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现阶段,高职院校课程教育正在快速发展,相关的专业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完善。随着课程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高职院校专业教育质量快速提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基于大数据分析模式应用,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得以更加完善,借助相关大数据分析模型应用,能够更加全面系统的对于课程教学进行分析,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教学优化方案,真正推动课程教学完善。本文主要以《药理学》为例,探究高职院校该课程教学中构建线上+线下教学模式的重要作用,探究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大数据促进教学数据化,为专业课程的教学创新奠定有效基础,为促进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大数据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大数据分析模式;《药理学》
本文引用格式:李浩然.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大数据分析模式研究——以《药理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64):289-290.
《药理学》是医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之一,开展高职院校的《药理学》课程教学研究,对于促进专业课程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数据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拓展,借助大数据技术,能够为《药理学》专业教育提供更有效的课程教学优化方案,让教师更为全面系统的认识课程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切实提升教师的课程教学质量,促进课程教学改革发展,提升教学质量。
一 高职院校《药理学》专业教育现状
现阶段,《药理学》是高职院校专业教育的基础性课程之一,学校和教师对于该课程的教学重视度都比较高,但是相对来说,《药理学》课程更倾向于理论教学,因此在课程的教学中,《药理学》更多是理论记忆的课程,学生要针对大量药物的体内过程、药理作用、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进行机械记忆。对于学生来说,在这一课程的学习中,需要他们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课程的记忆背诵,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这门课程带给学生的压力也是比较大的。因为很多药物的药理是相近的,很容易混淆,所以学生记忆起来也比较困难。在《药理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以班级授课制的形式开展课程教学,学生的整体课程学习积极性不足,导致课程教学成效并不理想,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缺乏课程学习兴趣,这些都严重影响了课程取得实质性的教学进展[1]。
二 高职院校《药理学》教学中大学居分析模式的构建和实践
本项目拟选取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以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为例,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的模式,依托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平台,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专业教学,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数据进行采集,再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式,进行数据融合和分析,将分析结果进行反馈,对现有教学模式进行诊改,推动教学改革。
(一)大数据分析模式构建
教学管理大数据分析中心依托学校教务系统和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以《药理学》教学数据为对象,通过对学籍数据、师资数据、任务数据、课程数据、资源数据、成绩数据、教学质量评价数据的管理,以大数据为驱动,管理平台为基础,数据融合和数据分析为手段,提升教学质量为标准,构建新型数据分析模式(图1)。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构建课程的教学模式,还需要保证能够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大量的数据资料,第二,确保数据的真实有效和准确。对此,需要建立以国家机关为主导的,社会相关层面自觉发动数据库建立和数据保存。最理想的数据库分析模式构建应该是以国家教育机关为主导,以学校承担任务为主要形式,面向社会各个领域开展的大型数据库建设。要尽可能将国外优秀的在线教育资源、国内各大高职院校的的优质教育资源等涵盖在内,并正式的将国内相关高职院校的现实教学活动涵盖其中。而对于个人的学习而言,在数据库中建立个人账号,一人一号制,可以满足学生终身使用,这样就能够对于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社会发展情况等重要信息数据涵盖在内,这样的数据库建设是实现大数据教学的基础,为课程教学模式数据分析提供可能[2]。
(二)科学化的数据分析方法创建
研究要从大数据分析的四个方面出发,探讨教学管理大数据分析新模式,要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创建:
预测性分析b.可视化分析c.数据分析d.解析工具其中,预测性分析就是在可视化分析以及数据分析基础上,把握了事实真相后,针对未来可能产生的新数据实施分析预测。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数据分析中树立长远眼光,注重把握数据的宏观发展规律,这样才能更加准确的对未来数据进行有效预测。
可视化分析中,要明确大数据时代使用数据分析结果的人群比较广泛,包括专家以及大众,因此需要保证数据分析结果简单明了,一目了然,这样才能提升结果的利用率。因此,需要对于相关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这样才能让数据分析结果被更多人接受和理解。对此,可以通过可视化数据分析平台构建,辅助人工操作,对于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再制作相应更多数据分析图标,这样就能够从多方面对于数据分析结果进行展示,促进整体数据分析的完整性。
数据分析是数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通过使用各种运算方法对于大量数据中的信息进行深度挖掘,这样才能对于数据背后的真相进行有效把握,通过对于不同组别数据对比分析,得出数据发展趋势以及规律,为数据预测分析提供有效的参考。解析工具实际上就是数据的语义引擎,一般充当关键词同义词检索的功能,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对于数据进行查看和理解,方面快速的找到需要的数据信息。
(三)大数据教学创新实践及有效性分析
从新模式试运行及结果可以看出,对可以进行大数据教学创新的相关内容进行试运行,输出图表或报告形式的结果,并进行分析(以图2为例)[3]。根据对于大数据教学创新实践验证,选取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以护理专业《药理学》教学为例,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的模式,依托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平台,开展为期一学期的专业教学,将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过程数据进行采集,再构建大数据分析模式,进行数据融合和分析,将分析结果如下图2所示。
三 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教学中大数据技术分析模式有效应用的对策
(一)完善大数据管理体制,促进整体应用水平提升
当前,针对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教学,相关院校要理顺高职院校教育大数据管理体制机制。借助相关的大数据技术应用,切实提升大数据在课程评估中的应用,借助完善大数据管理体制,为《药理学》课程的科学优化方案制定提供指导。要强化高职院校教育大数据分析和应用的保障体制。成立各级教育大数据管理机构,全面统筹教育大数据管理工作;建立跨学科的大数据人才团队,同时保障持续性的资金投入。此外,还要建立高职院校教育大数据分析和应用规范、伦理与安全保护机制。制定教育大数据收集与存储规范,制定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规范,建立健全教育大数据隐私、伦理安全规范等,从而为高职院校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扎起制度的“笼子”,为保护师生等数据主体的隐私和数据安全提供规范性保障。
(二)完善教学平台建设,奠定大数据应用基础
当前,教育信息化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药理学》课程教学中,要切实加强相关的大数据信息化平台建设,构建完善的数据库资源,强化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通过构建完善的大数据课程教学体系和资源共享体系,促进大数据在《药理学》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为相关课程的大数据化教学发展奠定有效基础[4-5]。
四 结语
大数据对于高职院校的《药理学》课程教学分析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院校的课程专业教育中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模式对于提升课程教学质量,优化课程设计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大数据技术应用基础,切实提升大数据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水平,发挥大数据应用价值,提升课程整体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巨虹.大数据时代城市规划专业教育改革有效性探究——评《城市规划概论》[J].中国教育学刊,2019(04):131.
[2]周婷婷.大数据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改革问题的探析——基于会计专业新型实训平台建设的角度[J].中外企业家,2018(30):164-165.
[3]范莉莉,刘涛,陶皖.以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为方向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黄山学院学报,2017,19(03):104-107.
[4]吕玲.有效打破壁垒发展实践型复合人才——大数据时代应用技术型大学传媒类专业教育模式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6,7(16):25-26.
[5]丁矢.大数据在高职院校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20):256-2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jiaoyulunwen/26750.html