巧是中国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最需要发展的部分。因此,出于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考虑,挖掘自身的社区教育功能是必行之路[3]。

二 高职院校发挥社区教育功能的可行性

出于学习型社会建设、社区教育发展以及高职院校发展需求等三个因素,高职院校迫切地需要关注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但高职院校是否有能力或条件发挥社区教育功能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高职院校与社区教育在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等方面都有交叉之处,这为高职院校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提供了保障。

(一)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会1972年撰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书指出成人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补充初等教育或职业教育、延长他们现有的教育、提供进一步的教育等[4]。“社区教育”一词最早于20世纪初由美国学者杜威(1915)提出,社区教育的本质特征是教育与社区生活、发展的紧密结合。1844年丹麦教育家C·Fler所创办的“民众高等学校”则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区教育标志,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包括美国社区学院、英国社区计划学习、瑞典民众中学以及中国社区学习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社区教育的内涵进一步发展完善。

(二)高职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密切联系

1.教育目的。高职院校的教育对象中应当包括因为生存和生活需要选择接受教育的人群。这部分群体接受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便与社区教育相似,均是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和生活品质。

2.教育对象。高职院校的教育及培训活动对象中包括那些离开传统学校教育或者是已经过了学龄期而无法进入传统学校教育系统进行学习的人群;社区教育的教育对象则是本社区内的全体成员,既包括成年人,也包括未成年人和老年人。二者的教育对象主体构成看似不同,实则存在交叉部分,接受职业教育培训的群体恰好是社区发展与建设的核心力量[5]。

3.教育内容。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已经开始关注社区教育类课程体系的建设,努力发展课程的开放、包容、个性特点。课程内容设计也依托对学习者基础和能力的分析,这与社区学院以社区成员终身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主要依据设计教学内容异曲同工。

基于上述的教育目的、教育对象以及教育内容的交叉部分,高职教育可以说本身就具有社区教育的潜质,也为高职院校发挥社区教育功能提供可能性。

三 高职院校发挥社区教育功能的策略

(一)树立开放教育理念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虽然已经加入了社区教育的因素,但大多仍然以学历补偿为最终教育目的。基于这样的目的,高职院校大多不愿意开放资源与社区合作共同发展,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加强社区教育功能的发挥,首先就应当转变教育理念,重视并切实履行社会服务功能。教育理念的转变应当是从上之下,从整体到局部的全方位转变。基于理念的转变,逐步加强成人高校与社区的互动交流,通过多种形式宣传终身教育理念,为社区居民提供定期教育、短期培训等多种形式服务,致力于营造社区内的浓厚学习氛围。

(二)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高职院校发挥社区教育的功能需要国家政策方面的保障,只有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高职院校社区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给予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高职院校才能有动力真正做到全身心地投入到社区教育建设中。此外,可以适当参考欧洲的学分互认机制,提升学习者学习的累积效应,吸引更多的学习者加入到高职教育和社区教育中来。最后要重视建设合作机制,社区教育的发展必须集合整个社区内的所有资源,包括企业、学校、组织,高职院校若想充分发挥社区教育功能,也必须秉持开放的思想努力与其他主体建立合作机制,这样才能实现社区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6]。

(三)共享教育资源

高职院校在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方面的优势恰好是社区教育所欠缺的部分,教育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的建立是发挥功能的首要工作,这种共享不仅仅是高职院校单方面的开放,而是双方相互开放现有的教育资源。高职院校通过开放硬件、软件、师资等资源,社区反馈社区成员的教育需求给高职院校的办学和发展提供借鉴。

\

 
四 结语

高职院校只有从教育理念、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等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进才能真正地发挥起社区教育功能,为我国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学习型社会的建成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立新,乐传永.成人教育研究的新进展与未来趋势[J].教育研究,2015,36(06):79-84.
[2]李佳萍.我国社区教育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 付忠勇.终身学习视野中的社区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22-24.
[4]沈光辉.社区教育是一种区域全民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与终身教育、成人教育、学习型组织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1(07):14-17.
[5]彭人哲.回眸与超越社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探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7.
[6]穆炜炜,刘其琛.新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社区教育途径及策略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7,4(14):221-22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5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